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感于魏书生先生的“懒”

时间:2022-09-14 11:16:53

为了加强班级管理的人性化、自主化、个性化、特色化,学校向每位老师发了魏书生老师撰写的《班主任工作漫谈》一书,细细品味,不禁被魏先生那引人入胜的魅力和震撼人心的智慧光芒所打动,尤其是他对“懒”字的独到见解,深深烙在我的脑海里。

魏先生说:“我这个人很懒,总让学生试着干,实在不行,再帮忙。”的确,为人师者,不能把学生当做没有思想、没有情感的被动受管理者,而应该把他们当做有思想、有意志、有情感的主动发展的个体。举个例子来说,学生免不了犯错误,犯了错误,是要想办法帮助学生纠正的,有的老师是“大发雷霆”,有的老师是“老婆婆”念经,有的老师是让学生写“保证书”、“检讨书”,而魏先生却别出心裁“偷懒”了,而且还是“五花八门”,有时是让学生写犯错误的“心理活动说明书”,将犯错误前、犯错误时、犯错误后两种思想是如何交战的给写出来;有时是让犯错误的学生写“心理病历”,内容包括疾病名称、发病时间、发病原因、治疗方法、几个疗程;有时是让犯错误的学生“唱歌”、“做好事”。看到课堂上有不遵守纪律的学生,采用选举“闲话能手”、“说话接力本”。在“偷懒”的过程当中,注重反复抓、抓反复,真正让学生成为学习生活的主人,从而“解放”老师。

正因为魏老师很“懒”,培养出来的学生却很勤快。魏老师“懒”得好,他的“懒”让学生失去的是依懒思想,培养的是学生的自立、自强。当然了,想要“懒”的得当,“懒”的得法,前提是要尊重孩子们的意愿,尊重孩子们的人格,把他们当做实实在在的“人”,而不是产品、不是容器、不是老师们的驯服物。

在我的家乡有所丹阳六中,校内有位“生本教学”的典型代表荆志强老师。在荆老师的课堂,首先映入眼帘的是教室最后排一把红色木质靠背圈椅,那是荆志强的“宝座”。他平时上课都是坐在后面听,递出教棒,课堂让给学生讲。铃声一响,帷幕拉开,好戏连台,课堂上有“中心组成员(尖子学生)”率先登台作答,有“评分员”唱分,“记录员”记分……面对个学、对学、群学的热闹场面,课堂真正成为关注生命、激扬生命、充满生机的“活力课堂”,荆老师也成为了“偷懒”的成功人士。

我校年过五旬的孙老师带班有一套。她所教班级的学生个个都有“十八般武艺”,才艺出众,能力过人。虽然孙老师很少进班管理,可是她的班月月都被学校评为“四好班队”。尤其是这个班的“班级牌”、“鸣凤园地”、“自能展板”新颖别致,值得一看。每次在学校组织的“演讲比赛”、“数学小测试”、“成语过关”、“鸣凤小记者金笔奖、银笔奖、铜笔奖评比”中都有这个班学生的身影。笔者曾多次到孙老师办公室去“取经”,可是她总是谦虚一笑:“其实,我也没有什么经验可介绍的,只是什么事都是放手让学生自己试着去做,自己年纪大了‘偷偷懒’,轻松一点罢了。一般情况下,只有当学生遇到困难的时候再指导一下。”

既然“偷懒”能让学生真正自主,课堂会活起来乐起来,质量会高起来,教师也会轻松起来,那笔者所执教的信息技术课堂能否也来“偷偷懒”呢?

说干就干,首先自己对苏教版小学信息技术教材和四年级的学情深入研究,面对课堂上那些学生能操作的,笔者不再是“一概代劳”,而是引导学生自学教材,仔细观察,小组合作,让学生自己去探索、去试验,将主观能动性充分发挥出来。面对学生能发现的,自己也不再是通过多媒体教学平台去暗示,而是让学生通过自己的努力去发现知识,即使一时不能发现,我总耐住性子,等待学生去思考、去发现。每节课的结束语,也不再是“一言堂”,而是引导学生点评师生的收获与不足之处,“有则改之,无者加冕”。整节课笔者不再是坐在教师机旁对学生不管不问,而是经常走下“神坛”,深入到学生当中,用一颗诚挚的心,热情地帮助和鼓励学生,不断地克服困难,勇往直前。我清楚的认识到:在树木的成长过程中,天会下雨刮风,滋润饥渴,荡涤污浊。同样在学生的成长过程中,教师也要不时地“刮风下雨,滋润心灵,荡涤污浊。”

教师要学会“偷懒”,首先应放手让学生大胆的锻炼,哪怕学生在实践过程遭受一些挫折,因为失败的教训和成功的经验同样宝贵。其实教师也要敢于去承担“偷懒”可能带来的一系列问题,然而不要“瞻前顾后”,因为有问题,才需要教师,我们要给学生和自己在“试错”的过程中成长进步!

(作者单位:丹阳市实验小学)

上一篇:新课教学的“三忌”与“三要” 下一篇:智慧引领使课堂生成更精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