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个叛逆者的自由

时间:2022-09-14 09:07:03

有些时候总想刻意去掩饰些什么,或许是人无完人吧。但有些时候,在一定压力下,我不得不去表现些什么,这或许是“适应”吧。可是,当压力大于实际时,我才发现,我只是被动地做了几个别人认为很叛逆的行为,这些行为已经伤及了关心我的老师、同学、父母,还有我自己。

拒交日记的语文科代表

不知是受了谁的影响,作为语文科代表的我,一个老师眼里的好学生,竟然学会了不按时交作业。

周一语文课上,由于作业缺得多,老师亲自查作业,没想到一下把我给查了出来。很自然,我被老师“请”到了教室的后面。我不是不知道不交作业的后果,原以为会风平浪静,可谁知,眼里容不得沙子的语文老师竟给了我如此“嘉奖”。

我心里很矛盾,为什么不按时交作业就要罚站?这是“教育”,还是“手段”?为什么别的同学在周记本上写上“本周无事可记,下周补交一篇”就可以顺利过关?为什么我堂堂一个优秀的语文科代表竟沦落到了如此田地,如此狼狈?为什么非要按时交周记、日记?为什么每周必须写作文、周记和日记?为什么不喜欢什么非要让我们去做什么?为什么连续三周了,我都是无事可记?为什么书到用时方恨少?为什么我的灵感迟迟不来?为什么……

答案应该是天意,命中注定的。“如果说真的需要什么理由,一万个够不够”,听着伤感的歌,我找了几千个、几万个理由,最后还是选择了“天意”,“天意”弄人嘛。

我是真的太忙了吗

我曾想做一个父母眼中的“乖乖女”,老师眼中的“好学生”,以前也从不放松,时刻扎扎实实、勤勤恳恳地做好自己的本职工作。现在,我似乎太忙了。

原本每周六送一次周记,现在却拖到了周一,作为文学社社员,每周应交两篇稿子,却也迟迟未交。每次作业老师总是千催万促,才终于“千呼万唤始出来”,原本……其原因好像我是“busy家族”的董事长。

不得已与差生为伍

周四晚上也不知是自己的哪根神经出了差错,竟然把数学老师给气跑了,我一下成了“呕像”,连我自己也不知道自己做了什么,为什么会那么做。但我知道,从此以后我便会被数学老师冷落,很快就会沦为后排差生中的一员。

尽管我私自调了位子,但是那不是我本意,怪只怪当初我不该擅作主张。可是坐到后面也并非坏事呀。虽然这样,但我从未放弃,因为我怕失去,因为我不愿被冷落,因为我已习惯被老师宠。但这一切,被突如其来的一场“神经质过敏症”吓得无影无踪。我还想去补救、去挽回我所失去的一切。“求求你给我个机会,别再对我说无所谓”,似乎全世界都在回荡着这个声音。

总结其原因似乎应该是“冲动的惩罚”。

痛定思痛

想要再列举我的种种叛逆行为,却听见一个声音在说“种子发芽需要水分,但水分过多,种子就会霉烂在水中”,我好像明白了这句话的意思,所以我不再去列举,我要按下“删除键”,删除这种种叛逆的动机。

可当我准备按下去的时候,我发现我缺少一样东西――勇气,我不敢去做。尽管我很想去做,但我怕我会失去更多,尽管知道“失败是成功之母”的警句。我没有勇气去对我伤害过的人说“对不起”,我怕这句话说多了会适得其反,我更害怕夸下海口、立下雄心壮志后,仍然失败,尽管有“自信人生二百年,会当水击三千里”的名言,但我也知道过于自信便是自满。

还有许多事情,我真的搞不懂。

说要认真听讲,却在历史课上打起了呼噜;说要继续努力,却不时留下追逐打闹的身影;说是要好好学习,天天向上,却只是全神贯注地望着窗外。我真的好无能为力,我想要控制我自己,却一次次为自己而暗地里流泪,直到这时我才真正知道了“人最大的敌人就是自己”这句话的含义。

我所能做的只有把自己归到“后排差生”里面,对我来说,又十分害怕这样,但我也只能这样,因为我实在找不出除此以外的第二个办法。

我一直想追求自由,向往潇洒,无拘无束,所以,我也只有在我的作文里用一些有形的文字来表达无形的东西。我一直认为语文是一种扑朔迷离的境界,那似乎是一种只可意会不可言传的东西,因此我把心思全倾注在上面,试图去看懂语文,也一直就在这游戏中左右徘徊,进进退退。

有人对我说世上没有完美,我不相信,但现在我相信了。世间万物都不可能完美,尽管人们都在追求完美。在我看来,人世间的一切都是一个未画完的圆,虽然有许多美丽的弧线,可那轮廓里面却是空的,就像心一样,心如止水,可那是一潭死水啊!

(指导教师:王光海)

有一首歌叫作“这世界属于你,只因为你年轻。”从邹莉同学的“自白”中,从她洋洋洒洒描绘自己的青春彩图时表露出的自我反省和一丝不安中,我能看出她是一个善于思考的好孩子。青春期是一个人一生中最绚丽的阶段,也是情感最丰富、起伏变化最快的阶段,但是无论它令你感到如何眩目,你也要记住:你的亲人爱你,你的老师关注你,你的伙伴喜欢你。有一篇文章描述一名要离家出走的女孩子,她的妈妈站在门口微笑着对她说:别忘了回家的路,日落前到家最好。

人就是这样在痛苦和快乐中成长,思想就是这样在烦恼和喜悦中变得越来越深刻。

(北京市海淀区花园路职业高中 赵立民)

上一篇:老师,我们比你还紧张 下一篇:我进步了,我困惑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