凝聚态物理学家邢定钰

时间:2022-06-06 06:57:38

凝聚态物理学家邢定钰

邢定钰,1945年生于江苏省高淳县,南京大学物理系教授,南京微结构国家实验室主任,国家重大科学研究项目“固体微结构的量子效应、调控及其应用”首席科学家,2007年当选中国科学院院士。

矢志追求物理梦想

1967年,年仅22岁的邢定钰从南大物理系本科毕业,毕业后,先是奔赴泰州红旗农场,开始为期一年半的劳动锻炼,随后,他又到徐州半导体厂工作,一干就是8年多,其扎实的理论功底和出色的动手能力,使他很快成为厂里的技术骨干,并受到重用,然而,工作之余,邢定钰总觉得缺了点什么,在厂里的工作,较多的只是日复一日地重复别人的东西,较少有创造性。

更重要的是,邢定钰的心里一直有一个梦想,那就是能够从事他所热爱的科学研究,1978年研究生招生恢复以后,邢定钰毅然考回南大,回到阔别11年的母校,硕士阶段,他师从龚昌德教授,开始系统的理论物理学习和研究,硕士毕业后,邢定钰留校任教,因其突出的科研和教学能力,1985年他被破格晋升为副教授,1986年,邢定钰应美国休斯敦大学丁秦生教授邀请远赴美国,成为休斯敦大学物理系和德州超导研究中心的访问学者,当时,德州超导研究中心正位于国际超导研究的前沿。

做访问学者期间,邢定钰实现了科研路上的新飞跃,短短两年间,他在美国《物理评论》上发表了多篇半导体热电子输运理论和高温超导相关理论方面的论文,受到了国际同行的广泛重视,其中,关于解释高温超导体正常态输运性质的一个理论还受到诺贝尔奖获得者、英国剑桥大学莫特(MOTT)教授的重视,莫特教授还亲笔写信给邢定钰,表示对该理论很感兴趣,并专门寄来了自己的论文与其进行讨论。

访问学者期满后,邢定钰毫不犹豫地选择了重返南大,邢定钰了解自己:尽管和美国相比,国内科研和生活条件还比较艰苦,但对他来说,能够在母校继续自己的科研事业。能够为中国物理学发展作出一点贡献,才是真正实现自身价值的最好方式,他要在母校――南京大学继续自己作为一个物理人的梦想。

勤奋收获累累硕果

在科研的道路上,勤奋很重要,邢定钰经常告诉学生:“聪明的头脑是需要的,但是,能考进南大物理系,这证明你的天分够了,后面就需要你的勤奋和坚持不懈的努力,只有从开始就比别人更努力。将来才有可能更胜一筹。”

1997年,邢定钰的研究成果“半导体热电子输运的非平衡统计理论”获江苏省科技进步一等奖,继而,他与合作者对磁性金属纳米结构和氧化物的巨磁电阻效应和理论做了系统和深入的研究,智慧与辛勤的汗水汇成另一个硕果――自旋输运和巨磁电阻理论,该项成果获得2002年国家自然科学二等奖和2001年教育部中国高校自然科学一等奖,该理论是凝聚态物理学的一个国际前沿研究课题,在基础研究和应用前景方面都有重大意义,现有电脑读写的磁头都是使用了这一效应,2007年的诺贝尔物理学奖获得者就是凭借在此问题上的重大发现而赢得大奖的。

在醉心科研的同时,邢定钰也非常重视教学工作,三尺讲台,是他与学生互动交流的最好的平台,他在教学中深入浅出,着重物理图像的描述和基本理论的演绎,深得学生爱戴,并在2006年被南京大学浦口校区的本科生评为“我最喜爱的老师”。

敬业奉献无怨无悔

邢定钰身为南京大学固体微结构国家重点实验室主任,他恪尽职守,任劳任怨,不计较个人得失,为了处理好实验室大大小小的事务,邢定钰每年都不得不放弃很多出国访问和讲学的机会,尽管这些都是可以提高知名度和增加学术交流的机会,考虑到实验室的用房比较紧张,他作为主任,只有一间狭小的办公室,有一次,他的学生跑来“造反”,埋怨跟在他后面连个放书桌的地方都没有,后来。还是物理系领导考虑到他的实际困难,在物理楼里为他的学生“挤”出了一间房间,问题才得以解决。

邢定钰经常把“多尊重他人,便是尊重自己”这句话挂在嘴边,他认为,对于老一辈的科学家,应该充分尊重;对于年轻一辈的学者,应该充分爱护;而对于同龄人,既应该相互理解,更应该相互合作。

上一篇:感谢弯道 第7期 下一篇:有梦就能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