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中音乐欣赏课中的一点教学改革尝试

时间:2022-09-14 11:20:22

高中音乐欣赏课中的一点教学改革尝试

素质教育的基本精神是“使学生学习内容生动有趣、形式丰富多彩;引导学生主动参与音乐实践,尊重个体的不同音乐体验和学习方式;发展学生创造思维,培养良好的人格品质;为学生更好地喜爱音乐、学习音乐、享受音乐奠定良好基础”。在音乐课堂教学实践中应充分体现出以学生发展为中心的教学新理念。因此,笔者在高中音乐欣赏教学中尝试开设了“自我欣赏”课,收到了良好的效果。“自我欣赏”课比较适合高中阶段的学生。“自我欣赏”课是学生通过表演、欣赏和评价自己演唱、演奏的乐曲或表演的音乐剧、朗诵、舞蹈等内容,来表现自我、欣赏自我、锻炼自我。其广阔的创作和展示空间能发挥学生多方面才能。对活跃课余生活、培养能力和良好品质,都有很好的促进作用,充分体现了以人为本的教学观念。

“自我欣赏”课的具体内容和方式

每学期教师给学生安排两节“自我欣赏”课。每节课的内容要根据教师提前给出的主题而定,而每个节目的具体内容也要围绕所给的主题而定。学生根据主题自编自导一台45分钟的文艺节目,包括挑选主持人、编写节目串词、查找资料、编排节目等工作。要给学生充足的时间准备,要求全员参与,发挥每一位学生的特长。形式自定,可一人表演也可多人合作,如演唱、演奏、舞蹈、名家名曲介绍、配乐朗诵等。在准备过程中,教师要适当指导和帮助学生,也可参与学生的表演和排练,但仍要以学生为主。然后利用一节音乐课让学生来欣赏这台自编、自创、自己主持的文艺节目。课后还可让学生对某一节目(或整台节目)的形式或内容进行评价,使学生在形式多样的音乐实践活动中,不仅获得情感体验和知识技能,并培养和提高表现、鉴赏音乐等能力。如以“革命历史歌曲”为主题的“自我欣赏”课,学生结合历史事件、人物等知识,编排歌舞、朗诵诗歌、演唱革命歌曲等节目,给教师也安排表演内容。学生既重温了历史、文学等方面的知识,也加深了对这一时期歌曲的理性认识,更受到一次爱国主义教育。同时培养了学生的知识整合、音乐表现、创新等能力。

“自我欣赏课”的意义

“自我欣赏”课与参与实践、培养兴趣兴趣是学习音乐的基本动力。在教学当中,教师要善于通过各种有效途径和方式发现学生潜能,引导学生走进音乐,在亲身参与音乐活动中激发学习兴趣。而“自我欣赏”课就是一种通过参与实践,激发和培养学习兴趣的有效途径和方式。由于课的内容、形式都是学生自己精心策划、编排、表演和评价的,广阔的展示空间增强了学习和参与的积极性、主动性,同时对音乐也产生了浓厚的学习兴趣。这样不仅发挥了学生的主体作用,也发挥了一定的主导作用。通过精心准备和表演,他们不仅演奏了熟悉的《二泉映月》《梁祝》等名曲,还介绍古筝、笛子、小提琴、手风琴、二胡、琵琶等乐器的历史、结构和发声原理等知识。学生对此也产生了极强的好奇心,要比录音、电视或教师的讲解听起来更亲近、更直接、更感兴趣。学生的热情再次激发了特长生继续学习音乐的热情。而没有特长的那些学生就主动搜集、整理,并精选很多音乐资料给学生介绍,恐怕落后于别人。他们在“自我欣赏”中学得轻松自然、印象深刻。课堂有了这样表演的艺术氛围和主动参与的积极性,学生就会自觉的表现和自觉的学。课堂气氛活跃了,对音乐课也产生了浓厚兴趣。因此,教师要放开学生手脚,相信学生,并有目的地指导学生自主学习,诱导他们主动参与到学习过程中,从而激发培养学习音乐的兴趣和习惯。在这种学习过程中,学生所学到的知识和体验到的内容以及所达到的教学效果和目的,将是教师数节课的说教都无法达到的。

“自我欣赏”与展示自我、发展个性每个学生都有权利以自己独特的方式学习音乐、享受音乐和参与音乐活动。他们在参与音乐活动中表达个人情智、发展个性。而“自我欣赏”正是一种生动灵活的展示自我、发展个性的教学方式。每个人都会展示出自己才能,发挥出自己专长,参与到这一活动中。特长生的表演受到学生的热烈欢迎和赞许,有的还把自己已扔掉的专长又重新拾了起来,使他们学习音乐的热情更加高涨。其中有的学生还在高考前通过了重点高校音乐特长的加试;有的学生在市区中小学艺术节、合唱节比赛以及各种文艺演出中获得优异成绩。对于普通高中的大多数学生来说,每一次表演都是一次勇敢的自我挑战。敢于当众大胆表现自我、挑战自我、锻炼自我都将是人生经历的一次自我体验。“自我欣赏”课丰富多样的内容和形式,面向全体学生,提供了展示自我的空间,全面地展示了学生才能,又促进了个性的和谐发展。

这是笔者在高中音乐欣赏课中做的一点教学改革尝试。虽已初见成效,但仍存在很多不足,还有待于提高和改进。

(作者单位:河北省玉田县第一中学)

上一篇:物理探究式学习及其教学设计 下一篇:在音乐教学中应注重小组合作学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