做艺术生意,还得向台湾人学

时间:2022-09-14 12:50:12

做艺术生意,还得向台湾人学

蔡铭超在举拍前给最早买卖兽首的寒舍集团老板王定乾打过电话征求意见,使他卷入拍下兽首却拒绝付款的“爱国门”。王定乾解释道:“他举拍我怎么控制得了。他看上去是貌不惊人的厦门人,背后也有大金主。”

台湾人爱“淘宝”,尤其对落难古董情有独钟。台湾收藏家王度说:“从前大陆的东西90%卖给台湾。”苏富比、佳士得也做过统计,40%拍品是台湾藏家所买。台湾寒舍集团老板王定乾告诉《新周刊》,上世纪70年代晚期台湾收藏家就开始进入拍卖场,大陆艺术拍卖十来年,好藏品有一半被台湾藏家买走。“台湾真的收了很多好东西,20年前在纽约、伦敦的苏富比、佳士得创下高价纪录的精美艺术大部分被台湾、香港藏家买下。”而很多艺术品又从香港、口本回流到台湾。

“保利2010年6月的春拍,是中国书画历史上最亮眼的,而且会再度破新的世界纪录的是宋朝黄庭坚的书法大卷《砥柱铭》,肯定会破去年吴彬的纪录,我估计会到两个亿。它早年流落到日本,是日本有邻馆的镇馆之宝,2000年好不容易被台湾藏家用1000万美元挖宝,我也参与了。”

王定乾说台湾收藏过去以瓷器为主,从清三代、官窑往上推到明、元青花再到宋瓷。“与大陆在意皇家气,强调御用不同,台湾在意文人气。”2005年,元代鬼谷下山青花罐在伦敦佳士得开拍,台湾收藏家曹兴诚、蔡振洋、陈得福等都跃跃欲试,而大陆只有故宫博物院因元青花瓷少,派人赴伦敦竞拍。故宫出价5D0万英镑,王定乾受陈得福之托追价到1000万英镑,但被华盛顿金融家以1568.8万英镑(约2.26亿元人民币)买走。“就是它将中国艺术品带入亿元时代。”

“台湾1990年到1995年之间出现的古董,我可以肯定地说,十之八九是真东西。它们是真正从中国境内出土的,量多而质精。”研究文物30余年的台湾收藏家蔡文雄保守估训。台湾现有古董比目前公、私博物馆及文献数据记载的总量多出数十倍甚至百倍,而且质量毫不逊色博物馆。

海内外学者要写艺术史,往往去台湾找藏家。美国波士顿大学教授白谦慎为研究清代书画家吴大,特意去观摩石允文的收藏,而在林百里办公室看到的宋元书法,也令他至今难忘。

台湾富豪征战全球收藏界

鸿禧美术馆创办人张添根说;“我买第一件藏品是17岁,买的是文微明的《自书七夕诗卷》。”山艺术文教基会董事长林明哲19岁开始收藏,第一张画是清皇族后裔溥儒所作。拥有5万多件藏品的王度初涉收藏时还在留学,在美国餐厅端盘子月薪仅300美元,却敢拿下每把100美元的6把小紫砂壶。而当他得知束柴三友壶是明末清初最大的收藏家陈鸣远所藏,并传世400多年时,更是疯狂展开收藏,“手头有一千元,就敢买一千五的”,为了收藏他还卖掉美国的餐厅、台湾的房子。

被白谦慎称为目前收藏19世纪、20世纪初中国书画最重要的私人藏家石文允,24岁留美时大批购画。“上世纪70年代听说有一批中国书画被运到美国,立马赶去挑了3000件。”他遵照古玩商老先生指导标准:“第一、大件的先带走;第二、卷册先拿;第三、同一个画家里少见的题材先拿:最后一个标准,你喜欢谁就拿谁。”但还没到第三个标准,3000多件张大干、黄君璧、傅抱石、齐白石等中国近代名家书画已花掉200多万美元,挪用的是母亲给的400万购房款。他将错就错用剩下的100多万美元在新开发区买下一条街的门而房。新区叫硅谷,两年后房价即涨10倍,房产全部卖出,钱又投入收藏。

台湾企业家大都搞收藏。曹兴诚是联华电子荣誉董事长,石允文是丰年丰和董事长,林百里是广达电子董事长,而中央通讯社前董事长黄天才、国票金控董事长洪三雄、晟铭电子董事长林木和、何创时书法基金会董事长何国庆等都是大藏家。

“林百里、曹兴成等大藏家是华人收藏的佼佼者,他们值得尊敬的是心态健康,为收藏而收藏,还办展览、基金会、研讨会,让越来越多的人认识、理解,推动文化传承。”有25年艺术品经纪人生涯的王定乾说。

收藏就像作战,这些富豪收藏群能征战全球,离不开名流云集的收减团体。“第一个组织是中华文物学会,第二代收藏家则聚集清玩雅集。”清玩雅集由古董商徐政夫1992年发起,拥有曹兴诚、石文允等30多位重量级藏家。

懂美术史,得真品

大陆收藏家刘益谦在收藏上已砸下好几亿元人民币。17年前第一次参加拍卖会,他花7万元买郭沫若的书法,花11万元买李可染的画,“因为这两人的名字我听说过”。吴树在《谁在收藏中国?》中提到,他亲自见过山西煤老板从国外拍卖行花几亿拍回现代高仿品。

台湾藏家很少吃这样的亏。台湾大未来画廊负责人林天民说:“我们的一些收藏家对美术史了解很多。”曹兴诚拥有上亿元的青铜器、瓷器和唐三彩。他看中一件坐在莲花座上的隋代白瓷狮,与后来造型完全不同,别人都说是赝品。他翻阅资料、对比隋唐白瓷真品后毅然买下。中国陶瓷鉴定专家耿宝昌不但认定这是真品,还说非常重要。

拥有8000多件藏品的石允文活脱脱是位艺术史家,他从加州大学艺术史系硕士毕业,别人收珍稀昂贵书画,他却追求系统性。石允文拥有明末清初到民国时期数百位画家作品:明末画家陈洪绶的《林荫清憩图》、《花卉图》,吴昌硕晚年成熟之作《黄菊幽兰图》、《紫藤》,齐白石88岁时的《画鼠》册页,张大干的二哥、虎痴张善54岁时画虎的成熟之作《雪虎》、《风虎云龙图》等。2007年他在“中国近代绘画1796―1949”中展出200位名家的500件藏品,上海博物馆、北京故宫博物院的专业人士赞叹道:“很多过去只听过、没见过的艺术品,这次全都看到了。”

谁在倒卖圆明园兽首?

火烧圆明园后流失的十二生肖青铜兽首,在大陆专家看来不过是有点漂亮的皇家水龙头,它们在台湾却被贴上“国宝”、“回归”的标签。1986年台湾国泰集团创办人蔡万春之子蔡辰洋成立寒舍集团,1989年从国外买回马、猴、牛、虎四件兽首,寒舍是最早的兽首收藏者。

去年,蔡铭超在举拍兽首前给王定乾打过电话征求意见,让他卷入了拍下鼠首、兔首却拒绝付款的“爱国门”。吴树在今年新书《谁在拍卖中国?》中写道:“从寒舍集团海外买宝,到后来接二连三的‘国宝’倒卖。始作俑者是台湾寒舍集团,总编导就是该集团的现任董事长王定乾。”

王定乾对《新周刊》解释:“寒舍是艺术经纪公司,兽首早就不在我们手上了,回来的第二年我就出手了。我得到了名,没获到利。今天20倍也跟我没关系。做我们这一行,经手了数千件艺术品,人家赚钱我也不眼红。第一次人家觉得我让他赚到了钱,再委托我卖,我再赚一次佣金而已。”

至于蔡铭超,王定乾说:“他举拍我怎么控制得了,他看上去是貌不惊人的厦门人,背后也有大金主。”

王定乾说只有马首自己是幕后推手,2007年,他跟苏富比配合,说服藏家周义雄不拍卖,而是私下以6910万港元将马首卖给澳门赌王何鸿。“其他的我承诺,和我一点关系都没有。”寒舍之后,猴、牛、虎首的接盘者是谁?王定乾说因行规不能说。但可以确定的是,当时买下这四个兽首的收藏家属相分别与兽首相符,且全是台湾藏家,而且王定乾透露“都是清玩雅集的人”。

而就在蔡铭超事件后不久,藏家王度又曝出龙首就在台湾。“收藏者是在1988年以后买到的,状态良好,当时价钱在400万至600万新台币。”持有者曾向王度兜售,但因兽首风波作罢,“收藏者怕了”。

强大的收藏毁掉台湾艺术

台湾本土收藏家非常强大,但在国际上有影响的台湾艺术家却数不出几个。

“台湾艺术市场起步早,画廊经济好时,刚开幕画就卖光了。所以艺术家就像中国大陆现在的‘天王’,太安逸了,创作上产生停滞。台湾的画廊那时也短视,认为在台湾就卖掉了,还去参加什么国际展览,他们只停留在台湾市场。”90年代初台湾艺术市场重新洗牌。尤其是台湾中生代艺术家,炒得高,摔得重。

台湾房地产巨头“山集团”老板林明哲,80年代收藏了罗中立、程丛林、何多苓等数量可观的当代艺术。“罗中立、周春芽的第一张画都是台湾藏家买的。林明哲等人是第一批跑到四川去收藏的,签了一大批四川艺术家。”大陆当代艺术让台湾画廊狠狠赚了一把。林明哲一万美元买来何多苓和艾轩合作的油画《第三代人》,最新交易价格已达数百万元人民币。

台湾协民国际艺术中心上世纪90年代就了贾涤非、邵逸农等大陆艺术家;画廊2001年经营大陆画家冯钢白、颜文梁、闵希文,2004年则直接王广义、曾梵志;2001年首先进驻大陆的索卡画廊,1992年到2000年间,库存了大量便宜的大陆艺术品。“到了2003年、2004年市场爆发,这些作品有了10倍、20倍、100倍的涨幅。”索卡老板萧富元说。

寒舍2007年也从古董行跨入中国当代艺术界,他们主打写实派,也在台湾为周春芽办展。“周春芽作品从审美上来讲,其绘画性和作品中的传统元素都比较容易让古董藏家接受。”

“去四川找艺术家的人越来越多,林明哲现在转去挖掘湖北美院艺术家,签约了几个年轻的。”林明哲的山艺术文教基金旗下的炎黄美术馆,十有八九的展览是推介大陆艺术家,还曾让台湾艺术家颇为不爽。

两岸中生代完全没有可比性了,而新生代70后、80后正在开始比赛。王定乾说,台湾新生代面貌很多元但缺乏野心,他常劝那些70后、80后:“不要学自己的前辈守在台湾不出来。”

上一篇:穿着铅笔裤玩嘻哈 下一篇:画南非 第11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