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无领导小组讨论”在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中的运用

时间:2022-09-14 04:36:34

“无领导小组讨论”在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中的运用

在传统教育观念、教育思想指导之下的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大多实行以教师为主体的“灌输式”教学模式,这种教学模式有其合理性的一面,但同时也存在忽视教学过程中大学生主体性作用的问题。因此,只有探索新的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模式,才能更好地适应青年学生的思想行为的特点,才能更好地完成思想政治理论课的教学目标与诉求。无领导小组讨论的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法正是在此背景下的一种较为有效的教学方法。

一、无领导小组讨论的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法内涵解读

无领导小组讨论的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法就是指创设无领导小组讨论的情景,在既定的目标指引下,围绕给定的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目标,进行一定长度讨论的教学方法。讨论时,他们在讨论的问题情境中的地位是平等的, 指导老师或者不给任何一个学生指定特别的角色(不定角色的无领导小组讨论), 或者只给每个学生指定一个彼此平等的角色(定角色的无领导小组讨论), 但都不指定谁是领导, 也不指定每个学生应该坐在哪个位置, 而是让所有学生自行排位、自行组织。指导老师基本不参与讨论的过程, 只是在讨论之前向学生介绍一下讨论的问题, 给他们规定所要得到的目标以及时间限制,在适当的时候对学生的极端观点进行干预,等等。教师观察每个学生的表现,记录学生的优点及存在的问题,对学生进行思想政治教育和实际能力锻炼。

在整个讨论中, 学生们面对的问题通常有两个侧重点: 其一强调合作与竞争。无领导讨论作为人力资源测量的技术,要求学生必须充分地展现自己。讨论的过程中必然存在竞争,同时小组讨论的最终目的是达成统一认识,所以又必须合作。其二强调讨论的政治性。我们进行的讨论毕竟不是人力资源的测评,而是利用测评的技术进行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这就要求我们的讨论必须具有一般测评所没有的特性,即讨论的政治性、实时性和价值指向性。为了保证讨论的政治方向的科学性、策略的合理性,我们必须在学生讨论的过程中对学生的讨论进行干预。

二、无领导小组讨论在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中的价值

无领导小组讨论教学法有助于充分调动学生参与思想政治教育的积极性、主动性和实效性,有利于自由、民主、科学、和谐教学氛围的营造。我们创设无领导小组讨论的情景,让学生置身于模拟的招聘之中,学生的思想空间被无限的拓展。思想观念的多元决定了学生讨论的深化和拓展,弥补了学生自身思维单一和相对的片面性、机械性。多元思想的交流与碰撞必然引起学生心灵深处的反思,而学生的自省恰恰是学生明辨是非、走向进步的基石。无领导小组讨论教学法的最大作用就是促进学生在激辩后的反思和科学分析后的理性回归,催生学生对思想政治意识深层次的思考,这有利于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目标的实现。

无领导小组讨论作为一种人才测评工具,主要考查学生的综合素质,具体包括心理承受能力、人际交往能力、应变能力、独立生活能力、发现和解决问题的能力、组织管理能力和实际操作能力。无领导小组讨论这种考核、选拔人才的形式已逐渐在我国的公务员面试中推广使用。同时也是其他企事业单位的人才引进时的重要考察方法。将无领导小组讨论的这种讨论形式运用在高校学生的思想政治教育中,不但丰富了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手段,在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形式方面实现了创新,而且使学生在平时就开始熟悉和了解无领导小组讨论、参与无领导小组讨论,明白无领导小组讨论的核心目的和考核内容,掌握无领导小组讨论的技巧。让学生了解和熟悉这一新的应聘面试形式。同时在讨论的过程中使学生发现自身存在的问题与不足,在日常的生活学习中培养和提高学生各个方面的基本素质,在未来的就业竞争中取得优势。

三、无领导小组讨论的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组织

1. 讨论题目的确定。讨论题目的编制要遵循以下原则:一是讨论题目服务教学,题目的选取在必须有明确的思想政治目标的同时,必须保证讨论题目整体服务教学目标,保证教学任务的完成这个根本性的原则。二是讨论题目贴近学生生活,讨论不能脱离学生生活的实际,必须讨论学生身边发生的具体的事件和事物,这样才能很好地激发学生的兴趣和参与思考的热情。第三是讨论题目必须科学合理,对题目的确定一定要科学、合理、可行、可评。科学性对讨论能否顺利进行有着重要的意义。

2. 参与讨论人员的确定。参与无领导小组讨论的学生的选取一定要注意讨论目标的要求,参与的同学必须对讨论话题有较为深入的了解,有足够的能力进行无领导小组讨论,同时必须注意不同班级、专业、学生干部等学生的比例,保证讨论的可行性和争论性,保证讨论的全面性。参加讨论的人数以6—10人为宜。

3. 环境的创设。现在的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大多是两三百人的大班上课,因此我们必须对教学环境进行重新布置。首先是选定能够安排参与讨论人员座位的位置,这个位置必须保证全班所有同学能够看到,最好是参与同学能够围坐在一起,其次是保证讨论环境的相对安静,保证学生在讨论的过程中不受打扰,能够在舒适的环境下说出自己的心声,没有参与的同学认真观察讨论的进程,根据自己的判断对讨论过程中的每一位同学进行打分,没有参与讨论的同学也必须全程参与。同时,指导老师根据实际环境选定座位,但必须保证能够完全听清学生的讨论并保证讨论学生在指导老师的视野之内。

四、在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中无领导小组讨论的原则

目标整体控制原则。在教学过程中,教师必须根据课程目标对讨论进行整体控制,保证教学目标的实现。由于学生自身知识结构、人文视野等方面的局限,有些学生遇到敏感性的、政治性较强的问题,他们往往会陷入偏见、极端的观点中去,这个时候教师必须对这些极端的观点进行干预,我们可以采取打断的方式对问题进行分析、阐释,对观点进行合理引导,保证讨论最终结论指向教学目标。

开发性原则。在一次无领导小组讨论结束时,虽然小组达成了最终的一致意见,但讨论过程中的激辩、探讨有可能给同学留下许多思考的空间,我们必须充分利用这个空间,引导、启发学生进行开发式思考,老师的总结在这个时候显得格外重要。所以,老师在对教学目标的把握上必须做到清晰、鲜明,老师的总结必须给学生以震撼、启发。

以人为本原则。我们在进行无领导小组讨论时,必须考虑学生的知识水平和文化视野,所确定的题目必须是学生能够进行讨论的,必须以学生为本,在讨论过程中,在完成教学目标的同时,必须呵护学生的心理变化,注重学生在讨论中的优秀表现,对观点的引导要做到启发式的陈述,避免“粗糙”的批评。

评价总结原则。评价总结是我们运用无领导小组讨论进行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的核心,学生在讨论过程中的许多闪光点都需要我们放大延伸,学生的偏激或错误观点也需要指导老师归纳和总结,这些总结评价的目的都是课程教学目标的完成。同时参与者及全体同学也需要对讨论的全过程进行总结和评价,引导学生进行理顺思路、认清现象,进行深层次的思考。教师在这个过程中至关重要,任何不到位的或者不科学合理的总结评价都会对教学目标的实现造成严重的伤害,评价总结必须科学、严谨、合理。

总之,无领导小组讨论在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中的运用,是对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的积极探索,让学生在讨论中发现问题和真理,有利于学生学习的积极性、主动性,有利于教学目标的实现,提高了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的实现性。

参考文献:

[1] 易忠.浅谈演讲式与评点式教学法在“形势与政策”课教学中的运用[J].思想理论教育导刊,2011,(10).

[2] 王朝彬.基于无领导小组讨论的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新方法[J].学校党建与思想教育,2009,(5).

上一篇:立足校本教研 优化教师队伍 下一篇:浅析教育游戏的应用与设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