激发学生体育锻炼的兴趣,提高学生体育锻炼的意识

时间:2022-09-14 06:43:47

激发学生体育锻炼的兴趣,提高学生体育锻炼的意识

体育教学是学校教育工作中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搞好体育教学,可以增强学生的身体素质,促进学生身心健康发展,使学生在德、智、体、美等方面得到全面发展。要想使学生爱上体育课、上好体育课,必须使学生对体育课产生兴趣,提高学生自我体育锻炼的意识。爱玩是学生的天性,据不完全统计,学生喜欢上体育课的人数远远高于其他学科。因为现在体制的不完善使得很多学校的体育教学流于形式。为了使学生更好地掌握体育的基本知识、技术、技能,有效地增强学生的体质,提高课堂教学质量,调动学生的积极性,就需要教师把学生的“被动地要我学”,变为“主动地我要学”,在教学实践中采用多种教学方法去调动学生的学习主动性、积极性,这样能更好地完成体育教学任务,收到良好的课堂教学效果。

一、培养中小学生体育锻炼兴趣的重要性

孔子说:“知之者不如好之者,好之者不如乐之者。”心理学认为:兴趣是一种力求认识、探索事物的心理倾向,兴趣能直接转化为学习动机,成为激励学生学习的内在动力。“初中学生既不同于小学生,又不同于成年人,既有一定的独立性和好奇心,又在一定程度上依赖教师的指导,处于半独立状态。”体育兴趣是学生对体育运动的一种积极认识倾向和情绪状态,它影响到学生参加体育活动的方向、强度和持续的时间,是促进学生自主学习和终身坚持锻炼的前提,是搞好体育教学的有效方法。激发中小学生对体育的兴趣,感受体育锻炼所带来的乐趣,对学生掌握知识、学会锻炼的方法、养成好的习惯起着积极的作用。因此体育教师必须加强对学生的教育和引导,牢牢抓住初中学生的生理和心理特点,并通过各种有效的教学手段,培养学生产生稳定的、持久的体育兴趣,积极主动地参与到体育活动中来,进一步提高体育教学质量。

二、影响中小学生上体育课参加体育锻炼兴趣的因素

1.教学形式单一,内容枯燥乏味

现阶段中小学体育教学的形式多以教师简单地讲解、示范,学生统一练习和自由练习为主,没有针对学生的兴趣从实际出发设计教学内容,造成了学生在上体育课时不认真,注意力不集中,常开小差,逐渐对体育课不感兴趣。

2.气候条件和教学条件影响

大多中小学校的体育教学一般都在室外场地进行,有的学校甚至没有正规的操场,而体育器材有的学校也是少之又少,还有的学校对于体育器材的使用率极少。学生的学习锻炼自然会受到季节、温度和太阳光等气候条件的影响,同时也受场地器材等教学条件的影响。

3.农村社会的大环境对体育缺乏正确的认识

有些学生家长受传统教育观念的影响,认为自己的孩子只要文化课好就行了。甚至有个别老师也不让班上成绩好的学生参加体育锻炼,认为体育锻炼要花费时间,宁愿把参与体育锻炼的时间拿来学习也不让学生进行体育锻炼,总希望学生把所有的精力都用在学习文化课上。长此以往,学生自然就对体育锻炼不重视,产生抵制、消极的情绪,严重抑制了学生参与体育锻炼的兴趣。

三、激发学生体育锻炼的兴趣,提高学生体育锻炼的意识

1.合理安排体育教学内容,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

在一堂体育课中,教学内容应选择符合中小学生年龄特征的并富有游戏性和竞赛性的教材,要关注学生的兴趣和爱好,要有利于教学目标的完成和提高学生的整体素质,并能激发学生学习积极性的内容。在课堂中教学形式要多样化,不能给学生“老一套”的感觉,否则就会削弱学生的注意力,甚至产生厌烦情绪,久而久之,原有的兴趣也会丧失逸尽。教师要善于采用灵活多变和形式多样的教学方法,创造生动活泼的课堂环境和愉快合作的学习环境,满足学生求新求变的心理,激发体育锻炼的兴趣,同时更好地培养他们积极参与体育锻炼的欲望,提高学生的运动能力,增加学生学习体育的兴趣,培养学生终身体育意识的形成。在练习过程中,教师应该经常同学生一起参加活动,了解学生的兴趣爱好和需求,并且以身作则,用自己的热情去感染激发学生的参与意识。在体育教学中,当学生有微小的进步,教师应及时加以鼓励和表扬,使学生体验到成功的喜悦;对基础较差的学生教师应多给予帮助,不能采用冷落、视而不见的态度,要不断鼓励以激发其自信心,使学生加深对体育课的感情,激发学生学习体育课的兴趣。

2.结合学校实际情况,因地制宜

受本地气候的影响,春天沙尘暴比较多,能见度较低,有时气候恶劣不适宜在室外上课,教师可结合教材和多媒体教学让学生在室内感受学习体育知识,了解体育锻炼的重要性。另外受学校教学场地和器材的限制,有的课可能无法开设,这就要求体育教师在有限的教学场地和器材下,设置相应的教学内容,并尽可能创新利用资源。比如,利用学生自己缝制的沙包可以代替铅球,空的矿泉水饮料瓶装进沙子可以替代哑铃,家里废弃的自行车车胎剪成跳绳等等,这些学生自己制成的“运动器材”,在练习过程中既提高了锻炼的兴趣,又增强了学生锻炼的强度。

3.创造优良的体育文化环境

学校可针对中小学生的特点,利用每节课的2~3分钟或课余时间定期举办体育知识讲座,培养学生的体育意识。讲座的内容可以是:奥运会知识、中国体育发展状况、体育明星介绍和预防体育伤害知识等等,来激发学生的求知欲,培养学生的体育兴趣。同时可组织学生收看高水平的比赛或者表演,给学生一种美的享受,扩大学生视野,增长体育知识。以此激发学生参与体育锻炼的强烈愿望,培养学生上体育课的兴趣。使学生了解到体育学习和锻炼的作用和意义,认识到积极参加体育锻炼既是增进身体健康顺利完成学业的需要,又是未来就业和提高生活质量的需要,真正从思想上积极主动地参与到体育锻炼中来,以提高学生对体育课的兴趣。

当然,激发学生学习兴趣的方法是多种多样的。正如爱因斯坦所说:“兴趣和爱好是最好的老师。”它永远胜过责任感,只要我们善于激发学生体育锻炼的兴趣,把握学生的心理特点,充分调动学生的主动性和积极性,并通过多种方法和途径不断巩固和发展这种兴趣,相信体育课就会收到意想不到的效果。

上一篇:创新高中地理课堂 提高学生学习效能 下一篇:Unit 4 What would you do