绿色消费理念下的产业结构优化分析

时间:2022-09-13 11:37:37

绿色消费理念下的产业结构优化分析

【摘要】本文研究绿色消费理念下的产业结构优化问题,深入分析了我国的产业结构所面临的问题,提出了绿色消费理念下产业结构优化的判别原则,认为只有在绿色消费理念的引导下对产业结构进行调整才能促进经济持续健康发展,在此基础上,对未来产业结构优化的路径提出了独到的见解,使产业结构更加合理化和高度化。

【关键词】绿色消费;产业结构优化;产业结构高度化;结构合理化

一、引言

随着我国国民经济发展和人们生活质量的提高,选择对公众健康有益处的绿色产品进行消费将成为整个社会的主流。人们消费需求的变化,将导致产品供给结构发生变化,对于一种产品需求的多了,在获得利润的前提下就会有更多的生产者加入到生产行列中来。消费者对绿色产品消费的增加,使得产业结构发生变化,对目前的中国来说,将在很大程度上促进生态产业的发展,优化产业结构,促进经济持续健康发展,走可持续发展道路。王晨强(2009)认为,当前我国工业化水平取得了巨大成就,但产业发展水平离可持续发展的要求还有较大差距,产业结构的优化调整还有待进一步提高,今后产业结构调整需要以可持续发展为导向,把握未来产业发展趋势,促进产业结构优化升级。Mostafa M(2007)分析发现,不管是高技术产业还是高密集地区,产业结构和创新(包括理念创新和制度创新)之间都存在互相影响的关系,创新产生的技术进步会影响这些地区的产业结构。

通过对绿色消费理念下的产业结构优化进行分析,进一步强调绿色消费的重要性,指出未来产业结构调整的方向,使生产者能够意识到:在以后的生产中要十分注意环保、注重资源节约和可持续利用,做到无污染、无公害,减少废气、废物排放。

二、绿色消费引导下的产业结构现状

实施可持续发展战略是国家发展战略的必然选择,产业结构矛盾己严重阻碍了我国经济的持续健康发展,要根据消费者消费理念的转变,进行产业结构的升级调整。

(一)绿色消费理念认知处于较低层次

2011年通过对石家庄居民的一系列调查数据显示,有将近60%以上的消费者只是将绿色消费单纯的理解为对各种资源的节约;2012年通过对武汉居民的调查数据显示:超三成的消费者都以为绿色消费只不过仅仅是指“购买无污染的商品”和购买“污损健康的商品”,仅有不到7%的人选择“回收利用和节约资源”这个选项。这一状况可以明显看出国人的绿色消费意识目前来说还不算很高。

(二)低端产业比重大,发展模式粗放

在我国,这一轮经济的迅猛发展的主要特征是:使用大量廉价的劳动力,在很大程度上消耗土地、矿产、水力等一系列的自然资源,扩大出口,但出口产品大都是附加值比较低的劳动密集型产品,以第二产业为主,重点是重工业的发展,对外依存度非常高,依赖性比较大,以投资的方式来拉动我国经济经济的快速增长,在很大程度上导致资源的浪费,并造成了严重环境污染。为实现经济可持续发展,致力于我国产业结构调整是非常有必要的。

(三)绿色消费行动迟缓,产业结构转换困难

近年来,绿色产品的使用虽然有所普及,人们也愿意去购买,但是总是说的多,做的相对较少,并未将其真正的付诸行动。我国政府及有关部门制定了很多的具体措施,可是这些措施的效果却很小,人们的偏好仍然是主要的,人们依旧以自己的喜好为主去购买自己所需要的商品,一般情况下很少考虑我们周围的环境因素。所以说,这种消费模式难以有效地带动产业结构的变动,使产业结构难以向着更加合理化的方向转变。

三、基于绿色消费的产业结构优化的判别原则

在可持续发展理念的指导下,要明确产业结构优化的一般判别原则,这样才能为如何进行产业结构优化提出相关的建议,其基本原则有以下几个方面。

(一)促进国民经济持续健康发展

经济可持续发展的目标和产业结构合理化的目标是一样的,都是为了促进中国产业结构的优化和调整,促进国民经济的发展,稳定国内物价水平,增加就业,促进生产力水平的不断提高。绿色消费理念下的经济增长不能单纯的依靠生态环境破坏或者对能源资源的高消耗,更应该注重资源利用率的提高,增加产品的附加值,提高劳动生产率和劳动者素质水平,加大科技创新力度。

(二)重视生态保护,合理利用资源

在绿色消费理念下,要注重对环境的保护,减少污染,合理有效的利用自然资源,加强生态保护,这二者都不能忽视。在绿色消费理念的指引下,产业结构的优化要减少对环境的污染,合理利用资源,高度重视保护生态环境,实现我国国民经济的健康发展。

(三)促进区域协调发展

绿色消费理念下的产业结构优化,要注重开发本地区的资源潜力,充分发挥比较优势,合理利用资源,与本区域的发展优势相符合,提高资源利用效率,增加产品的附加值。除此之外,要注重各区域之间的协调发展,有效的促进资源在各个区域间流动,提高资源的利用效率,尽量减少不必要的浪费,对产业进行合理的布局,使得各产业之间的比例更加协调,增加技术型产业的比重,促进我国产业结构高级化。

四、未来产业结构优化路径

(一)产业结构合理化调整

加快农业现代化建设,促进农业产业结构向着科学化和合理化迈进,充分利用当地的资源优势,大力发展生态农业,构建生态农业园区,利用传统农业精华和现代科技成果,协调发展与环境之间的矛盾,形成生态上与经济上两个良性循环。加强绿色农业的生产管理,提高产品质量,深化产品加工,增加产品的附加价值,使资源得到有效利用。要大力发展第三产业,扩大第三产业的产业规模,调整其内部结构,优先发展金融业等至关重要的重点行业,增加这些行业在第三产业中所占比重,降低低级服务业比例,使产业结构配置更加合理化。使现代服务业得到不断的推广和壮大,提高各行业的服务质量,以绿色消费理念为指导,提高服务业的整体发展水平。

(二)产业结构高度化调整

绿色消费理念下的产业结构高度化重点强调高新技术产业的发展,重视提高高新技术产业在总产业中所占比重,而传统的产业结构升级强调的侧重点不同,比较注重工业化水平的提高,增大工业化比例,促进第二产业迅猛发展。要加大环保产业的投资力度及环保技术的扶持力度,增大环保产业的比重,这一比重越高,可持续发展下的产业结构也就越高级化,各个产业之间的比例也就越协调,环保产业的发展不仅能够有效的遏制生态环境恶化的趋势,而且还可以促进产业结构高度化,使得我国的国民经济持续健康发展。我们要大力发展绿色生态产业,加大对该产业的投资力度,增加资本和技术密集型产业所占比重,合理调整产业结构,推动清洁生产,减少环境污染,增加政府扶持力度,努力推进我国经济可持续发展状态下的产业结构高度化。

(三)产业结构关联度分析

产业结构调整与市场需求的关系实质上是消费和供给的关系,在当前绿色消费占主导的市场经济条件下,生产者生产的目的是为了满足消费者的市场需求,市场的供求矛盾也早已由卖方市场转化为买方市场,因此,要增强产业结构的灵活性,根据市场变化及时调整生产结构,加大绿色产品的生产力度,抢占新兴市场。绿色消费理念对产品生产和资源供给提出更高要求,要将有限的资源在三次产业中进行最优配置,优化资源的供给结构,资源的供给发生了变化,那么企业就会调整产品生产,间接地使产业结构的到了优化。在某一生产领域中,各产业部门关联程度可能不一样,但都是相互联系的,有些部门的产品可能会成为另外部门的原材料,只有各部门之间通力协调,加强以各种投入品和产出品为连接纽带的技术经济联系,才能最大程度的实现绿色生产,使产业结构更加合理化和高度化,满足市场上广大消费者的绿色消费需求。

五、结论

从可持续发展的视角来看,我国产业结构的优化与发达国家相比还存在较大差距,粗放型的经济发展模式在短期内难以得到有效改变,区域之间的存在的较大的协调难度,也严重阻碍了整个经济社会的持续协调发展。绿色消费理念下的产业结构优化尽管取得了一定的成果,但产业发展水平仍旧很低,尤其是生态环境的保护和科学技术创新等方面还严重不足,需要继续在这些方面优化调整。绿色消费理念下的产业结构调整符合历史发展的客观规律,符合我国可持续发展理念的,我们应该坚持下去,深入宣传绿色消费,加大政府扶持力度,以需求的变动来拉动产业结构调整,使产业结构向着更加合理化和高度化迈进,以促进我国经济又好又快发展。

参考文献:

[1]王晨强.可持续发展视角下的产业结构优化[D].山东大学,2009

[2]王辅信,张立存,胡国强.中国各地区投入产出分析与产业结构调整变化研究[J].数量经济技术经济研究,1998(1),3234

[3]赫希曼.经济发展战略[M].经济科学出版社,1991

[4]冯芳芳.区域产业结构优化升级影响因素研究[D].重庆大学,2012

[5]刘战伟.生态文明理念下的河南省产业结构优化问题研究[J].价格月刊,2012(06),3740

[6]Mostafa M M.A hierarchical analysis of the green consciousness of the Egyptian consumer[J]. Psychology and Marketing,2007(05),445473

上一篇:苗族刺绣文化研究综述 下一篇:试论我国商业银行的信用风险及对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