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磁波与人体健康

时间:2022-09-14 03:34:31

电磁波与人体健康

电磁辐射危害人体的机理主要是热效应、非热效应和积累效应等.

热效应人体内70%以上是水,水分子受到电磁波辐射后相互摩擦,引起机体升温,从而影响到身体其他器官的正常工作.

非热效应人体的器官和组织都存在微弱的电磁场,它们是稳定和有序的,一旦受到外界电磁波的干扰,处于平衡状态的微弱电磁场即将遭到破坏,人体正常的循环机能也将受到极大影响.

累积效应热效应和非热效应作用于人体后,对人体的伤害尚未来得及自我修复之前再次受到电磁波辐射的话,其伤害程度就会发生累积,久之会成为永久性病态或危及生命.对于长期接触电磁波辐射的群体,即使功率很小,频率很低,也会诱发疾病.

电磁波辐射随时可能使人面临危害的境地.电磁波会散发出一种扰乱人体状态的正离子.电磁波能穿透人体,导致机体平衡紊乱,轻者使人头晕、疲乏无力、失眠、食欲不振、烦躁易怒、血压升高或降低、白细胞减少;重者引起视力下降,形成白内障,引起孕妇流产、基因缺陷与诱发癌症.电磁波也是白血病、淋巴癌、脑癌的诱因.常受电磁波影响的人,体内生物电发生干扰紊乱,导致脑电图、心电图异常,使疾病诊断困难,影响治疗.除上述的电磁辐射对健康的危害外,它还对内分泌系统、听觉、物质代谢、组织器官的形态改变等产生不良影响.

如何在电磁环境中保护健康及如何防治电磁辐射污染,已受到各国政府的普遍重视.就目前来说,防范电磁污染,减少其危害,至少要做到以下四点:

1.城市的广播电视发射台、变电站要科学布局,远离居民区,以郊外绿地处为宜.要规范架设天线,确保环境敏感点功率密度照射量小于40W/cm2(国家标准).

2.加强自我保护.家用电器如果使用不当,也会造成电磁环境恶化,影响人体健康.在使用时,要注重距离防护.对微波炉的检测结果显示,开机时距其5~10cm处约有10~230MW/cm2的微波泄露,当距离拉大到50cm以上时,大部分产品的微波泄露量小于14MW/cm2.因此使用微波炉时,人要远离;为减少手机电磁辐射,最简便的方法是少用,每次通话时离耳朵远一点,或配上耳机.家用电器尽量勿摆放于卧室,也不宜集中摆放或同时使用;看电视勿持续超过3h,并与屏幕保持3m以上的距离;关机后立即远离电视机,并开窗通风换气,以洗面奶或香皂等洗脸;最好少用电热毯,若用亦应入睡前切断电源.

3.高危人群要防范局部电磁辐射.所谓“高危人群”是指经常使用电脑工作的人、孕妇、婴幼儿、年老体弱者及患有心脏病或安装心脏起搏器的病人.接触电磁辐射较多的成年人和儿童平时可多吃具有抗辐射损伤作用的蔬菜,如油菜、芥菜、卷心菜、萝卜、绿茶、海带、海藻、裙菜、Va、Vc、Vb1、卵磷脂、猪血、牛奶、甲鱼、蟹等动物性优质蛋白等.

4.对医院、幼儿园、学校、住宅等“敏感建筑物”应重点保护,尽量减少电磁污染;对工业、科学、医疗高频设备应采取屏蔽措施,防范电磁辐射.住宅、学校、运动场等人群密集区应远离高压输电线.产生强电磁波的工作场所,应尽量设在远离人群的远郊以及高空处,还需采用能屏蔽、反射或吸收电磁波的铜、铝、钢板、金属丝、高分子膜等材料制成的屏蔽物品.

上一篇:漫谈电磁炉 下一篇:热水器与环境保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