如何优化高中化学教学效果

时间:2022-09-14 09:12:36

如何优化高中化学教学效果

摘 要:不少学生对于高中化学的认识就是单纯的原理层面的记忆。他们没有时间去思考这些原理产生的原因,也没有意识到其实化学和人们的生活息息相关。在日常生活中见到的水、火都属于化学物质,也是学生学习化学的研究对象。化学概念和常识中的直觉概念并非是同一概念,化学概念的验证离不开化学实验。人们虽然不清楚化学概念,却可以依靠自己的直觉概念规避生活中的一些有害物质。将化学还原为生活,是教师一直在思考的问题,也是打开学生思维的钥匙。

关键词:高中化学教学;本真;化学思维

新课改的提出虽然对化学教学活动产生了一定的影响,但是教学结构依旧将应试教育作为核心内容。考试考核的重点还是老师在课堂上教授的理论性知识。这就使学生对化学知识的理解太过局限,考试考什么内容就学习什么内容。要想提升学生的综合素质,就要将学生的学习重心放在解决化学问题上。让学生以化学课堂为切入点,从更深的层次理解化学规律和反应原理。形成自己的化学思维,并对化学理论有一定的整合利用能力。所以,化学教师应该从以下几个方面着手设计教学内容。

一、重视课堂讲课的艺术,激发学生的兴趣

好的课堂对于学生来说不仅是一场视听盛宴,它还会吸引学生紧跟老师的思路,积极探索老师在课堂上提出的问题。学生只有自主参与到化学课堂中去,才能有学习化学的兴趣。精彩的导入是激发学生学习兴趣的第一步。教师要争取在课堂的第一阶段就吸引学生的注意,从一个和课堂内容相关的生活案例引起学生的兴趣。这些案例和我们的生活相关,学生会抱着探索真理的心态关注课堂发展。化学学科有许多学生感兴趣的内容,比如历史上有名的化学家的事例,或者是一些重大的科学发现改善了我们日常的生活等。教师可以利用我们身边发生的小故事或者是常见但发人深省的现象来吸引学生兴趣。

二、优化高中化学实验教学

1.鼓励学生参与化学实验

现在化学教科书上要求必须完成的实验都是验证性的。这些实验通常由老师演示一遍就结束了,学生不能亲自参与。学生不参与其中就很难学到与实验相关的化学原理。学校需要不断地改善化学教学,提升化学实验教学的地位。学生要从之前的实验观看者变为实验操作者。学生与学生之间存在差异,有的学生不愿意在大家面前完成实验,有的学生则把做实验当作一个展示自己化学知识和实验技巧的机会。对于那些不敢做实验的学生,老师在了解原因之后,要有目的地进行指导。原理不清楚、不会操作的就告诉他们规范的流程,害怕做错的,就鼓励他们迈出自己的第一步。对于那些实验完成比较好的学生要在实验结束后予以表扬。对于那些实验过程中出现问题导致实验失败的学生,要帮助他们分析实验失败的原因。学生参与实验的过程中可能会遇见各种各样的问题,但是一定要让学生亲自动手去参与。只有这样化学实验教学的目的才算是真正达到了。

2.采用多种方式进行实验教学

由于一些客观因素的限制,有一些化学实验是只能由老师完成的。这部分实验也可以借助其他多媒体向学生展示。比如,教师可以利用计算机模拟实验环境,学生通过视频动画也能够清楚地知道每一步的操作是什么。虽然学生没有参与其中,但是学生可以对不理解的部分进行提问,学生反复地观看也可以对实验有很好的理解。过去,教师教学活动的重心都是理论教学,只要将知识点告诉学生就算完成教学工作。教师为了让学生通过考试,并不是让学生了解实验过程,只是单纯地将实验结果告知学生,这样不仅不能培养学生的学习能力,还会使学生的学习过程过于生硬,只会死记硬背不会灵活运用。更不能在原有的理论上进行创新。所以,教师要积极地开展实验教学,让学生从实践的角度理解化学原理。

三、教学内容及方式生活化,更有助于提高学生的化学素质

应试教育这种教育模式让更多的老师只关注学生会不会做题,并且通过大量题海式的练习让学生拥有娴熟的解题能力。关于学生学习能力的培养却严重过缺,教育专家认为,教育的目的就是让学生学会学习。教师可以选择更贴近生活的素材,从身边的事物着手,启发学生思考。学生可以在探究自然现象的过程中形成自己的化学知识体系,并且通过一系列自主实验,发现事物之间的内在联系和化学规律。生活中可以选择的素材有许多,比如,利用锌片、铜片和柠檬制作水果电池。这些素材都是我们随手可以获得的,学生通过这个实验可以清楚地了解化学置换反应发生的条件。当他们意识到生活即是化学的时候,就能有更大的热情投入到化学学习中去。

高中化学课堂要注重设计,教师要主动将化学和日常生活联系起来,并且将化学实验摆在重要的位置。以上三点是深入化学教学工作的重要举措。做到以上三点,高中化学的难点也会迎刃而解。

参考文献:

李锦华.如何优化高中化学教学[J].新课程:下,2012(04).

上一篇:高中体育教学中终身体育意识的培养策略探析 下一篇:不要成为精神的乞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