聚焦中国高等教育的民族化发展

时间:2022-09-14 08:04:16

聚焦中国高等教育的民族化发展

摘 要:随着高等教育越来越走向国际化,大学生“出国热”尤为明显,导致人才流失现象严重。这种现象表明中国高等教育民族化发展的不完善,留不下人才的现状。从高等教育的民族化角度出发,分析“出国热”的现象及其背后原因,旨在从民族化角度来解决“出去了还要走回来”的现象,通过重视高等教育的本土化、着重培养外出学者的爱国情和加强出国学者与国家之间情感纽带等方式,来留下可以为国家出力的人才。

关键词:“出国热”;高等教育;民族化;国际化

中图分类号:G64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002-2589(2012)26-0142-02

高等教育的国际化发展已经成为一个趋势,同时处在国际化背景下的民族化不应该弱化,而应该加强。强调民族化是高等教育国际化发展的基础,是高等教育发展的保障。“出国热”可以从中理解为高等教育国际化,而“回国难”则是高等教育民族化衰弱的一个表现。

一、当前“出国热回国难”现状分析

1.“出国热回国难”的现象解释

据我国社科院的《全球政治与安全》最近报告显示出,中国已经成为世界上最大的移民输出国。这是继20世纪70年代末和90年代初期的两拨移民潮以来的第三波移民潮。第三波移民潮即是“出国热”现象。大量的年轻学者、教师、学生等涌出国门,在学到先进的科技和知识理念后,却因为国外较之中国更好的生活条件及研究学历条件,不愿再回国,而选择在国外定居生活,加入他国国籍,这就是“回国难”的现象。

“海归”指的是海外学成归来回国创业的人员。“出国热”高涨的时期,有“海归潮”的涌现,即一部分去国外留学并学有所成的学者们愿意回国、在国内发展。这种浪潮带来了国外先进的高等教育理论和管理方法,对我国高等教育的发展有很大的促进作用。很多愿意回国并且想回国的“海归”们却变成了“海待”,即海外留学归来却成了找不到工作的待业者。造成这种现象的原因有三点:一是国内外的社会环境有很大的不同,所以一部分留学学者回国后不能适应国内的生活环境和职业市场;二是留学回来的真正掌握高精尖技术的学者一般薪资要求比较高,而我国现在无法完全提供国外所提供的同等优渥的工作和生活环境,所以留不住“海归”;三是我国经济发展也有了一定实力,有些留学者完全是跟风出去留学的,自身的能力和素质不够,不如国内高等学校毕业的学生能力强,所以回国了也只能待业在家。这三方面的原因使得“回国难”现象越来越严重。

2.高等教育国际化和民族化发展不平衡之现状

高等教育国际化,其基本涵义是指高等教育在与本国或本民族以外的其他国家或民族进行国际化交流时,吸取国外优秀教育理念方法的同时又传播本国的教育思想理论,在此双向交流中所进行的合作与融合。高等教育的民族化,则是指高等教育在进行国际交流合作时,在与外来文化碰撞融合过程中,保持、保护并发展本民族长期形成并延续下来的高等教育的优秀的教育制度、价值体系和思维方法。它是高等教育的内在属性。

高等教育的国际化意味着学校内外部的各种组成因素的国际性流动,比如教师、学生的出国考察、留学等,都是高等教育国际化的一部分。但是由于各国的经济发展不平衡和科技方面差距较大,高等教育国际化的交流过程中,一般是发展中国家派出留学生到发达国家留学深造,取得学位。我国就是这样一个正在发展的发展中国家,因而在国际化交流中,由于自身资金技术的不足,我国一般是采取鼓励年轻学者们走出去,去国外学习先进的科学技术和新锐的理论,等到学成回国为本国的经济科技发展做贡献的扶持出国政策。但是这样的政策结果却造成了我国会在较长时间面对人才空缺的局面以及随之而生的走出去了的人才回不来的尴尬现状。

3.国际化和民族化应该是辩证统一的关系

高等教育国际化和高等教育民族化体现为高等教育发展的矛盾的两个方面,即普遍性和特殊性。高等教育国际化指高等教育发展面向世界的发展这一方向,它强调了高等教育的开放性,体现为世界范围内各国、各民族在教育思想理念、模式、方法制度上的一种趋同的现象,这种趋同现象体现的是高等教育中的普遍性,即全球化统一的高等教育发展模式。而高等教育民族化的专注点则在于本国的高等教育发展,在与外来文化交流中注重发展高等教育的本国特色,在国际交流中维护和弘扬本国本民族长期积淀的优秀民族文化传统。体现本国、本民族在教育思想、理论、制度和规范的差异性和特殊性,即本国特色的高等教育发展体系。

高等教育的国际性即共性体现在民族性的个性之中,每个国家、民族都有自身的特色即民族性,这个特色是该国家或民族所独有的,不因国际化而消失的本质属性;另一方面来看,任何国家、民族的高等教育都必须面向世界进行相互交流与合作,没有一个国家、民族是孤立于世界的,因而高等教育的民族化必须是在国际化的背景的发展的。由此可见国际化与民族化是辩证统一于高等教育发展的两个方面,二者缺一不可,只有国际化与民族化的同步协调发展,才能使高等教育在发展中保持平衡稳定。

二、“出国热回国难”原因探析

1.国外优渥生活的吸引以及对其的向往

经济科技发展的不足使得我国较之发达国家不仅缺少更为广阔的发展平台,而且由于社会基础设施和社会保障体系的不完善,社会发展也存在种种问题和弊端,工资薪水被压得很低、人们的最低生活没有保障等等。国外的发达国家经济科技力量较为雄厚,特别是有更好研究平台、发展空间,同时也建立起了良好的社会保障体系,生活质量也达到了较高水平。这种在国人看来精神和物质更为充裕的国外发达国家生活,对处于发展中国家的人的吸引力是很大的,对国外更广阔发展空间和优渥生活的向往,使得一部分学者和学生想通过出国学习移民到发达国家,定居于这些发达国家来更好工作、享受生活。想定居在国外就得有留下来的资本,所以大量学者出国留学,期待学成之后可以留下来。

2.国际化背景下民族文化思想的淡薄

国际化全球化固然加深了世界的联系同时促进了我国的发展,但是一种跑偏了的国际化思想即过分强调国际化同时忽视民族化的发展却愈演愈烈,造成了很大一部分人觉得世界的国际的才是最好的,民族思想显得既有些跟不上时代又有些保守主义的意味。民族思想被这种偏离正确的国际化思想冲击的较为淡薄,现在很少有如抗战时期那么众志成城的捍卫民族精神和民族文化了,而欧美范和日韩派却越来越被年轻的一代所推崇。很多人的对我国本民族的文化思想知之甚少,但对外国的文化却甚是喜欢、了解甚多,中国的有些传统民族文化甚至是在国外研究学者的研究下才比较完整的。这种民族文化思想的淡薄,和对外国的月亮比较圆的向往,使得国际化背景下的我国就成为了一个最大的移民输出国,使得“出国热”一直发烧高涨不退,走出去了自然就很难回来。

上一篇:论新兴传媒在思政教育中的负面作用及对策 下一篇:教师职业角色刍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