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培养学习偏差生的自信心

时间:2022-09-14 06:36:31

如何培养学习偏差生的自信心

一位教育专家说过:要培养一个人就培养他的自信心,要毁掉一人就毁掉他的自信心。心理学和教学实践都表明,优等生成绩的优异,大多不是由于智力的高低,而是气质、性格、意志上的特点。小学生问卷调查表明:学习自信心不足的学生,其学习成绩也较差。这些学生由于在学习中屡遭“失败”,因而失去了学习自信心,产生自卑心理,从而阻碍其发展。

育人要育心,对待学生偏差生,我们要从消除学生的自卑心理入手,运用积极的心理暗示,激发学生对学习的热情和信心,使教学获得最佳的效果。

一、巧设成功激励暗示,是树立学生自信心的有效途径

体验成功,是培养学生自信心的源泉。心理学研究表明:一个人的自信心与他的成功成正比,优秀生多是屡获成功者,所以他们都具有十足的自信心,而所谓学习偏差生则多是屡遭失败者,所以他们几乎都缺乏应有的自信心。著名教育家林格说:“学生不爱学,只有一个原因,就是在学习中没有尝到甜头。而让学生尝到甜头的‘道’就是降低难度、减少知识量,使学生不断获得小成功,这样才能一次次受到激励,一步步走向成功。在学生学习问题上,失败并非成功之母,成功才是成功之母,反复成功培养天才,反复失败培养庸才。”因此,对于学习偏差生,要适当降低要求,有意识地给他们创造成功的条件和机会,让学习偏差生在学习活动中获得成功体验,使他们克服自卑的心理,增长信心。

我校五(1)班有一个性格比较怯弱的学生,由于在开学初的几次考试中,分数总是在70分左右徘徊,于是渐渐的家长对她失去了信心,就连她也认为自己是个不会读书的学生。为了让她重拾信心,我与她谈心、交流,对她进行知识检测,没有想到,这个学生比我预料中完成得还要快和好。看着我满意的笑容,她露出了喜悦的笑脸。在这次“知识检测”中,她体验到了成功的喜悦,尝到了成功的滋味,增强了自信心和自尊感,从而也就愿意去学习各门功课了。

二、运用赏识激励暗示,是激发学生自信心的重要手段

美国心理学家威廉姆斯有句名言:“人性最深刻的愿望就是希望别人对自己加以赏识。”在转化学习偏差生工作中,我们要以赏识激励来作为心理暗示的灯塔和基石,来激发学习偏差生奋发向上的积极情感。

苏联心理学家曾做过这样一个实验:在一个班级中挑出一个最笨最丑的姑娘,要求全班同学改变对她以往的看法,并以假作真的从心里认定她就是班级中最聪明、最漂亮的姑娘,争先恐后地夸赞她,目的是让自卑的她建立自信心。一年后,这个姑娘的成绩居然跃居班级第一,并奇迹般变得漂亮起来,妩媚婀娜、楚楚动人。赞扬激励以惊人的力量发掘了她潜在的智力,展示了她内心深处蕴藏的美。

所以,对待学习偏差生要采取多表扬激励少批评的方式。答对问题的学生,教师可以做一个跷起大拇指的手势;对羞于开口的学生,可用“试一试”来鼓励他们;对答错问题的学生,则用“下次继续努力”来安慰他们。学生无一例外地希望自己成绩优秀,让人羡慕,受人敬佩。即使是所谓的学习偏差生,他们和优等生同样思维活跃,情感丰富,渴望取得好成绩,尤其渴望教师的尊重、理解和信任。作为教师,千万不要歧视学习偏差生。教育学习偏差生最忌的就是歧视他们,特别是训斥其不可救药,有许多学生有这种心理,既然教师说他们不可救药了,他们就真的不可救药了。

表扬体现了教师的爱心和宽容。对于学习偏差生来说,表扬犹如雪中送炭,能帮助他们消除沉重的心理负担,激励他们积极进取,由后进生变为优等生。

三、教师的爱心暗示,是培养学习偏差生自信心的法宝

高尔基说过:“谁不爱学生,学生就不爱他,只有爱学生的人,才能教育学生。”没有爱就没有教育,爱是教育的基础和前提。没有渗透爱的教育,往往是技术的教育;融注了爱的心理暗示,才是成功的教育实践。它是点燃学生心灵火花的燃料,也是学习偏差生能够进步的希望。

25年前,有位社会学教授,给学生们分配了一个任务:调查贫民窟200多名男孩的成长背景和生活环境,并对他们的未来作一个评估预测。每个学生得出的结论几乎相同:“这些男孩毫无出头的机会。”

25年后,其中一个大学生已当了教授,他无意中在办公室的档案中发现了这份研究报告,他对这些男孩目前的状况很好奇,因此,让自己的学生继续做追踪调查。

调查结果显示:那些已经长大成人的男孩,除了20人搬迁或过世,剩下的180人中,有176人成就非凡,成为律师、医生、企业家等等。

教授惊讶之余,决定深入调查此事。他拜访了当年被调查的年轻人:“你们今日成功的最大原因是什么?”

“我们遇到了一位好老师。”几乎是相同的回答。

教授找到了那位年迈但仍然耳聪目明的女教师,请教她到底用了什么神奇的方法。老太太眼中闪着慈祥的光芒,嘴角带着微笑说:“其实也没什么,我爱这些学生。”

教师爱学生主要是对学生诚心诚意的关注。全国优秀教师魏书生也说过:“学生不管多么难教育,毕竟是青少年,其内心深处一定有一个广阔的世界,而世界必然是假恶丑与真善美并存的。教育学生时,要力争不站在学生的对立面,让学生怎样,不让学生怎样。而要力争在学生的心里,站在其真善美那部分思想的角度提出:我们需要怎样,我们怎样做才能更好。这样,学生会感到你不是在训斥他,而是在帮助他。”可见,在成长的过程中,教师要学会用放大镜来宽容学生的错误,用显微镜来寻找学生的亮点。爱可以创造奇迹,创造一切,能让我们的教育事业更加完美。

事实证明,暗示教育法有着无穷的魅力,如果我们能运用得恰到好处,对我们的教育和教学都大有帮助。为人师表,必须透彻地了解心理暗示这把双刃剑,必须熟练掌握健康的、积极的心理暗示法,为学生的健康成长保驾护航。

(责编 刘宇帆)

上一篇:普及舞蹈教育的重要性分析 下一篇:我们喜欢苹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