仙洪试验区土地整治工程思考

时间:2022-09-14 09:20:41

仙洪试验区土地整治工程思考

摘要:通过对湖北省仙洪试验区监利片区的实地调查,对土地整治工程进行分析和研究,从而全面了解其能够产生的效益及所面临的困难,并相应地提出了一些建议,以期为其他地区的土地整治提供参考.

关键词:

土地整治;仙洪试验区;监利县;农田水利

中图分类号:F3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2-3198(2012)07-0064-02

0 引言

为了不断深化新农村建设,大力发展现代农业,提高农民生活水平,促进农民增收,湖北省委省政府于2008年7月提出了建设仙洪新农村试验区的总体规划,并于当年付诸实施。目前,已经历了三年多的时间,试验区内到处呈现出一片热火朝天的建设景象。其中的土地整治工程,便是试验区建设的一项重要组成部分。

1 仙洪新农村建设试验区

1.1 基本情况

试验区包括地处洪湖周边的仙桃市、洪湖市、监利县的14个乡镇(办事处、管理区、工业园区)407个村,区内共有19.78万户75.45万人、66.48万亩耕地以及31.99万亩养殖水面。这一区域地处江汉平原腹地和革命老区,是我省的粮棉主产区和血吸虫疫区。长期以来,仙桃、洪湖、监利三个市县的干部群众背着“水袋子”、“米袋子”和“虫窝子”的包袱,一方面为国家的经济建设作出了贡献,一方面又受计划经济和传统农业的影响较深,人口密度大、资源相对紧缺、基础设施较差、地方财力困难,在新的发展进程中面临诸多困难。

1.2 土地整治项目

在仙洪试验区建设规划中,确立了土地整治、城镇与村庄建设、交通、水利、农业、卫生、林业和体制机制创新实施方案。其中土地整治项目,以农田水利建设为重点,开展田、水、路、林、村综合整治。仙洪试验区耕地面积122万亩,计划用5年时间对试验区内100万亩基本农田全部整理一遍,其中仙桃市10万亩,洪湖市63万亩,监利县27万亩。该项目主要由以下几个工程组成:土地平整工程、道路工程、农田水利工程。其中,农田水利工程主要是进行斗沟、农沟、斗渠、农渠、涵管、涵闸、泵站等的施工。

2 土地整治工程的效益

2.1 增加耕地面积,提高生产效率

监利县自实施土地整治工程后,新增耕地 1.8万亩。同时,通过土地平整、规整田块、建设田间道路,促进了农业机械化耕作,大大提高了粮食生产效率。既节省了大量劳动力,又提高了粮食产量,并且方便了农产品运输,从而增加了农民收入。

2.2 完善农田水利基础设施建设,健全农田灌溉体系

2.2.1 增强排涝抗旱能力

湖北省农村大部分的涵闸泵站建于上世纪六七十年代,其中诸多设施因年久失修无法正常运转或是处于超期服役状态;渠道淤塞严重,排水不畅;乡村筹资筹劳困难,遇涝时有渍排不出,遇旱时有水引不进。针对这种情况,仙洪试验区的规划计划在监利县片区新建灌溉泵站3处、排涝泵站1处,更新改造大型泵站4处,新建涵闸8座,疏挖衬砌沿黄观公路河道25公里。到2017年,全部工程完成后,试验区除涝能力将达到10年一遇排涝标准;灌溉保证率达到85%以上。

2.2.2 实现节水灌溉

一方面,对渠道的衬砌与抹面减少了渠道输水渗漏损失,提高了渠系水利用系数;另一方面,对渠系的改造实现了灌溉方式的改变,由过去的二级提灌变为现在的一级提灌,精简了步骤,缩短了输水路程,减少途中的损耗,也节省大量提水用电,降低农民的种粮成本。

2.2.3 提高农民的种粮积极性

健全和完善的农田水利灌溉体系,为农民群众的生产活动创造了便利,减少了投入,免除了生产过程中的一些后顾之忧,从而提高了农民群众的种粮热情,增加了当地的粮食产量。

2.3 促进农业结构调整

监利县是传统农业大县,农业结构以种植水稻等粮食作物为主,曾多年水稻总产居湖北省之冠。但是,单一的粮食经济结构已经不能满足现代社会对农业发展方式转变的要求,农业发展方式的转变是新时期农业发展的必然趋势。而农业生产是“露天工厂”,受自然灾害影响大,水利是主要抗灾措施,因此农业对水利的依赖性很强。大力进行农田水利建设,可以不断推动监利县的农业产业结构由单一粮食经济向农林牧渔全面发展转变,有效促进农业和农村经济的快速可持续发展,从而达到增加农民收入、提高农民生活水平和构建农村和谐社会的目的。

3 土地整治工程所面临的问题

3.1 宣传力度不够,群众了解不足

作者以调查问卷的方式对监利县桥市镇何桥项目区内200位村民展开了调查,收回效调查问卷178份,所得结果如表1所示。

由数据可知,仅有小部分群众了解土地整治这项工程的内容,也只有部分群众认为这项工程的实施将给今后的生产带来帮助。另有约四分之一的群众对该工程一无所知,这样的比例对于一项关系到农民切身利益的民生工程来说是很低的。此外,由于土地整治会不可避免地占用一些村民的田地,引发一些土地产权等方面的问题,使得部分村民产生抵触情绪,当地政府在调解这些问题时面临着一定的困难。

3.2 规划设计不够完善,相关内容研究不足

土地整治是一项系统工程,需要掌握规划、土壤、农业、水利、交通和工程设计等多方面的知识,需要专门的技术和技能。而中标单位从业人员的专业素质普遍较低,并且由于规划设计的不足,给当地初始阶段土地整治的施工过程带来了一些困难。虽然当地地处江汉平原,但是部分地段地质情况复杂,施工条件较差。此外,部分施工地区道路状况很差,施工队伍的大型机械根本无法进入,给施工带来较大困难;道路工程量远大于规划量值,带来了工期、施工质量、资金等一系列问题。

3.3 资金供应不到位,影响工程进度

在中央一号文件持续关注三农问题的大背景下,各行各业支持农业和农村发展的政策和建设项目不断增加,但也一定程度上形成了资金分散、综合效果不突出的问题。土地整治主要靠财政资金的投入和涉农资金的整合,而由于规划不够完善,实际工程投资往往高于国家核准投资,因此资金缺口较大,不能满足实际需要。作为一项实行招标制度的工程,各中标的施工队伍能否按时完工,很大程度上取决于政府拨款能否及时到位。一旦政府的财政拨款不到位,施工的进度便趋于停止。

3.4 渠道衬砌与防渗对生态环境的影响

该地区村民家家户户均以井水作为日常生活用水,而渠道衬砌后,会减少地下水的补给,造成地下水位下降、水质变差等现象,这将对当地居民的正常生活用水产生影响。此外,土质渠床是多种草、水生生物、昆虫等繁衍栖息的场所,渠道衬砌后将对地区生物的多样性将产生不利影响。渠道防渗衬砌材料对生态环境也存在不利影响,例如渠道伸缩缝的填充材料,为降低成本,常采用焦油塑料胶泥,其主要成分为煤焦油,其中含有大量蒽、萘、酚类等有毒有害物质,严重污染环境且危害人体健康。

4 对当地土地整治工程的几点建议

4.1 加强社会宣传,夯实群众基础

当地基层政府应积极采用多种方式宣传土地整治政策,如:发动村委会干部与技术人员一起上门宣传;采用广播,电视,网络等媒体;也可结合当地的特色,以曲艺演出,宣传影片等群众喜欢的方式,让土地整治深入人心,使广大人民群众理解和支持国家的这项惠民工程。

4.2 完善规划设计,加强群众参与

在规划设计阶段,要充分调查、分析项目区的作物、地质、交通、土地权属关系等基本情况,科学合理地设计规划区的土地整治方案,并加强相关的研究,加快土地整治技术标准、规范、标准图册的制定。此外,鼓励公众参与,可直接了解项目各方面的情况,提出意见,在项目运作中弥补单纯技术研究的不足,使可行性研究更加完善,项目设计更加科学,措施更加得力;一旦项目实施,也会因为有公众、特别是当地老百姓的直接参与,使项目少走弯路,节省投资,使土地整治项目的实施建立在坚实的群众基础之上。

4.3 加强部门协同,保障资金供应

土地整治工程是一项由各级人民政府牵头,由国土资源行政主管部门负责的,涉及发展改革、财政、环保、住建、交通、水利、农业、林业等多个部门的复杂工程。但是,如何协调管理如此之多的部门,明确各部门职责,保障工作顺利落实,在该规定中却并未提及。因此,有必要形成一个有力的协调机制,以避免多头管理,造成力量分散。作为总协调方,应统一指挥、协调行动、整合各类资金、做到专款专用、专款专管。为了保障有足够的资金投入,还可采取市场化运作等措施,扩大土地整治项目资金来源渠道,鼓励单位和个人等社会资金依法参与土地整治。

5 结语

土地整治是国家战略,是国家支农扶农惠农的民心工程、民生工程,是功在当代、利在千秋的伟大事业。该工程的完成,将对当地的农业生产和发展带来深远的影响,对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起到巨大的推动作用。但是,该工程在实施过程中面临着一定的困难和挑战。这不仅需要工程人员的艰苦奋斗,也需要政府部门正确的引导与管理,更需要广大农民群众的拥护和支持。只有各方面共同协作,共同努力,才能确保工程的顺利进行,才能充分发挥出土地整治工程的预期效益。

参考文献

[1]陈世权. 土地整治与新农村建设[J]. 中国西部科技,2011,10(10):61-62.

[2]贾雷,邱道持,洪斌城. 三峡库区土地整治面临的挑战与建议――以重庆市开县为例[J]. 中国农学通报,2010,26(20):397-401.

[3]王军,李正,白中科等. 喀斯特地区土地整理景观生态规划与设计――以贵州荔波土地整理项目为例[J]. 地理科学进展,2011,30(7):906-911.

[4]张正峰,陈百明. 土地整理的效益分析[J]. 农业工程学报,2003,19(2):210-213.

[5]关江华,马才学. 土地整理中土地资源优化配置模式研究――以湖北省沙洋县土地整理为例[J]. 国土资源科技管理,2008,25(2):54-56.

上一篇:“本味”江苏菜肴的基础探讨 下一篇:我国主要城市公租房准入和退出机制现状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