走向整合的智力研究

时间:2022-09-14 09:54:42

走向整合的智力研究

摘 要:基于经验结构式认知发展理论的智力结构包含环境指向系统、超认知系统和加工系统三个层次。环境指向系统用于表征和加工不同领域的信息,加工系统是个体加工信息的操作平台,超认知系统负责监控和调节其他两个系统的认识活动。三个层次的发展既具有各自的特点又相互影响。因此,该理论指出智力结构的发展是一个动态平衡过程,存在三种发展变化模式:自下而上、自上而下和平行变化。智力结构层次内和层次间的发展都要遵循四种变化的机制。该理论作为整合型智力理论有自己的优势,但在概念使用、超认知概念的提出以及执行功能在结构中定位等问题有待商榷。

关键词;经验;经验结构式认知发展理论;智力结构;智力发展

智力研究有三大研究传统:一是信息加工研究传统,该取向重视认知的信息流和信息的加工过程。在这里智力被认为是基于有限的加工资源的信息加工系统。二是个体差异性研究传统,在此领域建立了大量的认知能力多维模型,多数模型可归入智力的三层次结构。三是发展性研究传统,其重点放在了认知机能的发展阶段和动态特征,皮亚杰的认知发展理论称为了第一个全面而影响深远的智力发展模型,该理论假设在认知发展的连续阶段上个体的理解和问题解决能力都存在极大的不同。尽管三个研究传统在智力的概念和方法上都存在巨大的差异,但始终没有偏离智力的结构这一核心问题,它们的分歧集中体现在对结构的各个成分功能及其相对重要性、智力的发展和结构之间动态关系的认识上。因此,形成吸纳多取向丰富成果的理论,成为智力研究时代的必然趋势。

进入20世纪80年代,许多整合型智力理论应运而生。其中,以新皮亚杰学派学者A・Demetriou提出的经验结构式认知发展理论(又称认知整体变化理论)的整合性尤为突出。该理论反对将智力结构抽象化,而强调经验和观念都具有一定的结构,个体的认知能力就是结构性组织的直接反映。个体对现实进行组织的途径是经验。该理论关注了皮亚杰理论没有充分描述、解释的现象,如不同知识领域认知加工能力的结构、认知变化的机制和智力发展的个体差异,同时融合了关于智力结构和发展的不同研究取向的基本假设,还综合了自我意识的研究,力图完整的描绘出智力的结构、发展规律和个体差异。

理论从经验结构入手将智力的结构和发展进行了有机的整合,在认知发展心理学领域具有一定的影响。因此,介绍与评析该理论对同行学者了解智力发展研究的新取向有积极的意义。关于智力结构理论部分,辛自强的《智能结构三层次理论述评》一文已有论述,尤其是对超认知系统的长时超认知系统介绍很全面,因此本文略去了对这部分的构成维度的介绍。针对该理论近年的发展和修正情况,本文对智力结构理论进行重新的梳理,并重点介绍了认知发展的规律和机制的理论内容,以期使读者更全面、深入地了解经验结构式认知发展理论的全貌。

1 智力结构

经验结构式认知发展理论认为,智力包括环境指向系统、超认知系统(又称自我指向系统)和加工系统三个层次。每个层次自身也具有层次性。

1.1 环境指向系统

环境指向层次用于表征和加工不同领域的信息。这个系统的输入信息来自环境,输出的是指向环境的心理操作或行为,它包括对不同环境信息进行表征和加工的七个专门化的能力系统(Specializedcapacity spheres,简称SCSS)――分类、数量、因果、空间、命题、社会人际交往和绘图系统。(1)分类系统的主要功能是从环境信息中识别并抽象出与当前目标有关的组织特性,以及降低冗余复杂性。(2)数量系统的作用是把数量规范内化为系统的心理操作,以反映事物在时空中的增加和减少过程。(3)因果系统包括各种事物结构间相互作用的表征和加工过程,该系统允许个体操作和表征因果关系。(4)空间系统负责表征和加工空间方位和运动,输入信息可以以心理表象的形式保存在系统中。(5)命题系统有两大功能:一是理解交谈中的各种关系;二是从中抽象出一定的信息,指导人际互动。(6)社会人际交往系统专门处理对社会关系和人际关系的理解问题,包括对言语性质的社会交往和非言语的社会交往的理解和运用。(7)绘画系统利用表象加工和运动机能,通过图画的方式表征以上各个系统的关系。人类因为有了这个系统而能够运用绘图和其他类型的符号来表征环境和思维。

该理论还认为,SCSS都具有领域特殊性,环境中不同的关系类型就会产生不同的能力系统,每个系统的心理操作特征都与维持领域结构和动态特性的程序、计算和性质有关;各个系统都倾向于更容易表征系统本身性质和关系,并且有效应用该领域操作能力的符号系统或子系统。由于表征方式和计算方式不同,故SCSS的发展方式和发展速度亦不同。因此,每个系统都是动态的、多层次的。每个SCS都包括核心过程,规则、心理操作和加工技能,知识和信念三种成分层次。

SCSS具有能够处理典型现实环境的核心认知过程,它在个体发展中最早表现出来,由系统中处理特定类型信息的结构组成的。如果SCSS的输入符合该系统设定的最基本条件,核心过程就会被激活并对输入信息做出解释。核心过程与环境的相互作用引起了核心过程的分化,逐渐生成了可用于解决各领域复杂问题的规则、心理操作和加工技能,当尚未准备充分的核心过程被调用时,规则、策略和技能就可以用于问题解决。知识和信念则是将各SCSS应用与不同的环境领域产生的备用信息,是SCSS与环境长期交互作用的结果,它们产生往往是多个SCSS的联合使用结果。

1.2 超认知系统(自我指向系统)

超认知系统是指个体指导自我理解、理解他人心理、自我调节的加工能力和知识。这个系统的信息来自于环境指向系统,信息可以被组织成心理地图或自我模型。该理论使用“超认知(hypercognition)”而不是“元认知(metacognition)”,是由于元认知与自我觉察有关的,但还存在意识不到的自我记录和自我调节过程,它是超认知中的知识和加工过程。

超认知系统包括微观水平和宏观水平,前者称为工作超认知(包括解决实时问题的加工、操作和技能),后者称为长时超认知(包括关于智慧的知识和规则、功能和操作方式)。

工作超认知是指用于实时问题解决和决策的自我监控和自我调节能力,它能够监控正在进行的认知活动并做出如下四类决策:决定任务的领域归属;决定如何正确、有效地使用图式、加工系统和其他认知功能;评估执行操作的价值;评估输出结果。这些决策反馈到工作超认知系统中,其工作效率就得到了提高。工作超认知是负责监控加工系统的管理系统。因此,它的控制和执行功能,与中央执行系统和情节缓冲区,以及抑制是一致的。在经验结构式认知发展理论中,之所以不把控制和执行功能归入工作记忆或者是加工控制,是因为该理论认为

自我意识和控制源于对表征和加工环境信息的认知能力进行监督和调节的更高一级系统。从工作记忆模型的发展过程来看,Baddeley把认知缓冲区和其意识性加入工作记忆模型,与经验结构理论的观点是一致的。

长时超认知包含了对工作超认知的实时自我监控和自我调节能力所形成的过去认知经验的模式和表征,是由关于智力的性质、功能等方面的知识和规则组成的。在Steinberg的多元智力理论中,也明确地把超认知系统纳入到智力的结构中,并将其命名为无成分,而元成分实际上就是对解决环境中的特定问题的自我监控和自我意识成分。长时超认知的内容组织在认知系统的模型、智慧的模型和认知自我意象三个模型中。

1.3 加工系统

加工系统决定了个体在某一年龄阶段加工信息的能力结构和功能,它不仅接收来自环境的信息和技能,以及来自一个或多个的SCSS的操作,而且也有来自超认知系统的监控、管理和评价信息。加工系统包括三个维度:加工速度、加工控制和工作记忆,是环境指向系统与超认知系统的交界平台。

加工速度是有效识别一个信息单元或执行某一心理操作的时间。个体识别单个刺激的速度越快,其加工越有效率。加工速度实际上反映的是系统记录并赋予信息意义的时间,也就是信息加工过程中的编码过程。

加工控制(或称控制性注意)是个体确认目标并记录相关信息,而排除干扰性无关信息的过程。它同时包含两种功能:一是在输入中寻找与目标相关信息的匹配过程;二是排除与目标无关信息的抑制过程。有效的控制加工过程能够提高系统选择心理操作的效率。

存储功能体现在信息被选择并编码后,必须根据当前的问题对它进行积极表征,这个时候就需要个体以积极的状态容纳信息并与其他信息整合起来直到问题得到解决的整个过程中。工作记忆是指在执行任务过程中,用于信息暂时存储和加工的资源有限的系统。通常把可以同时激活的信息或心理操作的最大值作为工作记忆的测量指标。

Demetriou认为,智力结构的三个层次既相互独立又存在着动态联系。环境指向系统和超认知系统都建立在加工系统这个平台上,加工系统从环境指向系统和超认知系统接收信息;同时,环境指向系统又是对环境结构特性的反映,通过加工系统而具有操作性,通过超认知系统而被个体意识到。加工系统的加工资源得自环境指向系统,加工的目标则来自超认知系统的调节和监控。而超认知系统的加工信息来自于环境指向系统,并受到加工系统的限制。

2 智力的发展

2.1 智力结构层次内发展

2.1.1 环境指向系统的发展

Demetriou指出,所有领域都存在一个一般发展趋势。表征和其所指示的环境信息随着年龄的增长,物理相似性差异越来越大,相应的它们意义的内在语义关系逐渐发展起来。表征的灵活性也在提高,个体能够根据目标随意重构问题成分;表征灵活性的发展带来了计算的灵活性。虽然此时推理的发展是加工效率、一般自我监控和自我调节策略所引起的,也就是这些因素的变化使个体能建构更复杂和抽象的概念,处理更复杂的问题。但是每个年龄阶段的个体差异实际上还是来自表征灵活性的差异。正是由于不同SCSS的心理操作和表征各不相同,所以不同领域的发展差异是存在的,并且取决于使用表征和规则的经验和倾向性。可见七大SCS的发展是由其包含的三个成分的变化体现出来的。他将智力结构的发展分为八个阶段:

(1)原表征(2~3岁):儿童把所有熟悉的事物或概念都笼统地表征为一个区组,其表征是对世界直观的反映。例如,这个阶段儿童的视觉空间推理能力表现为可以准确地保持事物的表象,但其心理表象是不加区分的、整体的,也就是表象的各个部分在心理上不独立。(2)双重表征(3~4岁):幼儿开始区分表征,可以同时执行两个表征,儿童开始形成不同SCSS的概念。这个阶段的儿童知道世界是具有多面性的,表现为获得了心理理论。(3)整合性表征(5~6岁):表征和操作开始彼此融合,其结果就是各个维度和操作的原概念相互结合,可以预先设定表征和操作。这个阶段幼儿的视觉空间能力也有了提高,能保存清晰而详细的视觉表象,表象也是可分解的,因此儿童可以执行心理旋转任务。(4)表征系统(7~9岁):表征和心理操作都可以形成系统并随意转换,儿童思维具有分析性和流畅性。数量图式的融合使儿童产生了数学概念,能够划分如数量、长度、重量等维度。(5)先验表征(10~12岁):这个阶段的表征将前一阶段的表征作为输入信息,把它们发展成新的、更复杂的表征,儿童思维出现假设性,个体可以想像违反直觉的信息。儿童在这个阶段能够掌握并抽象出命题中的逻辑关系。(6)预见性表征(13~14岁):思维脱离了直觉的限制,开始根据目标把信息有意识地分类,个体采用多个方案解决问题,通过筛选最后取得最佳答案。因此,青少年在因果能力领域上的发展表现为掌握了变量分离策略和不同的因果关系(如必要且充分,或必要非充分等)。(7)内隐表征(15~16岁):可以融合一些有内在联系的结构。例如,此时能够解决类似于已知x=y+z,x+y+z=20,求x的值的代数问题。(8)原则性表征(16~17岁):能将多水平及其原则的关系融合起来。例如,此时可以进行三级类比推理。

2.1.2 超认知系统的发展

认知系统模型的发展研究大都关注儿童在不同年龄阶段如何理解不同的认知功能和能力。学前儿童已经能区分思维和其他活动,但不知道思维的工作机制,也不理解什么是联想。到了7、8岁,儿童能够理解思维的解释性,也开始能区分不同的认知功能,但仍旧不能区分同一认知能力的不同维度。对认知能力的意识性在青春期逐渐发展起来,但13岁以前青少年还区分不了不同的问题解决或推理策略间的差异。

智慧模型的发展也是一个逐步客观化的过程。学前儿童还不能认识到智慧是先天的品质,他们把智慧与习惯等联系起来,认为通过练习和努力就能提高智力。到了小学阶段,智慧和其他品质的分化开始了,但是要到青春期个体才能理解努力和能力的差异,以及它们与智力的关系。到了青春期的中期,个体才能认识到努力只能在一定程度上补偿能力的不足。

认知自我表象模型的发展是随着自我表象能力的不断分化、智力水平的不断提高而日趋准确的。由于自我评价是循环发展的,所以在每个循环周期内,自我评价和自我意识开始时水平都很低、不准确,会逐渐向高水平和精确化发展。到了下个阶段,认知加工的自我评价和自我意识又都被重新设定为0,然后随着新的问题解决能力的发展而逐渐获得平衡。

2.1.3 加工系统的发展

经验结构式认知发展理论提出的加工系统层次的发展研究,是在整合了大量实证研究的基础上得出的。关于加工速度的研究,已经取得了相当的进

展。Hale和Kail等人的研究都表明在各种信息类型、任务难度条件下,加工速度与年龄均呈指数函数关系,即加工速度开始变化很快,然后速度逐渐减慢,在成年初期达到顶点,最后加工速度随年老而变缓。Demetriou认为,由于加工速度的发展研究多停留在童年中期到成年期[20~27],没有把加工速度发展的初始状态纳入系统研究中,所以如果将加工速度的指标适用范围延至童年早期,可以预期加工速度的发展会呈逻辑曲线形态。

加工控制的发展研究吸收了Williams等人采用终止信号范式,研究抑制反应的毕生发展研究结果,结果发现童年阶段“前进”刺激的反应速度慢于成年期。而儿童对“停止”刺激的反应则是越来越快(直到12岁),一旦进入成年期速度就相对平稳了。抑制能力在童年早期就可以表现出来,抑制控制的速度在童年期逐渐提高,一般表现为高年级学生的抑制能力强于低年级学生,到了成年后期才开始减慢。

工作记忆的发展研究成果也是十分丰富的。目前认为工作记忆的容量在儿童期增长速度最快,到八岁左右发展开始变缓,青年期保持稳定,直到成年中期记忆广度才开始下降。工作记忆的中央执行能力和存储缓冲区的发展之间是互补的平衡关系,即执行能力的参与程度越大,各个缓冲区的可用容量越小。

综合既往的研究,经验结构式认知发展理论指出从出生到成年早期,加工系统三个维度的发展都是很稳定的,随后各个能力才逐步衰退。尽管三个维度都在变化,但是有些的变化速度更快。Demetriou等人的研究表明,加工速度和加工控制在"9到11岁的变化最大。随着年龄的增长,个体识别和解释信息的速度便快,关注目标相关信息而忽略无关信息的能力更强,能同时加工的信息组块更多。

2.2 智力结构层次间的发展

经验结构式认知发展理论指出,智力任一层次的变化都会影响到其他层次,因此智力结构的发展是一个动态平衡过程,变化的方向是由第一个发生变化的层次决定的。一般存在三种类型的发展变化模式:自下而上、自上而下、平行变化。

2.2.1 自下上变化

变化由低层向高层传递。具体来说,加工速度的变化导致了信息流的变化,使更多的无关信息也进入了系统,为了确保系统的有效运行,控制能力相应地进行了调整,对输入信息加以控制。存储空间有效避免了无关信息的干扰,因此也预留出了更多的空间存储有价值信息。这些变化有利于形成新技能,并最终影响超认知系统的发展变化。低层的变化还能直接影响认知自我表象(cognitive self-image),个体加工速度越快,掌握的推理策略越有效,其学习能力就越强,认知自我表象就越积极。例如,Demetriou等人的研究发现认知自我表象是一种人格倾向,认为自己推理速度快、能力强的个体的开放性越强。自下而上的变化依赖于信息搜索、选择性注意等信息处理和管理方式,这些机制使个体能够有选择地加工相关信息和忽略无关信息,影响了智力结构的信息流动。

2.2.2 自上而下变化

变化源于超认知系统,直接影响环境指向系统和加工系统。这种变化最为常见的例子是,可以改善自我监控和自我调节策略的元认知训练。经验结构式认知发展认为,存在两种自上而下变化的机制――元表征(Metarepresentation)和符号个性化(Symbolic Individuation)。

元表征是一种内在的指示性加工能力,用于搜索、编码和标识过去或现在心理经验之间的相似性。由于它能产生跨内容和背景的加工模式,因而能够提高问题解决的效率。例如如果儿童认识到在“ifthen…”句型中的“if”引导的事件通常先发生,并会引发“then”引导的事件的出现,那么他们就形成了关于推理的图式。再经过对不同情境中这类关系的抽象和符号个性化的过程,儿童最终就能形成推理的能力了。

人们常常有这样的经历,刚产生了个想法,但由于没留意记,结果一会儿就忘记了。这就是新心理单元的持久性问题。持久性差的一个原因是没有把新单元与符号进行匹配,造成了单元的不可识别性和不可用。经验结构式认知发展认为,新心理单元的持久性取决于是否完成符号个性化。符号个性化是指把新的心理单元与统一的和可操作的符号联系起来的过程,这些符号可能是特异的(如心理表象)也可能是常规(如语言)的。

2.2.3 平行变化

平行变化表征的是各个SCSS系统内和系统间关系的变化。变化从基本水平向高级水平传播,影响的是同一层次上的系统和子系统。模型中系统的初始知识状态是输入和输出状态的表征强度,学习就是通过修正表征强度而生成的。最终的输出强度与目标比较后被修改,然后传回到系统低一级水平,直到所有的成分都根据环境的作用被重新设定了。这些变化的类型包括:互连、捆绑、融合、分化和精炼。

(1)互连(Bridging)是指通过建立已有心理单元之间的关系构成新的单元,这些心理单元可以属于不同环境指向系统的。比如使用图形表征(空间SCS)来标示共变关系(数量SCS)但这些新的心理单元并不能取代结构中其他的心理单元,即新旧心理单元之间的互连是在扩大组织空间、拓宽个体表征与加工问题的范围进行的。(2)捆绑(Interweaving)与互连相似,是指当建立一个新的心理单元时,将系统内互不相关但来自同一个SCS的心理单元综合起来。例如,在因果SCS中,变量分离能力和建模能力综合起来,才能生成形成假设的能力。(3)融合(Fusion)是指吸收已有心理单元并消除各单元的独立作用,从而建立新心理单元的过程,它是捆绑的一种特殊形式。(4)分化(Differentiation)是指分离出可能变化的心理单元,用以提高单元作用的准确性,使加工更集中于目标及与目标相关的变化上。例如,自然数的命名方式就与分数的命名方式不同。(5)精炼(Refinement)与分化相似,用于祛除心理单元中冗余的策略或技能。当使用旧概念或策略的倾向仍旧很强,而个体刚刚掌握新的概念或策略时,这种机制能降低个体使用旧概念或策略的几率。

前三种是基本元素,具有调节和协调作用,后两种是对前三种的进一步补充,以维持整个心理机能的正常运行。

2.3 智力发展的机制

任何系统的发展都要提高避免操作错误的技能和使用系统资源的效率,增大操作的系统范围。因此经验结构式认知发展理论强调,发展需要满足以下几种机制:

一是生成当前目标与预表征或问题的各选解决方案间差异的机制。任意两个时间点上环境信息的差异都可以表明当前目标和备选方案的差异,这正是智慧的根本特性。一方面,由于记忆错误或任务加工的动机不同造成了编码、记录或解释错误,都会造成过去和现在的表征或备选方案的差异;另一方面,由于大脑两半球的偏侧化优势,使它们对同

一环境信息的表征存在差异,即脑的结构也是智力差异产生的原因之一。

二是提供可作为选择与目标相近的标准事件范例。一旦能够满足系统输入的最低标准,每个SCS内部的建构功能就会从众多信息中抽取某一类型的信息,这就是上面提到的SCSS的核心过程。

三是记录标准状态和备选状态。各个SCSS自动从环境中抽取基本成分,系统在这个过程中不断修正不适当的认识假设,而这个假设能使发展成为一个基础性且置信度高的概念通过检查、比较、选择等过程,修改或拒绝更复杂的、置信度相对低的概念的加工过程。

四是标记正确状态与备选状态间差异。修改和加工不总是由刺激驱动的,它必须要能记录和监控,并最终觉察到自己的活动及其结果。只有这样,多个备选状态之间的差异才能清楚,错误才能被标记出来,才能将错误模式抽象出来以备将来使用。记录修改和加工的工作是由加工系统完成的,比较、标记错误项和决策则是由超认知系统来完成的。

3 简要评价

3.1 优势

经验结构式认知发展理论脱胎于皮亚杰认知发展理论,吸收了认知心理学大量的理论假设,借鉴了传统心理测量学能力建模的思想,可以说是博采众长,其理论的优势突出表现为以下几点:

首先,经验结构式认知发展理论源于皮亚杰理论,又超出皮亚杰理论。皮亚杰强调发展的质变是个体对环境的顺应,即以数理逻辑来描述智力的顺应过程,难于解释经验对智力的影响这一客观事实。而经验结构式认知发展理论以经验作为结构的起点,较客观地解释了经验与认知能力的关系,为结构的产生和发展找到了源头,使结构的发展不仅便于解释,更利于观测。

其次,将自我引入智力结构中,呼应了当代智力研究重视智力管理能力的趋势。人类拥有智慧而其他实体不具备智慧的根本原因就在于人类能有意识地调整自己的心理活动以适应环境。但无论是把g因素引入智力研究的二因素理论还是皮亚杰的发生认识论思想都没有把自我引入到智慧的系统之中。该理论提出的超认知系统在智力结构中所执行的监控和调节作用,类似于智力三元理论中的元成分,都在行使对问题解决各个环节的管理职能,最终把智力的意识性提到了结构层面。

再次,该理论很好地解释了发展的阶段性与连续性问题。智力结构的发展存在三种类型的变化形式,每种形式都代表了结构受到环境和成熟的作用后的量变和质变过程。自下而上的变化将基本的加工潜能推向了实际的问题解决层面,变化往往表现出高级认知能力的性质变化,如新策略的习得或推理能力的提高,与阶段间的转化相符合;自上而下变化和平行变化则拓展了自下而上变化可能性的发展过程,因此与发展阶段内的变化有关。

最后,理论的整合特点冲破了同时代整合理论难于顾及多个研究传统的限制。从建构的角度来看,智力的结构是有由一些最基本的认知能力有机联系起来的,便于测量和理解;从个体比较的角度来看,这个理论的维度都可以单独或结构后反映出个体的能力水平;从发展性角度来看,理论坚持人的智力结构的组成成分在生命全程是相对稳定的,因此测量结构中的各个维度的发展水平,就可以反映出个体在不同年龄阶段的智力水平。

3.2 有待商榷之处

经验结构式认知发展理论在吸取众多研究成果的同时,也不可避免的因为内容的庞杂而出现这样或那样的问题。但是从科技发展史来看,一个理论的价值不在于其正确、完善与否,而在于它对于该研究领域的启发意义和因此而产生的推动作用有多大。概括该理论核心内容发现存在以下几个问题,在此提出仅为商榷。

首先,由于该理论借鉴了多个研究取向的成果,并且又涉及认知和社会认知两大领域,因此造成了某些概念在使用上的相对混乱。例如,在使用“加工控制”概念时,研究者就使用了抑制、抑制性控制、控制性注意、控制和选择性注意等多个定义。事实上,抑制是控制性注意的一个方面,是所有减少或制止神经、心理或行为活动的机制,表现为对无关信息的排除和忽略能力,与抑制性控制(抑制对无关刺激的反应的能力)指代意义相同。选择性注意则是对信息进行筛选以确保有限的认知资源得以高效运行的能力,侧重的是对信息的辨别、分类的过程。为了体现对信息的控制特性,采用控制性注意的提法似乎更能反映出对信息的选择和排除无关内容的特性。从理论的发展过程也可以看出“加工控制”实际上等同于控制性注意,早期理论一直使用“控制”,后来才在加工控制后标注“又称控制性注意”。

其次,执行功能在智力结构中的位置存在争议。一般认为,执行功能是工作记忆的核心成分,用于协调各种认知过程,是保证认知系统以灵活、优化的方式实行特定目标的一般性控制机制。但由于在经验结构式认知发展理论假定自我意识和控制都是高层次系统的作用结果,所以研究者把执行能力归入了工作超认知系统。事实上控制是可以分为两类的:一类是高级能力对低一级能力的层次性控制,二是两个对等的能力之间一方对另一方的竞争性控制关系。Baddeley的工作记忆模型中的执行能力很明显的属于第二类控制机制;而Demetriou的工作超认知能力模型中的执行能力则可以归入第一类。因此,仍需要进一步的研究来证明执行功能在该理论中位置的合理性。

再次,超认知概念的提出也存在许多问题。最突出的一个问题就是超认知与元认知、自我监控、自我调节等概念区分不开,尽管从构词和概念层面研究者都给出了解释,但是这些解释都不足以把超认知同元认知从操作层面上区分开。同时,超认知也陷入了元认知研究所面临的尴尬局面,超认知系统由哪些能力来监控和调节的问题也是这个理论无法解决的。

最后,缺乏智力发展的支持性研究。从上面的理论回顾中不难看出,尽管研究者已经勾勒出了智力发展的形态和动态特征,但是作为一个力图突破传统智力理论和智力测验形式的整合型理论,针对该理论的智力发展研究尚未梳理出智力的毕生发展脉络,更没有解决智力的早期发展这个关键性问题。因此,进行大规模的追踪研究以及年龄跨度大的验证性研究也是该理论急需进行的工作之一。

尽管这个理论还有许多不完善之处,但是智力巨擎的建构从来不是一蹴而就的,不完美甚至不正确的探索往往是开启未来研究的钥匙。在这个过程中,经验结构式认知发展理论作为一种建构整合型理论的有益探索是值得我们学习和借鉴的。

上一篇:类别空间关系加工系统和数量空间关系加工系统... 下一篇:无意识目标:激活与追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