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疏”比“堵”好

时间:2022-09-14 07:44:11

当今的中小学校园里,经常掀起一轮轮热潮。一会儿集卡热,一会儿网络QQ摘菜热,一会儿又玩游戏成风……这不,不知从什么时候起,校园里流行起了“撕名牌”游戏,源于《奔跑吧!兄弟》。

“撕名牌”游戏如燎原之火,很快便席卷校园。一时间,学生下课玩,上课谈,上学放学的路上也忘不了切磋一番,整个玩得轰轰烈烈,昏天黑地。学习的影响才是让我非常担忧的事情,这不,班里几个调皮的男生连续几天不交作业,错题一片!我是看在眼里,急在心上。

于是,我在班会课上郑重宣布:既往不咎。从现在开始!以后不准玩。然而,不过两天,班长就向我反映,在学校吃午饭的同学整个午休的时间都在玩。看来,在我和班干部的高压下,“撕名牌迷”从地上转入地下,和我打起了游击战。

一天晚上六点多了,谢宇航的爸爸给我打电话,称他至今未回家。几经周折,终于在学校对面的店铺里找到了谢宇航几个。原来这几个孩子在放学后举行了撕名牌游戏,为了争个你强我弱,忘记了回家。

哎呀,就是这几个孩子,令各科老师头疼,我作为班主任更是没少费口舌。然而,静下心来想一想,我这种高压政策本身也有问题,这样下去,不但难以彻底“斩草除根”,而且师生关系会越来越紧张,闹不好还会发生比这次更大的麻烦。焦急、沉思之后,我突然顿悟:我何尝不可以在班里光明正大地举行一场比赛呢?当年大禹治水不就是顺势而导,变“堵”为“疏”,才成功的吗?

说干就干,第二天的晨会上,我便宣布了这个决定。全班顿时炸开了锅,乱作一团。几名调皮鬼在短暂的一愣之后,连声高呼“钟老师万岁!”几名班干部却是一头雾水。

制定了周密的游戏规则之后,同学们分好组,分一个主公,两个忠臣,四个反贼,一个内奸。准备材料(双面胶、写上名字的纸张:主公前后共两张名牌,剩余人员每人背后一张名牌))。游戏开始前进行抽签分配身份,除主公外人员每个人的身份只有自己知道,主公身份大家都知道,抽取主公的人员可提起进入场地自行寻找躲藏或者进攻的地方,而抽取到剩下身份的参赛者则需要经过班干部对其蒙上眼睛带领进入找寻一个位置,与统一时间放人,身为反贼的人员需寻找到主公撕掉他的名牌,而忠臣和主公的任务是撕掉反贼的名牌,但忠臣需要保护主公名牌不被撕掉,反贼的任务是全场只有自己存货。下午的班会课上,激烈的比赛开始了。分成四组,经过近三十分钟的比赛,结果出来了。

“第一名:钟维耀;第二名:谢宇航;第三名……”还没等我公布完成绩,忽然班里一名学生抢话说:“你看,得奖的全是安全知识手册”霎时,刚才还眉飞色舞,沉浸在喜悦中的调皮鬼们顿时哑口无言了。班里也出奇地静了下来。

看来,火候到了。我趁热打铁让孩子们总结了这个活动。大家都围绕着这个活动的安全讲到了几点注意事项:1、注意安全,切不可用力过猛。2、严禁用手掌、拳头或肘部等击打对方任何部位。3、游戏过程中不可用腿或脚等部位进行踢、蹬、踹等击打擒拿动作。4、游戏过程中保护好自己的眼睛等身体要害部位,遵循友谊第一,比赛第二的原则。听着同学们的发言,他们自己也意识到刚才撕名牌游戏过程中他们最忽略的一些细节,他们也意识到自己沉迷游戏的一些弊端都纷纷表示以后再也不沉迷于这项游戏,用更多的时间把学习追上去。在全班的掌声中,几名获奖的调皮鬼若有所思地回到了座位上。

接下来,我又让学生把今天活动的过程和收获写下来。全班学生都写的真实、生动,有几名学生还写了三张多。

果然,让我欣慰的是,在接下来的日子里,撕名牌游戏在我们班真的销声匿迹了,尽管邻班的学生还在痴迷地玩着。不仅如此,平时那几名“坚决保正,彻底不改”的调皮鬼听讲也认真了,坐姿也端正了。

为了同一个目的,采取的方法不同,效果也截然不同。由这件事,我想到:对于十来岁的孩子来说,接受新鲜事物的能力强,好动好玩,这是他们的天性。每当有新的玩法出现时,在好奇心的驱使下,他们都会积极地去学,直到玩腻为止。

大禹治水,用疏导治理了几十年来咆哮的大洪水,改变了前任以往“堵”的办法,一举治理了水患。用疏比用堵好,只有循循善诱,将滔滔洪水一点一点引导到山川田野中,将滔滔洪水的汹涌化为涓涓的溪流。相反,用堵,谁都知道,洪水只会越来越汹涌,越来越泛滥,就算你拦河大坝修整得再坚固,再厚重,最终也会让越积越多的洪水冲破,后果很严重。

做学生的思想工作,纠正学生的不良习惯,不能一味简单的运用“严禁”“不准”“不能”等词语,而更主要的是告诉他们为什么,晓以利害,多疏少堵。有时候,越是明令禁止的东西,对孩子的吸引力就越大。用堵,只会堵住师生之间的情感交流,给大家带来不快,事倍功半;用疏,既能增进了师生之间的情感交流,又能让学生在玩中学,学中玩,自己教育自己,事半功倍。

上一篇:建构主义理论指导下的小学数学课堂 下一篇:谈高等师范院校网格技术与计算机教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