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一堂心育课说起……

时间:2022-09-14 07:31:08

前段时间自己设计并试教了一节心理健康课,因这节心育课《做了错事后》实际上是在品德课《不隐瞒错误》的设计基础上修改的,故上了以后,专家认为这是节品德味很浓的心育课,当时我很困惑,现在的小学品德课的内容非常丰富多彩,从个人的学习生活到集体的校园、社会生活,从个人的道德准则到学校、家庭、社会的道德规范,从为人处事,品格修养到尊老爱幼、拥军爱国……这其中蕴含着许多心理健康教育的思想,如何才能确定某节课是心理课,还是品德课呢?两者到底有什么明显的区别呢?现就自己的一些初浅体会,结合这堂心育课的磨课经历来谈一谈。

1 目标不同――品德课重社会化,心育课重内心感受

首先我们先来看一下这两节课的教学目标。品德课《不隐瞒错误》的教学目标是:营造"有了错误勇于承认和改正,仍然是个好孩子"的舆论,感受承认错误后的轻松、快乐与踏实,知道诚实是做人应有的品德,使学生愿意如实认错和改错。重点与难点:使学生抛开各种顾虑,愿意面对现实,勇于认错,做诚实的孩子。心育课《做了错事后》的辅导目标是:营造"有了错误勇于承认和改正,仍然是个好孩子"的舆论,学会面对现实,坦诚地交流做错事后的感触,感受承认错误后的轻松、快乐与踏实,重新审视自己、认识自己,接纳自我。重点与难点:学会面对各种矛盾、冲突,善于选择最恰当的方式表达自己,能正确地面对现实。从这两个目标不同的表述中,我们可以看出:品德课更注重的是学生的社会化,也就是品质、品德等,而心理课更注重学生的内心,也就是自我方面。所以在教学过程中,品德课往往很注重以社会标准衡量这个行为,比如"狼来了"欺骗是错的,而心理课更注重理解学生,挖掘行为背后的心态,比如"狼来了"为什么要欺骗。让我们看到,品德课更注重行为,而心理课更注重行为背后的心理。

2 途径与方法不同――品德课重教导,心育课重讨论沟通

面对这是节品德味很浓的心理健康辅导课,当时的我是一筹莫展,我向富阳的心理健康特级教师钟志农老师求助,钟老师给我提出了几个意见,他认为是由于前面的环节还没有充分引发学生的感受,所以学生是在为老师说,说老师想听的,而不是自己要说,说自己想的!这或许不是设计上的问题,而是操作上原因!钟老师觉得区分品德课与心理辅导课的最后的界限,是操作问题,是辅导教师能否自觉地使用辅导的基本原理和技巧的问题,而不是形式问题。问题的症结是找到了,那要怎样操作才是心理课而不是品德课呢?我开始了静静地思索。当时在第一个"情景聚焦"环节中,原来是这样设计的:在课始的时候,进入情景聚焦,利用录像、录音多媒体手段,真实地再现"李林在一次数学竞赛中,在无人知晓的情况下,偷偷地加了一个零"的生活场景,录像中出现两次定格:

■一次定格(李林偷偷改了错题)

⑴ 原来为了在这次数学竞赛中取得好成绩,李林在没有一个人知道的情况下,偷偷加了一个零,改了答案。

⑵ 你猜想李林当时会怎样想?

⑶ 如果是你,你愿意让别人知道吗?(为什么不愿意?同学会怎么说?老师如果知道了,可能会怎样处理?)

李林会怎样想?继续看录像。

■二次定格(李林改了试卷后很矛盾)

⑴ 你能体会到李林此时的心情吗?会是怎样的?

⑵ 李林的心里确实很矛盾,很犹豫,非常烦恼,假如你是李林,你会采取什么措施化解这个烦恼呢?

那么学生可能会说:打电话跟老师解释,夹个小纸条,请妈妈转述等等,到这里,老师不再展开,知道化解烦恼的途径和方法就行了。心理健康课的挖掘就会更深一些,因为"活动"和"体验"是心理活动课最核心的两个要素。心理健康教育的首要目的还不在于解决知与不知的问题,而是要通过创设一定的心理情境,再精彩生动的讲授都无法替代个人的亲身感悟和直接体验,哪怕只是一点小小的启发,也能留下深刻的记忆。因此,从这个意义上讲,心理教育是一种以体验式为主的教育。比如刚才讲到的几个沟通的方式,在心理课的操作上是这样的:

⑴ 给老师打电话解释。

(a) 为什么会想到这个办法?

(b) 我就是那个老师,你能试着打个电话吗?

(c) 打完这个电话,你现在的心情如何,能与大家一起分享吗?

⑵ 自己直接跟老师讲; (追问)(你会选择怎样的时间与地点跟老师交流?为什么?)

⑶ 跟要好的小伙伴一起去跟老师说;(为什么会想到这个方法?)

让学生扮演李林这一角色,按角色需要思考、行动、体验该角色人物的思想、心理,感受人物之心态起伏,内心之矛盾冲突,引起学生心灵的碰撞、情感的共鸣,进而增进自我认识。

从这里不难发现,德育教育主要是一个教导过程。从方法上更多的是采用灌输、渗透、说服、讨论、榜样、表扬、批评、实践锻炼、情感陶冶,规范训练等方式,力图使学生在情感和行动上认同所学内容,并身体力行,付诸实施,使受教育者逐步达到目标要求,按照社会要求,规范个人行为。而心理教育则主要是一个讨论沟通的过程。它立足于受教育者本身,通过心理测量、心理咨询、心理疏导与训练、问题辨析、情境设计、角色扮演、游戏辅导、活动体验、心理知识讲座等方法,帮助学生掌握一般的心理保健常识,正确认识自己,排除心理干扰,预防心理疾病,维护身体健康,形成健康完整的人格,培养良好的心理素质。

3 教育者扮演的角色不同――德育课师者尊,心育课师为友

因为这节课我是以我们学校的"快乐星星索"栏目为载体,我以星星姐姐的身份来主持、参与这个节目的,我请了三位嘉宾参与我的节目,请他们分别从老师、家长、同龄人的角度谈谈对做了错事的孩子的看法,与学生参与互动讨论这个话题,使这个话题更具真实性,也更有说服力,使学生对这个问题也有更高层次的理解与感悟,嘉宾的参与贯穿于课的始终,课上完之后,自我感觉非常好,嘉宾的参与也成为本节课的亮点,可是专家却给了我当头一棒,"整一堂课,感觉就是您和学生、您和嘉宾之间的单渠道对话,这种对话是以教师为中心的辐射式对话,而心理辅导课主要靠学生的互动,是靠同龄人的互助在促进他们自身的成长。教师的作用只是催化团体动力,认真倾听学生的发言,注意从中发掘辅导的资源,适时地运用辅导技巧做出反馈,表达同理,提出问题,然后再去推动学生作深入的探讨。辅导教师不能讲太多的话,特别是那些精心准备的华丽辞藻,讲得多了,学生就对您"肃然起敬、洗耳恭听"了,那还有什么团体的动力可言?"针对这个意见,我忍痛割爱,把嘉宾请出了课堂, 秉着心理活动课还要达到的一个目标就是引导学生了解或掌握一些心理保健的方法和技巧,让学生学会自我剖析、自我调适、自我疏导,甚至自我宣泄等,最终达到"助人自助"的目的。我增加了"金点子大赛"这样一个环节,我是这样设计的:从刚才大家的交流中,星星姐姐发现其实很多同学在生活中都会用自己合适的方式处理一些问题,现在小雨碰到了这样一件事情,我们一起来看一看,帮她出出点子,好吗?

(1) 用图画出示,配话外音:我在练习扔垒球时,把教室的玻璃窗打破了。我知道损坏公物是要赔偿的,可最近爸爸妈妈由于工作的变故心情不好。如果把这件事告诉他们,肯定会使他们更不高兴。星星姐姐,请告诉我该怎么办?

(2) 你觉得小雨该不该向父母说清事实?用什么方式比较合适呢?(请你跟你的小伙伴一起来做做小演员,把这个情景和你认为合适的处理方式,像刚才录像那样演绎一下,可以吗?)

(3) 请小组合作表演,适时点评。

小结:正如一首歌中唱道的那样:天下的父母都是一样的,我想听了大家的讨论,看了大家的表演,这个孩子肯定很受启发,作出自己的选择。

"金点子大赛"的设计意图就是在学生了解化解烦恼的方式与途径的基础上,运用刚才的技巧,帮助小雨寻找合适的方法,达到"助人自助"的目的。学生在相互交流及角色扮演中碰击出智慧的火花,同龄人的互助在促进他们自身的成长,让学生多想、多动、多参与、多感悟,分享化解烦恼后的那份坦然与踏实。

从刚才的例子中我们可以看出,在德育中教师是以教育者的身份出现,嘉宾的参与也是一样,只是转换一下角色而已,他将自己观念、道德品质告诉学生,教给学生,教师是正确的代表。而心理教育,教师则只是以建设者、服务者、平等的朋友的身份出现,他的作用在于启发学生积极思考,自我反省,增强其分析问题与解决问题的能力,使他通过解决其成长过程的问题更加成熟起来。

品德课与心育课有一些区别,其实两者之间也有其共性。通过品德课教学,以品德知识传授和思想认识的提高为载体,可以对学生进行心理健康教育,不排除品德课的心育功能;反之,心育课上对学生在自我、人际交往、情绪调节、学习策略、青春期问题等等的辅导,大大促进了学生的道德意识、道德情感、道德意志和道德行为的内化。作为教师,我觉得应该学习心理学的一些知识和辅导技巧,在品德课中,利用心理健康教育的理念、技巧,可以大大促进品德课堂教学"人本化",从这个意义上讲,它又符合新课程教学提出的完成的"三维目标"。我们讲的"课堂心育"就在于此,心理教育与德育密切相连,虽不能等同,但可互为补充,共同促进学生的健康成长。把两者融合起来,相辅相成。这样,为心理健康教育找到了一条崭新的途径,也为达到新课程背景下,落实品德课的教学目标,使品德课上的生动活泼,而这,也正是我们即将努力探索的新课题。

上一篇:教育质量从哪里来? 下一篇:纳帕海的卓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