心肺复苏抢救记录单的设计与应用

时间:2022-09-14 09:17:55

心肺复苏抢救记录单的设计与应用

摘 要 我院设计的心肺复苏抢救记录单分楣栏、表格、注释三部分,详细地列出了抢救时的评估内容和各项抢救措施,护士只需在相应栏内填写英文代码、数字或“√”即可,与传统的危重护理记录单相比,书写内容减少80%,使抢救记录更为方便、快捷、节省人力。

关键词 心肺复苏 抢救记录单

心跳、呼吸骤停病人需要医护人员及时正确判断,并立即实施心肺复苏术,由于受人力、时间的限制,抢救过程的记录往往被忽视[1]。为及时、准确地记录抢救过程,最大限度地节省人力和时间,我院自2006年1月开始自行设计心肺复苏抢救记录单,6月开始临床应用。迄今已应用80余例,得到了医护人员的普遍认可。

特点及应用

该记录单分楣栏、表格和注释三部分,包含内容简洁,设计尽可能减少书写内容,节省书写时间,而且能准确、全面地反映抢救过程。

(1)楣栏:记录病人姓名、性别、年龄、日期、就诊方式,如轮椅、平车等,来诊所需时间,指病人从发病开始到医院的转运时间,为判断病情和决策抢救措施提供参考。

(2)表格:共分5个部分,记录内容多采用英文代码、数字或“√”表示。最左侧为时间栏,即书写评估病人、复苏、用药等抢救措施的具体时间。

①第1部分为病情观察的记录,包括生命体征和全身情况的评估:护理人员可直接将T、P、R、BP、SpO2填入表内全身情况“心电栏”内,S:窦性心律;B:心脏阻滞;P:起搏心律;J:交界性节律;VT:室速;VF:室颤;V:室性自主节律;A:心搏停止。如病人出现室颤,就可在心电栏内用“VF”表示;如病人无心跳,心电图显示直线,即用“A”表示。意识栏内,R:有反应;U:无反应。瞳孔,单位为“mm”,R:右,L:左,瞳孔反射,N:正常,S:迟钝,F:固定。皮肤情况,N:正常,L:苍白,P:青紫。如病人双侧瞳孔散大为6mm、固定,即可在瞳孔栏内记录为R;6,L:6,反射:F。选择相应的英文代码,评估病人的情况,使记录更为快捷。②第2部分为抢救措施的记录,即CPR:多采用打“√”方式。按压栏内“标准”即《2005年美国心脏协会与心血管病复苏指南》中的标准CPR方法,按压通气比为30∶2,“IAC”指IAC-CPR,即插入性腹部加压CPR,按压频率为100/次。通气栏分面罩辅助通气、“球囊”即简易人工呼吸器通气、气管插管通气和呼吸机通气4种。除颤栏,“150J”指双相波电除颤所用电量,“360J”指单相波除颤所用电量。给药栏分静脉给药和气管内给药2种,记录者可直接在相应栏内打“√”即可。③第3部分为药物使用情况的记录,多用数字记录。列出了抢救时常用的一线药物,如肾上腺素、阿托品、利多卡因、多巴胺等。用药方式,iv:静注;ivgtt:静滴;im:肌注;ih:皮下注射;P:泵入。记录者根据医嘱在所用药物栏内注明剂量和用法,如肾上腺素lmg静注,即在肾上腺素栏内写“lmg.iv”,该部分内容应在执行当时记录。④第4部分为护理措施的记录,可直接在给予的措施栏内打“√”即可,吸氧需记录氧流量,导尿应记录尿量。⑤第5部分为化验检查栏,列出复苏时的主要化验项目,如血气分析、血糖等,记录指导抢救的主要化验值。如快速血糖为6mmol/L,可直接在血糖栏记6,血气分析需根据病情记录PaO2和PaCO2或其他数值等。⑥签名,在表格的最右侧签上记录者的全名。

(3)注释部分:即对正文所使用的代码进行说明。

讨 论

该抢救记录单使抢救记录更为方便、快捷,节省人力,抢救结束时,记录也已完成,无需补记与回忆,从而全面、系统地体现了整个抢救过程,有利于抢救工作的改进和经验的总结,记录完整的抢救信息也为医疗纠纷的处理提供了依据。

参考文献

1 沈菊亚,张悦怡.心肺复苏记录单的设计与应用.中华护理杂志,2004,12:945-946.

上一篇:小儿头皮静脉采集血标本部位的探讨 下一篇:手术室开展整体护理工作的体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