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防止无线胶订书籍的脱页、开胶现象

时间:2022-09-14 09:18:52

如何防止无线胶订书籍的脱页、开胶现象

近年来,无线胶订因其装订速度快、周期短、生产成本低、装订外形精美等优点,受到印刷企业的广泛青睐。一时间无线胶订书籍铺天盖地,随之而来的弊端也开始显现,类似“脱页、开胶”的书籍随处可见,广大读者怨声载道。如何防止无线胶订书籍的脱页、开胶现象,笔者希望在此和大家分享一些经验。

正确选择和使用胶黏剂

使用无线胶订工艺,选择优质的胶黏剂非常重要。当前国际上无线胶订所用的胶黏剂大致有三种:第一种是聚氨酯类胶黏剂(即PUR胶),第二种是乙烯-醋酸乙烯聚合物类胶黏剂(即EVA热熔胶),第三种是聚醋酸乙烯酯类和聚丙烯酯类胶黏剂(即冷胶)。这三种胶黏剂各有所长,但在我国使用最广泛的当属EVA热熔胶。下面,我们就以EVA热熔胶为例,介绍如何正确选择和使用胶黏剂。

1.选择优质的EVA热熔胶

由于市面上生产EVA热熔胶的厂家很多,产品质量良莠不齐,印刷企业在选择EVA热熔胶时应从以下几方面入手。

第一,外观检查。对EVA热熔胶进行目测,质地好的颗粒状(或片状)EVA热熔胶应该是光亮的、呈半透明状,片状的EVA热熔胶用两手来回折叠后应不会有大的变形,颗粒状的EVA热熔胶用小锤敲击后也不应有太大的变形。

第二,气味辨别。质地较好的EVA热熔胶打开包装后闻到的气味较轻,加热后也不会有刺鼻的气味,不冒烟,也不会很快变黄、变黑。

第三,弹性辨识。EVA热熔胶可分为高温胶、中温胶和低温胶,印刷企业可根据其设备选购。一般来说,高温胶比中温胶硬,中温胶比低温胶硬。质量好的高温胶用牙齿咬时,有一定的弹性,弹性越高越好。但是中、低温胶的弹性差别不明显,比较难区分。

第四,冷热检测。冷检测主要是将EVA热熔胶放在-10~-20℃的环境里,一段时间后,观察其韧性变化,检验其能否适应冬天的寒冷;热检测主要是将其放在40~50℃的环境中,看其固化程度有何变化,能否适应夏天的炎热。

第五,价格比较。一般来说质量好的EVA热熔胶价格相对高些,凡明显低于市场价的EVA热熔胶,购买时千万要慎重。

除此之外,印刷企业在选购时还可结合自身设备及操作人员的操作习惯等因素先行少量购置,并进行严格的测试,必要时做些破坏性试验(如低温冷冻、高温老化试验等),看其稳定性是否符合生产需要,确定品质优良后再大量购买;尤其对那些已经使用过某种品牌EVA热熔胶的印刷企业,使用后确定产品可靠,也不要因为价格的原因随意更换,否则吃苦的必定是自己。

2.正确使用EVA热熔胶

(1)控制好使用温度

要正确使用EVA热熔胶,控制好使用温度是关键。使用温度是指EVA热熔胶的黏度、黏性、流动性都非常适合书册黏结的温度,一般为130~180℃。由于不同厂家EVA热熔胶的使用温度有差异,也由于相同的EVA热熔胶作用于不同纸张所需要的使用温度各异,因此操作人员必须严格根据所购厂家标识的使用温度进行把控。使用温度过高,会使EVA热熔胶的流动性、渗透性增强,黏度和强度下降;反之,使用温度过低,会使EVA热熔胶的黏度和强度增强,流动性和渗透性下降。

(2)控制好作用时间

在控制使用温度的同时,还需对EVA热熔胶的作用时间进行严格控制。EVA热熔胶的作用时间包括开放时间、固化时间和冷却干燥时间。这3个时间控制的好坏直接关系到无线胶订书籍的黏结质量。

开放时间是指将EVA热熔胶涂抹在被粘物上后能黏结住的时间;固化时间是指EVA热熔胶涂抹黏结后凝固住的时间,这两个时间几乎都为7~15秒,也就是说从铣背、打磨、涂抹EVA热熔胶开始到封面与书背黏结的过程,必须要在15秒以内完成,否则EVA热熔胶就会出现固化现象,其黏性就会受损,黏结的效果也会受到影响,书籍成册后很容易出现开胶、脱页等现象。

而冷却干燥时间是指书籍黏结后冷却定型等待裁切的时间,这个时间也很重要,并不是书背上的EVA热熔胶一固化就可以马上裁切,而是要等其彻底冷却干燥后方可裁切,这个时间一般为3分钟左右。过早裁切,书籍会出现书背打皱、变形、胶体粘刀拉丝、尺寸不稳定等现象。尤其对于胶订联动线来说,更应严格把握这个时间,必要时还需调整出书传送装置的传送带的长度,使其与EVA热熔胶的冷却干燥时间相匹配。

控制好铣背打磨环节

铣背打磨是无线胶订的重要步骤之一,是通过高速旋转的铣刀将书芯页帖铣平打磨成单张纸页,然后使胶黏剂渗透至每张书页中,使书籍粘牢的一道工序。要完成好这道工序,需要从三方面入手。

1.选择优质的铣刀片

铣刀是铣背打磨的重要工具,其好坏直接影响无线胶订书籍的质量,因此铣刀片的选择是重中之重。无线胶装机刀盘上的铣刀分活动刀和固定刀两种,无论是活动刀还是固定刀,铣刀片刀口部位的材质都非常重要。市面上用于无线胶订的铣刀片分两类:一类是刀口部位采用高碳钢的普通刀片;另一类是刀口部位采用硬质合金的合金刀片。高碳钢的含碳量为0.6%~1.2%,而硬质合金是用难熔金属的硬质化合物和金属通过粉末冶金工艺制成的一种合金材料,具有硬度高、耐磨、强度和韧性较好、耐热、耐腐蚀等一系列优良性能,虽然普通刀片的价格相对便宜,但刀片硬度、锋利性、耐高温性、耐磨性等都与合金刀片相去甚远,所以铣刀片最好选择硬度较好的合金刀片。

2.调整好活动刀与固定刀的间隙

一般较新的无线胶订机,活动刀与固定刀之间的最佳间隙为0.05mm,这个间隙对铣刀来说,除了铣削状态好、铣削阻力小外,刀片的磨损也小,而且铣背打磨时书背的平整度高,有利于胶黏剂的渗透,可提高书籍的胶装质量。

3.铣背打磨时要有一定的深度

如果铣背打磨深度不够,就打不穿最里层书页,影响胶黏剂的渗透,脱页、开胶就成为必然。一般来说,三折页书籍的铣背、打磨应为1~1.5mm,折页过多或有套帖的书籍,铣背打磨深度必须增加到2~3mm,否则很难打穿。当然铣背打磨深度也不是越大越好,要根据书帖的厚度进行操作,太大的话会导致开本尺寸变小,这时如果仍按标准尺寸裁切,必然会出现缩页的现象。

改变传统的印前拼版方法

要防止无线胶订书籍脱页、开胶现象的出现,还须改变传统的印前拼版方法,将传统的“四折拼”改为“三折拼”,也就是将传统折4折为一帖改为折3折为一帖。这是因为折数过少会影响后期工序,而且费工费时;折数过多则会出现里外帖页码的错位(俗称“爬页”)和八字皱褶,还会使纸页层数增多、增厚,给铣背打磨带来困难。

充分考虑气候环境的影响

要防止无线胶订的书籍脱页、开胶,除了注意以上3个因素外,气候环境因素的影响也不可忽略。

都说无线胶订工艺在国外非常成熟,尤其在德国、法国,超过90%的平装书都是无线胶订的,而且很少出现脱页、开胶等现象。为什么这么好的工艺在我国就出现众多质量问题?2012年10月,笔者有幸参观了法兰克福国际图书博览会,带着这个疑问在展馆里特意留意了各国的书籍装订工艺,结果惊奇地发现,凡是小国家送展的书籍都以无线胶订居多,而那些疆域辽宽的国家(如印度、俄罗斯、美国等)送展的书籍则很少看见无线胶订的影子,基本上都是以“锁线+胶订”工艺为主。究其原因,还是跟气候环境有关。

我们知道,EVA热熔胶是一种化学聚合物,会受气候环境的影响而发生变化,如老化、发脆等,也就是说,气候变化越小,书籍脱页、开胶的概率也就越小。据此推断,小国家确实比较适用无线胶订这一工艺,因为其国土面积不大,南北纬度差甚小,受气候环境影响有限。而大国就不一样了,以我国为例,我国南北纬度跨越近50度,相距约为5500千米,又属大陆性季风气候,不同地区有着各自不同的气候特征,温度、湿度相差很大。在这样的气候环境里,很难保证日长天久EVA热熔胶不发生变化。

那么是不是我国就不适宜使用无线胶订这一工艺了呢? 也不尽然,我们可以选择性地使用。对那些受气候环境影响较小、在省内印刷发行的季节性书籍,如教材、教辅、期刊杂志等,在确保EVA热熔胶质量和铣背打磨质量的前提下,可以使用无线胶订工艺,而且这类书籍印量大、时间紧,不采用无线胶订方式,难以完成出书任务。而对全国发行的书籍,尤其是具有收藏功能的书籍,还是建议使用传统“锁线+胶订”的装订方式为好。

上一篇:信息化时代我国图书馆的发展趋势探究 下一篇:新型城镇化建设过程中我国土地制度若干问题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