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中职学生学习心理状况的调查报告

时间:2022-09-14 02:38:16

关于中职学生学习心理状况的调查报告

摘要:本文调查了新形势下中职卫生类学生、老师学习、教学心理现状和特点,并对存在的问题进行了探讨。

关键词:中职学生;心理现状;调查思考;学习心理

一、调查对象与方法

1.调查对象。以2007~2008年第一学期宜春职业技术学院卫生类学生、老师为主要对象,对学生的学习心理现状、学习心理特点、学生心理原因等进行调查。

2.调查方法。一是问卷调查。学生问卷,内容涵盖教育价值观、学习态度、学习需求和学习目的四个方面。问卷调查07中专护理1~10班进行,共发问卷400份,回收有效问卷360份,接近理想的高效样本数。二是座谈会及个案调查。整个调查共召开了两次教师座谈会,四次学生座谈会。这些座谈会,不仅为我们提供了大量生动的典型材料,而且为理性分析提供了依据。

二、调查结果分析

(一)学生的学习心理现状分析

1.教育价值观。调查显示,大部分学生具有较为明确的教育价值观。70%的学生认为学习的作用是提高自身素质,20%的学生认为学习没什么作用,10%的学生没有考虑。调查还显示,学生的教育价值观带有显著的经济社会特征。他们认为,经济收入与受教育程度成正比,其中80%的学生认为本科护理、专科护理毕业生挣钱多,15%的学生认为中专护理毕业生挣钱多,5%的学生不知道。

2.学习态度。调查结果表明,30%的学生对学习的热情较高,50%的学生对学习的热情中等,10%的学生害怕学习,10%的学生不学习。值得注意的是,害怕学习和不学习的学生数占一定份额。而且,我们在调查中还发现,40%的学生都最讨厌医学基础课程。学生害怕学习或讨厌课程的根本原因,一是与教师的教学方法紧密相关;二是与该课程的实用价值紧密相关;三是与该课程的学习难度有关。

3.学习需求。人体学是研究正常人体形态结构的科学,是医学生接触最早、最基础,也是最重要的医学课程之一,其实践性和专业性都很强,是培养实用性人才的必不可少的专业课。它可以分为系统解剖学、局部解剖学、断层解剖学等等,无论哪一种分支学科,都是以系统解剖学为基础的,不仅掌握各器官的形态、位置和结构,为其它医学基础(生理学、病理学等)和临床医学奠定基础。如何在短时间内让学生把握系统解剖学这门课成为每位教师不断思考的问题。其中,60%的学生对本学科感兴趣,其中有40%的学生希望得到教师的指导。在对调查结果的整理中,我们得到了一组数据,52%的学生认为学校老师能满足自己的学习需求,48%的学生认为学校老师能力有限,希望得到名师指点。

4.学习目的。调查结果表明,60%的学生认为该课程对以后的临床学习和就业工作有较大作用,30%的学生认为对临床学习关系不大,10%的学生还没有考虑。学生对本专业的态度是我们调查的重要目标之一。从调查结果显示,大部分学生热衷于本专业,少部分学生不喜欢本专业。

(二)当前学生的学习心理特点

1.教育价值趋向务实化、功利化。教育的重要价值在于帮助学生提高自己的综合素质,使学生掌握所需的基本的医学知识,以增强他们学习本专业的价值观。学生的教育价值观的两个特点是务实化和功利化。学生越来越强烈地追求教育输出的经济价值,他们中的很多人从经济的角度去衡量所学课程的价值,继而决定自己在课程上的努力程度。事实上,相当多的学生的教育价值观是迷茫的。其原因在于:课程内容较多,难以使他们产生学习的内在刺激和兴趣性。这些原因使越来越多的学生厌学。更为严重的是,我们在教师座谈和学生访谈的过程中发现,由于学生有畏惧感,部分学生失去了对学习的信心,厌学情绪滋生并蔓延,我们称这一现象为世纪迷茫现象。不可否认,这一现象所反映的是一种消极的教育价值观。

2.学习需求的纵向多层次和横向多目标。在调查中我们发现,学生由于个人的学习基础、教育价值观和对未来的期望等方面的差异,使他们的学习需求具有纵向多层次和横向多目标的特点。学习需求的纵向多层次是指学生对所学知识的深度要求不一。在掌握基本知识方面不够全面;想尽快掌握所有临床知识。学习需求的横向多目标是指学生对所学知识的广度。

3.学习目的明确,但具有主观性和不协调性。对学生的问卷调查表明,60%的学生具有明确的学习目的。但是,通过对调查问卷的对比分析和对学生本人的考察,我们发现,学生的学习目的具有严重的主观性和不协调性。学生学习目的主观性突出表现在:他们已经认识到学习的艰难性。学生学习目的的不协调性主要表现为思想与行动的不协调。

三、当前学生的学习心理状况成因分析

1.市场经济发展的影响。从宏观角度看,学生深深地感触到了国家经济发展的快步伐,欣喜于辉煌的经济成就。调查结果显示,98%的学生对未来充满美好的向往,其中有82%的学生对竞争这一市场经济的本质属性了解较深。学生对于这些变化极为兴奋,他们中有一部分学生加倍努力的学习,为自己美好未来奠定基础。

2.全面实施素质教育的影响。素质教育是一种突出生存能力和生活能力的教育。其对于学生的积极作用,是使他们认识到了具有真才实学、一技之长的重要意义,从而要求课堂教学更多地联系生活实际。其对于学生的消极作用,是使部分学生过多地追求学习的功利性,而忽视了学习好医学基础课程的实际意义。

3.学校教育的影响。在全面实施素质教育的进程中,由于资金和人才的制约,对于学生学习的纵向多层次和横向多目标需求无法满足,从而导致学生需求与学校教育之间的矛盾;中突。

4.教师的影响。在诸多的影响因素中,我们认为,教师对于学生的影响最直接、最持久、最有效。但当前的问题是,由于教师行为滞后,所以使教师的教育和教学工作对学生学习产生的制约和负面影响越来越大。

四、形成健康的学习心理的对策

1.增加投入,创造良好的教育教学环境。当前,学生已经感受到了社会进步的快节奏,初步了解了渗透于社会生活各个领域的高科技。但在日常的学习中,我们要加大实验室的投入,因为人体学属形态教学,要多利用模型和标本进行示范教学。因此,只有增加硬件和软件的投入,使仪器设备、实验场所、科技知识具有鲜明的时代特征,才能对学生产生求知的诱惑和刺激。

2.帮助学生准确地了解和拒握未来。由于主客观方面的原因,学生对国家市场经济发展、中等教育改革、素质教育实施等的了解既不全面也不深入,所以有必要以专题报告的形式,向他们介绍国家市场经济发展所取得的辉煌成就和存在的困难以及未来的美好前景;向他们介绍素质教育实施的具体内容、价值和未来取向,以帮助他们明辨是非,消除误导。开设心理辅导课程,对学生进行学习动机、学习兴趣、学习能力、考试心理、学习适应性等内容的辅导是当务之急。

3.改善教师待遇,改革教育系统的人事制度,营造一个合理、高效的竞争环境,解决教师行为滞后问题。发展经济学家的研究指出,第三世界国家的中等教育学习方法简单和学习内容贫乏是与大多数教师能力差和缺乏主动性密切相关的,没有兴趣,也没有机会更新自己的知识,提高自己的教学水平。解决教师行为滞后问题的有效办法:一是提高教师的待遇,为他们提供接受继续教育和进行终身学习的经济保障;二是改革教育系统的人事制度,保证教师考核的公开性、公正性、科学性,营造一个合理、高效的竞争环境;三是提高继续教育和终身学习的质量,改变当前继续教育中的形式主义和低效局面。

上一篇:关于改善研究生思想改活教育的思考 下一篇:地方高校扩招后面临的挑战与对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