腋静脉留置针在营养不良患儿输液中的应用

时间:2022-09-14 11:36:39

腋静脉留置针在营养不良患儿输液中的应用

【中图分类号】R473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1672-3873(2011)03-0229-01

【摘要】[目的]观察腋静脉留置套管针在营养不良婴幼儿输液中的临床应用效果。[方法]对100 例住院患儿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观察组采用腋静脉留置针穿刺,对照组采用静脉留置针行外周静脉穿刺,对两组每次穿刺留置时间、日平均穿刺数及穿刺占用护理时间进行比较。[结果]经腋静脉留置时间长,有效地解决了营养不良选血管困难,留置时间过短易出现并发症的难题。[结论]腋静脉留置针穿刺输液术大大提高了营养不良患儿的抢救效率及成功率, 能减轻患儿反复穿刺的痛苦,同时也减轻了护士的护理工作量,从而间接提高了护理质量。

【关键词】腋静脉;营养不良患儿;静脉输注

营养不良小儿多由于喂养困难,免疫力低下而易感染,增加了患者家长喂养和护理工作难度.腋静脉留置针作为一项新的医疗技术,在营养不良患儿抢

救和静脉穿刺困难患儿的治疗方面发挥了重要作用。营养不良患儿皮肤弹性差,外周静脉穿刺成功率低,保留时间短,反复穿刺会严重损伤外周血管,并增加感染机会。输液治疗对于营养不良患儿来说是最基本的用药途径,我们采用部分静脉营养配合部分胃肠内营养,以补充和提供营养物质,我们使用腋静脉留置针给患儿输液,既能减轻患儿反复穿刺的痛苦,使家长满意,又减轻了护士的劳动强度,保护了浅表静脉,临床应用效果好。现报告如下:

1 一般资料和方法

1. 1一般资料本组病例随机分为两组.观察组和对照组各50例.观察组采用腋静脉穿刺,对照组采用外周静脉穿刺。记录每次穿刺留置时间,每日穿刺次数,穿刺所占护理时间进行比较。

1. 2 研究对象:2006年4月至2009年2月我院PICU收治的患儿,年龄31天-7岁住院患儿,为喂养困难或合并感染者。

1. 3根据患儿年龄大小及营养不良程度我们选用美国BD公司生产的Y型一次性留置针中的22G蓝色针、24G黄色针。

1. 4操作方法

1.4 .1观察组 此项操作需两人配合,将患儿放于治疗台上,平卧位,头偏向穿刺对侧,在患儿肩胛下垫一小枕使其肩膀抬高20 度~30 度,操作者将患儿上肢屈肘外展,充分暴露腋窝,在上臂内侧近腋窝约0.5cm~1.0cm处可见腋静脉的走行此处即为腋静脉穿刺部分[1] 。助手站在患儿的对侧,用一手拇指在腋动脉稍内侧垂直按压使腋静脉回流受阻,远端充盈, 操作者穿刺前检查好留置针, 严格无菌操作, 用左手固定皮肤, 右手拇指和食指持针翼使针尖斜面向上, 于静脉的上方与皮肤呈15-30度左右缓慢进针, 见回血后, 平行进针2mm-3 mm。右手固定针芯, 左手向穿刺血管方向推进塑料套管完全进入静脉, 右手拔出针芯( 掌握好针芯不能回退过早, 如回退过早, 软管腔内无支撑, 造成送管时针体折曲, 导致穿刺失败或不能维持较长的输液时间) , 证实回血通畅后用透明敷贴将针眼处针翼周围皮肤覆盖并固定。手臂恢复自然位置。

1.4.2对照组 选择头皮或四肢静脉进行穿刺

2 讨论

2.1 1)在营养不良患儿中采用腋静脉输液,由于腋静脉粗、直、血管弹性好,在营养不良患儿易暴露,因此穿刺成功率高,能保证及时给药,抢救成功率高。

2)腋静脉穿刺留置针,能保留7-10天,减少了静脉穿刺数,避免因反复穿刺导致外周血管的损伤,节约了资源,也减少了患儿反复穿刺的痛苦,从而减少了感染的发生率。3)因腋静脉活动幅度相对小,并且腋静脉位置隐蔽,留置导管不易脱落,不易被患儿抓掉,安全性比较高,提高了工作效率。

2. 2 注意事项

严格无菌操作,进行静脉留置针穿刺及每次输液时应严格遵守无菌原则及消毒隔离制度;置管期间穿刺部位周围皮肤应每日用安尔碘消毒1 次,并盖以3M 透明薄膜覆盖穿刺点及导管,连续输液者,应每日更换输液器1 次.保持局部皮肤清

洁,严密观察局部皮肤有无红、肿、热、痛等炎症反应.腋静脉区,液体外渗不易被发现,因此应加强巡视,每半小时巡视1 次,密切观察局部皮肤的变化,可与对侧腋静脉区作对比,如小儿哭闹明显也应检查是否为液体外渗所致的疼痛,发现液体外渗时应及时拔针,重新留置,外渗明显的可局部给予33 %硫酸镁湿热敷。采用生理盐水封管,输液毕用注射器抽取封管液,从肝素帽末端进入缓慢均匀的推注封管液,即正压封管,注毕调紧管夹,拔出注射器,将留置针固定好。

参考文献:

1.王啸. 腋静脉穿刺的应用解剖学[J ] . 四川解剖学杂志,2000 ,8 (4) :201 - 202.

2.刘秀华、张彩林、杨怀霞等留置针使用的新观点现代预防医学,2002,09(1):11

3.钟正江、府军、唐桂荣等 经腋静脉穿刺置管的介绍[J ] .急诊医学,1999,8(4):286-287

上一篇:LEEP刀对宫颈糜烂治疗作用的临床分析 下一篇:不同放疗方法治疗肺癌转移的疗效对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