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豆窄行密植平播技术浅析

时间:2022-09-14 02:17:28

大豆窄行密植平播技术浅析

大豆属蝶形花科,别名黄豆。我国许多古书上曾称大豆为菽,《诗经》中就有:“中原有菽,庶民采之”的记载;西晋杜预对菽字注释:“菽,大豆也”;秦汉以后就以豆字代替菽字了。大豆原产于我国,据推算,我国种植大豆已有4700多年的历史。欧美各国栽培大豆的历史很短,大约在19世纪后期才从我国传去。本世纪30年代,大豆栽培已遍及世界各国。我国大豆主要生长在北方地区,黑龙江和山东省是我国大豆最大的产区。而大豆窄行密植栽培技术,是目前应用面积较大,发展速度较快的一项先进的栽培技术,经过多年试验、示范、嫁接、创新而形成大垄密、平窄密和双条密植栽培技术,在生产上得到了大面积的推广应用,有力推动了大豆生产的科技进步,使农技和农艺有效结合,从而改变了大豆产业栽培技术差、生产成本高、单产低、效益差的局面,提高单产和总产,增强市场竞争力。

一、选择适宜的品种,搞好种子处理

窄行密植必须选择抗倒伏的增产潜力大的矮秆、半矮秆品种。 种子播前要进行精选,用大豆选种机或人工粒选,剔除病斑粒、虫食粒及杂质,达到种子分级标准二级良种以上。纯度不低于98%,发芽率不低于85%,含水量不高于13%。要根据病虫害种类和土壤条件,进行药剂拌种。影响大豆产量的主要地下病虫害主要有孢囊线虫、根腐病和根蛆,可选用35%的克多福种衣剂等大豆种衣剂按药种比1:75~100包衣的方法防治,也可用35%乙基硫环磷或35%甲基硫环磷按种子量的0.59拌种方法进行防治。

二、精细整地

平播窄行密植,无深翻深松基础的地块,进行伏秋翻或耙茬深松整地,耕翻深度为18~20cm,耙茬深度12~15cm,深松深度25cm以上,伏翻、秋翻或耙茬深松整地要达到待播状态。有深翻深松基础的地块,可进行秋耙茬,耙深12~15cm,耙平耙细。

大垄窄行密植和小垄窄行密植均应在伏秋整地的基础上起垄,进行伏、秋翻起垄或耙茬深松起垄。大垄窄行密植可用做台机打成90~140cm的大垄,龙高15~18cm,垄体压实后垄沟到垄台的高度18cm,小垄窄行密植可用普通起垄犁打45~50cm的小垄,起垄后镇压,达到待播状态。

三、增加肥料投入

首先是增施农肥,中等肥力地块公顷施用量22.5t以上,化肥要氮磷钾搭配,施用量要比常规垄作增加159以上,有条件的要进行测土配方施肥,一般中等肥力地块,每公顷施磷酸二铵150~225kg、硫酸钾或氯化钾60~75kg,用生物钾肥拌种的可不施用钾肥,还要因地施用微量元素肥料。其次,农肥和化肥必须做到深施或分层施,大豆在初花期每公顷用尿素10kg加磷酸二氢钾1.5kg,溶于500kg水中进行喷施。对未施用微肥作种肥或没有微肥拌种的地块可加入微肥喷施。

四、播种

1.种植方式采用清种或大比例间种。

2.播期适时播种,地温稳定通过7~8℃时开始播种,黑龙江省中南部地区4月25日~5月10日,北部和东部地区5月5日~5月15日。 大垄窄行密植,机械垄上按行等距精量播种。

五、田间管理

1.化学除草

一是播后苗前施药每公顷用50%乙划胺乳油2500~3000ml(或90%禾耐斯1560~2200m1)加70%赛克津可湿性粉剂300~600g或加40%广灭灵乳油800~1000ml或加75%广灭灵粉剂15~25g,或用72%都尔乳油每公顷1500~3000mg对水200kg土壤喷雾。

二是茎叶处理在大豆出苗后,杂草2~4叶期进行。每公顷用5%精禾草克乳油900~1500ml,或用15%精稳杀得乳油750~100n1,或用10.89高效盖草能乳油450ml,或用6.9K微霸浓乳剂750~900ml,或用12.59拿扑净乳油1250~1500ml,兑水200kg喷雾。防除阔叶杂草,每公顷用25%的氟磺胺草醚1000~1500ml,或用24%的杂草焚水剂1000~1500ml,兑水200kg喷雾。

三是秋施药在秋季温度稳定在10℃以下,土壤湿度适宜(以翻地不结块为准)的情况下施药,先翻耙平地后,边喷药,边用机车牵引圆盘耙耙一次,耙深10~15cm,待全田施完药,再与第一次方向成直角的方向耙地一次,第二次耙深与第一次耙深相同,然后起垄。秋施药可有效地防除第二年春季杂草,用量上要比春施药多10~20%。每公顷可用70%的都尔乳油2500~3500ml加48%的广灭灵乳油800~1000ml或加50%的速收粉剂120~180g,或用90%的禾耐斯2200~2500ml加50%的速收120~180g。

推广大豆窄行密植平播技术,满足市场需求,使大豆产业链条更加稳固,大豆产业附加值进一步提高,从而达到农民增收,企业增效,有力促进农业经济快速发展。

(作者单位:151500黑龙江省兰西县农业技术推广中心)

上一篇:高中政治课堂提问“五性” 下一篇:论玉米病虫害综合防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