谈中文教育教学中学生创新思维的培养

时间:2022-09-14 07:14:59

谈中文教育教学中学生创新思维的培养

摘要:随着经济社会发展的需要,学生的创新思维水平方面的要求越来越高。而对于学生创新思维的培养最主要是在中文教育教学的活动中来完成的,中文教育在发展学生创新思维方面具有独特的优势与有利条件。本文旨在探究中文教育过程中应注意的几点问题,以期为大家提供借鉴性建议。

关键词:中文教育;教学活动;创新思维能力

【分类号】:G633文献标识码:A

一、对于中文教育中学生创新思维培养的教学现状

我国教育工作者针对当前社会发展的需要,在中文教育过程中加大了对于学生创新思维方面的培养。从教育现状来看,教育过程取得了一定的效果。但是,在具体的教育环节中也出现了一些问题,主要是以下几方面:

第一,在教育的思想观念上存在一定的偏差。可以说,现在是市场经济社会,经济呈现繁荣发展之势,很多人重视的只是具有工具性作用的理工类学科的学习,对于中文教育等方面的学习持有轻视的态度。值得注意的是,这种现象也正在逐步的普遍化、严重化。正是这种在教育观念上存在的偏差,对于中文教育教学活动就形成了一种强大的冲击,更加影响了人文素质教育。这从一定程度上来说,对于学生创新思维的培养方面也是非常不利的。

第二,在培养的目标上存在着狭隘性。有很多教育工作者认为,中文教育就是对于学生在知识上的点播,起到的只是传播知识的作用。其实则不然,中文教育更是一种在人文关怀上的教育,是传播与弘扬中华民族人文精神的教育。可以说,我国传统的培养学生的目标具有狭隘性,学生只能循规蹈矩的学习知识,在这方面是没有创新思维的精神的。

第三,在教学中的课程设置具有不合理性。一方面,教学过程中对于课程的划分,加重了专门化的讲授,对于培养学生创新思维方面的课程少之又少;另一方面,在教学的内容上则不能满足学生对于思维培养的现实要求,缺乏有针对性的培养和发展学生创新思维的课程。

第四,在教学方式上具有陈旧性、滞后性。很多的中文教育教学活动往往还是采用旧的教学模式,依靠教材、以粉笔与黑板的形式居于主导地位,多媒体等现代化教学手段严重缺乏。这样的一种现状,大大的影响了中文教育教学活动的效果。更为重要的是,这对于学生创新思维方面的培养是非常不利的。

二、解决中文教育教学活动中学生创新思维培养环节所涉及问题的有效途径

针对当前在中文教育教学活动中出现的问题,作为教育工作者的我们要在教学中不断的摸索规律,找到行之有效的有效途径,解决在具体教学环节中出现的问题。

第一,理清教育观念,重视中文教育,加强对于学生创新思维的培养。

中文作为我们的母语,在日常的生活中、在从事各类学科性的研究时,都是离不开应用和使用中文的。那么,从这样一点上来看,中文教育就摆在了重要的地位。而培养学生创新思维则是中文教育教学活动的重要一环,这样就要求我们要在中文教育教学活动中,善于鼓励学生产生新的想法、新的观念,培养学生具有创新精神与创新意识。

教师在中文教育教学过程中,对于学生要多加启发。在教授的环节里,多提问质疑,强化对于学生学习情绪的刺激。使学生对于学习中文产生浓厚的兴趣,这样他们的思维也越加的活跃起来,进而对于知识的渴求度不断的增加。比如,教师在上课伊始,可以先说一段引人入胜的导语。通过趣味性的导语增加学生的学习兴趣。

兴趣只是基础,中文教育的教师更要加强培养学生的创新思维。在课堂教学活动中,对于学生回答的问题,不要单纯的纠结于参考书上的答案,或者是自己的所认为的标准答案,要鼓励学生多去思考,尊重学生不断开辟创新式的回答问题的思路。

第二,更新培养目标,引导学生具备创新的精神。

思考和质疑作为创新思维的主要特征,教师要在中文教育教学活动中加强对于学生这两方面的引导。古语有云:“思而不学则罔,学而不思则怠”。可见,“思”和“学”两者相辅相成,缺一不可。常常有这样的情况,学生本人觉得自己记住了知识,但在考试中却拿不到相应的分数。究其原因,就是学生学习知识的时候,没有深入理解知识的要点,没有去思考。所以说,要对知识做到学会,并且能够运用得好,就要具有思考和质疑的精神。同时,也只有在学习中不断的思考,才能日渐的具有创新的精神。

教师在培养学生具有创新精神的过程中,要掌握方法,加强针对性的训练。在引导式的过程中,逐步使学生养成“学习――质疑――思考”的学习模式,使得学生逐步的变为学习活动的主体,让他们主动的去质疑与思考,并且在这个过程中要求具有独立的意识,这样学生才能够具有创新的精神。

第三,优化中文教育的课程设置,有针对性的加强学生创新思维的培养。

作为中文教育的专职教师,要多研究相关的教材和资料,发掘有利于培养学生创新思维方面的内容进行有特色的讲授。在课堂教学活动中,对于一个问题,要启发学生从多角度、多方面去思考,形成自己独特的想法。另外,教师在整个教学的过程中,要不断的帮助学生开阔眼界、视野;另辟角度的启发学生,使学生在不同角度和方面形成对于同一个问题的不同看法。值得一提的是,要鼓励学生打破“固定思维”的模式,敢于提出新想法、新见解,尝试采用逆向式思维的形式与方法,善于从问题的相反方向进行分析与思考。

第四,改善教学的手段和方式,利用多媒体设备对学生创新思维进行培养。

针对当前学生创新思维水平发展的需要,中文教育的教师要从自身做起,提高自己的专业化水平,采用新的、科学的、适应时展的教育教学手段进行讲授知识与培养学生的思维能力,形成电教化的课堂模式教学。另外,教师要为学生营造一个良好的教学环境,摆脱以前的教师“一言堂”的模式,逐步建立起民主、和谐的氛围。也只有在这种环境下,学生才能够敢于思考、善于创新,创新思维才能不断发展起来。

三、结语

中文教育教学活动是培养学生创新思维的主要阵地,这样对于中文教育的要求就提到了重要的位置上来。当前,虽然在中文教育教学过程中出现了一些问题,但总体情况是非常好的。作为教育工作者要善于总结经验,不断的寻求解决这些问题的有效途径,并把这些理论性的知识运用到实际的教学活动中去。从事中文教育教学的教师还要引导学生用发散性的眼光,立体地、多方位地学习,尽量让学生发挥自己的想象,表达自己的独特的见解。相信通过中文教育课堂上有针对性的训练,学生在创新思维方面的水平定会取得很大的提高。

参考文献:

[1]张美丽.语文教学中学生创新思维的培养.教法研究,2012(10).

[2]刘昌安.谈中文教育教学中学生创新思维的培养[J].教育与职业,2006(05).

[3]于桂俊.浅议高中语文教学中学生创新思维的培养[J].教改创新,2010(03).

上一篇:《规划生态学》特色课程建设探讨 下一篇:按摩结合自我舒缓操调治大学生颈型颈椎病的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