对信息技术与学科教学整合的思考

时间:2022-09-14 06:14:14

对信息技术与学科教学整合的思考

随着信息化社会的到来,传统的教育方式和教学手段已远远不能满足社会对人才的需要,由此我国启动了基础教育领域意义深远的课程改革,信息技术与学科教学整合是课程改革的重要内容,各学校对此项工作都非常重视,从领导到教师也都有很高的热情,但由于一些因素的影响,很多教师在整合过程中存在一些问题,致使教学效果不明显。

一、认识上的偏差

有人认为信息技术教育就是计算机技术教育,信息技术与学科教学整合就是计算机教学,更有甚者认为是利用课件的教学。这是一些层次不高的示范课和低水平的评课对教师的误导。有一次,学校组织了全校性的信息技术与学科教学整合的示范教学活动,其中一位化学老师上的是《原电池》一节,该节课从头到尾全部用课件教学,没有板书,没做实验,实验现象全是用动画模拟代替的,如果从教师的表达、教态、教学内容上看是不错,但从教学模式上看仍然是传统的“讲、听、问、答”式,没有用实验进行探究,学生无法亲自去感知、去体验,只是被动接受,学习方式并没有得到根本的改变,而组织者对该课的评价却很高。由此,老师们觉得用课件讲课实验可以不做,板书可以不写,只要课件做得好就能得到好评。所以,每遇公开课、赛讲课,无论什么内容都用课件上,好像课件是万能的,教学时也只注重课件的设计,而不注重教学模式的设计,如果信息技术和学科教学如此整合的话,那何谈促进教育改革呢?

二、信息技术技能的欠缺

任何技术的社会作用都取决于它的使用者,如果说信息技术是威力巨大的魔杖,那么教师就是操纵这根魔杖的魔术师,而现状是,多数教师仅会利用计算机进行简单的文字输入和利用互联网看一些资料、图片,制作一些简单的PPT,不具备熟练操作计算机和使用互联网去开发数字化教育资源的能力,这离信息技术和学科教学整合对教师的要求还很远,因此信息技术与学科教学整合对教师提出了更高的要求,除了理论学习外,还必须熟练掌握了计算机网络操作技能,学会使用常用的软件,才能为教学服务,才能有好的教学设计,才能创设理想的学习环境,促进学生自主学习、探究学习、合作学习。

三、“整合”是盲目的、单一的、肤浅的

众所周知,信息技术进入课堂必须与学科知识整合,而有些老师对此极不重视。我们应清楚地认识到多媒体课件只能是辅助教学,它在教学中始终处于从属地位,不能把原有的“以教师为中心”的教学改变成“以课件为中心”的教学方式,否则就违背了新课改的原则。

“整合”不等于混合,不是简单地将信息技术作为一种教学手段与传统的教学手段叠加。它强调在利用信息技术之前,教师要清楚信息技术的优势和不足以及学科教学的需求,设法找出信息技术在哪些地方能提高学习效率,学生怎样利用这一认知工具来学习知识,提高技能。如高一化学绪言课、金属材料和非金属材料、高分子材料、化学能源等内容都可以设计为让学生自学,上网查资料,把教师的讲述变成学生的交流,当然教师要组织好课堂,提供必要的学习资料,完善、补充学生的不足,解决学生遇到的难题。再如把教师的演示变成学生的演示,学生由学习者变成评价者,在氯气的制法教学中就可以采用这种方式,教师把组装仪器的原则交待给学生,让一名学生上台组装,在多媒体课件上组装一次,用真实的实验仪器再组装一次,以感受“真”与“虚”的差别,这样要比教师演示学生观看更真实的多,还有很多实验教学也可以这样设计。总之,利用信息技术改变教学方式和学习方式,其目的是想方设法吸引学生的注意力,培养他们自主学习和终身学习的能力。

综上所述,信息技术和学科教学整合需要一个长期的过程,在这过程中难免会出现这样或那样的问题,会遇到种种困难,教师还要面临多重角色任务的挑战。作为教师应克服困难,接受挑战,转变观念,把信息技术和学科教学有机地结合起来,从根本上改变传统的教学结构,提高教育教学质量,培养出大批适应信息化社会的人才。

作者单位 陕西省府谷中学

上一篇:通过巧提问培养学生创新思维 下一篇:浅谈中提琴的揉弦技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