拒绝冷漠,回归语文教学的温暖

时间:2022-09-13 11:19:09

拒绝冷漠,回归语文教学的温暖

语文教学如何来教?这似乎是一个老生常谈的问题。各方名家是仁者见仁,智者见智。然而真正思考,付出行动,进行高效语文教学的却为数不多。再加上,如今减负行动如春风化雨,四处开花。减负不减质口号的提出,让许多语文老师无所遁行,不得不面临减少作业,同时又担心提高不了课堂质量的矛盾心理。于是就出现了语文教学如何来教与学生作业如何来减的纠结与困惑。

其实,两者并不矛盾。减负,其实不仅仅是减少学生作业数量的负担,更需要减少的是老师课堂教学的思维冷漠,以及课堂上给予学生的智慧污垢,精神负担。语文课堂的深入,会牢牢开发学生的智慧,提高学生的能力,根本不需要那么多数量的作业去禁锢学生。作业数量的减少,语文学科情趣的参加,反过来,更加能提高学生参与语文课堂的效率。

在昨日(9月20日)上午听得我校语文组一老师所开设的《我的叔叔于勒》一课时,该老师以分析课文中菲利普夫妇对于勒的态度变化,称呼变化到情感变化,最后得出围绕一个“钱”字来写的结论。设计非常的巧妙,层次清晰,流畅,学生气氛很好。不能不说该老师课前对课文是观看了多遍,乃至在中间分析的时候,还不断地引导学生研究一些重点的词语的理解,朗读一些重点的段落,体会感受等。表面看来,课堂是很精彩的。

文章内容分析得很透彻,但仅此而已。文本给我们读者,学生暗含的人性的解读没有半点涉及。课堂上对“于勒”的称呼的变化,仅仅让学生找出来而已,是否该这么称呼,全然没引导学生分析。及后面对“菲利普夫妇”形象的分析,全然不从现实的角度考虑,只是一味地定格为惟利是图,无情,冷酷。联系到我们现在的社会现状,在我们的社会,尚且要面子,希望得到别人的尊重,对待穷亲戚敬而远之,对待富亲戚笑脸相迎,为何评价别人时就用那么高的标准来衡量?

文中的“于勒”刚开始时确实不争气,挥霍了很多的家产。但后面却能自谋出路,自食其力是值得赞扬的。同时,站在人性的角度,“菲利普夫妇”那么对待“于勒”也是人之常情,无可厚非的。他们也要生存,他们还有一个“骗”过来的女婿。他们因为没钱,所以在发现“于勒”的情况后自然会说一些气话,骂人的话,对“于勒”躲避,也是因为他们实在没有资本被拖累。如是自己碰到了呢?又会怎么做?也许可能不会像文中那样无情,接回去。之后呢?“菲利普夫妇”的女婿,还会有吗?在面对选择“于勒”还是选择“女婿”时,他们只能这么做。这是人之常情。

此外,文中的“菲利普夫妇”其实是很值得赞扬的。在“于勒”败坏家产之后,毅然让“于勒”出去锻炼。这样家庭才能有活路,否则那么大的一个家如何过活?谁不希望家庭过得好一点,只是方式方法不同而已。“我”的母亲,她其实是个典型的家庭妇女的形象。勤俭持家,能节省的就节省,这么一家的人就靠那么点钱过日子呀。“我”的母亲,在船上知道卖牡蛎的是“于勒”后,多年的希望寄托就那么无情地破灭,打击是何等巨大!而“我”的母亲却能“很快地说”“马上地说”,显示出她是多么的镇定、坚强。

作者莫泊桑所描写的这个小说,本意应该是说文中的人物其实都是社会背景下衍生的悲剧代表,让我们通过人物的情节,去透视社会的病态,而不是让我们去批判小说的人物的好坏。这也就是为什么莫泊桑最终死去的时候才43岁。他不是病死,更不是老死,而是自杀。因为他的文章就是对社会的评判,对腐朽社会的痛策。他笔下的人物,其实就是当时社会下悲剧的种子,或者说是千千万万不同类型小老百姓的缩影。只是,他自己最终因无法改变社会,对社会认识越清,越深,精神上越无法解脱,释怀。

对文本的分析、解读应该是基于文本,高于文本的。只有这样课堂的教学,才是与作者的对话,与文本的对话。学生在教师教育智慧的引导下,课堂的接受度自然大大提高。在高效地分析下,学生的思维是共鸣的。那么做起作业来,就自然手到擒来,顺风顺水。作业质量高了,作业的数量自然也就无需那么多了。此谓良性循环。

减负与语文教学是相辅相成的。关键是我们语文课堂教学不能浅尝辄止,止于冷漠,要勇于进入文本,走出文本,还语文课堂教学的根本。这样的减负,才是减负而不减质。减负,就让语文教学从远离冷漠开始吧!

上一篇:点一盏而亮全屋 下一篇:语文课堂上的语言艺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