安达市盐碱地种稻技术探讨

时间:2022-09-22 03:38:38

安达市盐碱地种稻技术探讨

针对安达市盐碱地的实际特点,本人根据水稻生物学特性及当地水土等特征,制定盐碱地种稻试验区技术方案。

(一)育秧大棚的建造

1、大棚规格:大棚南北走向,棚高2.4m,宽8m,长度45m,棚架间距1.0m,两侧肩部通风自动控制,棚头双向开门。

2、大棚建设:大棚固定预埋件及地锚等秋季安装完成,棚架、遥控自动通风系统、喷灌系统、温度监测系统等春季扣棚前安装完毕。

(二)整地做床

1、作床。秋季翻地作10cm高台苗床,既可提高地温,又可防止灌水后床面产生盐渍化,大棚四周挖深30cm,宽50cm渗排水沟,以降低苗床盐碱度,并及时排除融冻水和地表明水,防止盐碱危害。春季苗床要均匀施充分腐熟的牛粪等有机肥5cm或适量壮秧剂,拌入5cm土中,土要细碎无大坷垃及根茬和杂物,然后进行硫酸调酸,使PH降到4.5左右,调酸要结合测试进行2-3次,保证调酸效果。棚中间留30cm步道,上铺步道板,步道两边做成长方形苗床。苗床四周筑起5cm高小埂(平畦)。

2、配制营养土。客土育苗的营养土用肥沃的旱田土和腐熟的牛粪或草炭等有机肥按7:3比例混合堆制,播种前用6-8目孔目筛,然后加入水稻壮秧剂(酸肥混合的壮秧剂为佳)充分混拌后备用,壮秧剂与营养土比例为1:75。448孔钵体盘育苗,既可防止返碱危害,又可培育壮秧,提高秧苗耐盐碱能力,每公顷稻田约用550-650盘,每个秧盘约用2.5kg营养土。

(三)选种及播种

1、品种选择。选择分蘖力较强、根系发达、散穗、大穗型早熟耐盐碱水稻品种,主要为东稻4号、长白9号、龙粳21等。

2、种子处理。4月4日晒种3d,然后用比重为1.1-1.3的盐水选种,捞出秕谷,清洗后装袋,用水稻催芽器浸种催芽48h,施保克等咪鲜胺杀菌剂消毒,当芽长到1-2mm时温度降到15-20℃晒芽、待播。

3、播种。4月8日开始播种,播种前床土要浇透底水,灌足底墒,起到洗盐改碱作用,钵盘穴底要与床面紧密接触,不能留有空隙,每穴播芽种6-8粒,用播种器播种。先把配制好的营养土装入钵体盘孔穴2/3,刮去多余的营养土,用细眼喷壶轻浇水,待营养土沉实后,播种器播种,把未进入钵穴的种子扫入钵穴,并调整均匀,覆土机覆土0.5cm,最后封闭灭草,覆盖地膜。

(四)秧田管理

秧龄为40-45d,育成4.5叶左右带蘖的壮秧,提高耐盐碱能力。播种到出苗大棚以密封保温为主,出苗时遇有“顶盖”现象,应及时敲碎被顶起的覆土,并轻浇水再用土覆盖。苗出齐后撤下地膜。秧苗1叶1心期温度控制在25℃左右,避免棚内温度超过28℃,防止返盐烧苗,原则上白天温度宁低勿高,株高控制在4.5-5.5cm;2叶1心期温度控制在20-25℃,株高7.5-8.5cm;3叶1心期温度控制在20℃,苗高12.5-13.5cm。水分管理应缺水补水、浇水浇透,以水压碱,避免返碱。特别是2.5叶以后的水分管理,由于钵体盘育苗抗旱能力差,应注意浇水。当早晨秧苗叶尖露珠减少或中午叶片打卷时要在早晨或傍晚及时浇水,防止高温床土表面干燥,表土返碱烧死秧苗,浇水要往复缓慢喷浇,不能大水漫灌。秧苗1叶1心期开始通风炼苗,促下控上,高温天气要及时通风降温。一般晴天9-10h开始通风,14-15h闭膜保温,通风时间和通风量应依据温度的高低,温度低时,应减少通风时间和通风量。注意通风口先选在背风的一侧,每次通风时,要缓慢打开通风口,逐渐加大通风量。育秧后期温度高时,再从两侧同时通风,插秧前3-5d可以昼夜通风或撤下棚膜。

(五)合理施肥、

施肥原则:以酸性肥料、硫基肥料、大颗粒肥料为主,农家肥和生物有机复合肥为首选,配合追施硫酸铵,由于磷和锌等元素在碱性条件下土壤固定较多,有效性差,因此应增加磷肥、钾肥及硅、锌肥等中微量元素肥料,泡田洗盐碱后,施生物有机复合肥125kg,硫酸锌30kg,硅肥50kg或中微量元素肥料每公顷200公斤。其中全部生物有机复合肥、硫酸锌、中微量元素肥料做基肥全层施入,硫酸铵用作追肥分蘖肥和穗肥施入, 6月末至7月中旬施入硫酸钾作穗肥,全生育期0.2%硫酸锌、0.2%磷酸二氢钾等叶面肥喷施2-3次。

基肥在水耙地前一次性施入。蘖肥第一次在返青后立即施用,最晚不超过6叶期(6月10日前),促进分蘖早生快发,利用低位分蘖,第二次蘖肥当水稻第7叶末到第8叶露尖时(依品种而定,一般为6月17-20日)。穗肥:进入10叶期,幼穗开始分化,开始施用穗肥。穗肥分两次施用,第一次在倒三叶刚刚露尖时(7月5日前),促进穗、枝梗、一次颖花数分化,增加一次枝梗数,争取大穗,第二次在剑叶(倒1叶)露尖时(7月18-20日)。

(六)除草及病虫害防治

1、防病:以预防为主,加强预测预报,防治发病中心。于6月末七月初,公顷用30%新克瘟散100ml或40%稻瘟灵(富士一号)1.5kg,对水300倍喷雾防治。同时,在分蘖期间喷硫酸锌和磷酸二氢钾水溶液,防治赤枯病。

2、防虫:(1)防潜叶蝇:公顷用40%氧化乐果乳油750g,对水450kg喷雾。施药前将水撤至5cm,1d后灌正常水;(2)防负泥虫:公顷用2.5%敌杀死乳油225-300ml,对水225-300kg喷雾或用2.5%敌百虫粉30kg喷粉。

(七)试验结论

(1)初步筛选出比较耐盐碱的水稻品种;

(2)初步确定盐碱地条件下适宜的栽培密度及模式;

(3)初步筛选出适宜在盐碱地条件下应用的肥料品种;

(4)初步筛选出较好的改良盐碱地的方法和改良剂;

(5)初步掌握盐碱地ph值及全盐量(%)动态变化规律。

(作者单位:151400 黑龙江省安达市农业技术推广中心)

上一篇:番茄常见生理障碍与防治技术 下一篇:水稻稻曲病发病规律与防治方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