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职高专工学结合教学团队专业带头人队伍建设

时间:2022-09-13 10:59:45

高职高专工学结合教学团队专业带头人队伍建设

[摘要]通过分析工学结合的背景条件下高职高专教学团队专业带头人队伍建设所面临的困境,提出了建设高职高专工学结合教学团队专业带头人队伍的思路:以团队为纽带,营造良好的发展环境;以项目为依托,提升教师创新能力;以行业、企业为基地,提高教师实践能力。

[关键词]工学结合;教学团队;专业带头人

[中图分类号]G648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2095-3712(2013)10-0033-02

《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2010―2020年)》 第六章“职业教育”中指出:“将提高质量作为重点。以服务为宗旨,以就业为导向,推进教育教学改革。实行工学结合、校企合作、顶岗实习的人才培养模式。坚持学校教育与职业培训并举,全日制与非全日制并重。加强‘双师型’教师队伍和实训基地建设,提升职业教育基础能力。”第十七章“加强教师队伍建设”中强调以“双师型”教师为重点,加强职业院校教师队伍建设。教师是人才培养质量保障体系中的第一要素,没有高水平的教师队伍,就不可能培养出高素质的创新人才。因此,建设高水平师资队伍,始终是学校改革发展中的永恒课题。

高职高专工学结合教学团队专业带头人应该是既具有深厚的专业基础知识又具有极强的操作能力的高技能人才。专业带头人是教学团队的灵魂,专业带头人是否熟悉行业技术、能否把握专业技术改革方向、能否参与技术研究与成果转化,决定了教学团队能否适应工学结合的教育模式,提高学生综合素质和就业能力,提高学校教育适应社会需求的能力。

一、高职高专工学结合教学团队专业带头人队伍建设的现状

高职高专教师由于不需要坐班,造成人际关系相对淡漠。同时,由于都是独立授课,每门课程教师人数比较少,再加上教师授课后几乎都不再进行教学沟通与探讨,使得教学科研活动团队观念淡化,部分带头人教学科研任务繁重,顾及不到团队的建设。受师资来源和培养方式的影响,高职高专院校多数专业带头人在能力和素质方面存在不足,不能适应以服务为宗旨,以就业为导向,实现工学结合、校企合作、顶岗实习的人才培养模式的需求。没有建立良好的用人机制,企业的专业人才及能工巧匠很难招聘来校,造成具有专业实践教学能力的教师严重不足。尤其是高级生产实习指导教师的缺乏,没有形成工学结合的专业带头人队伍,影响了人才培养的质量。

二、高职高专工学结合教学团队专业带头人队伍建设的思路

(一)以团队为纽带,营造良好的发展环境

建设和组织不同类型的课余团队,如学科团队、双师团队、研究型团队,校企团队、培训团队甚至是运动型团队,鼓励教师参加不同的团队,通过团队活动促进教师之间建立良好的人际关系,提高团队凝聚力。

(二)以项目为依托,提升教师创新能力

通过不同类型的项目研究,可从不同的角度培养教师的创新能力。如教改项目通过对教学内容和过程的研究,极大地提升了教师教学能力,真正做到教学相长。科研项目使得教师们有机会接触到行业内的技术骨干,通过相互沟通、学习和探讨,能有效地提高他们的专业技术服务水平及技术输出能力。

(三)以行业、企业为基地,提高教师实践能力

“工学结合”主要依靠校企合作来落实。以企业为基地,让企业的技术骨干、能工巧匠作为学校的兼职教师,学校教师可以通过他们来熟悉本专业的生产实践,获得行业最先进的技术信息。同时,学校主动以教学、培训、技术开发等方式为企业服务,定期派出学校教师到企业从事一线生产及研发工作,从而使教师熟悉本专业的岗位操作技能,提高他们的实践能力。

我们在学校教学团队带头人队伍建设中采取了以下几点做法:

1组建学校教学团队带头人队伍。教学团队带头人队伍包括所有的教学团队带头人、每个教学团队选派的一名团队成员、行业专家、企业的技术骨干、能工巧匠,他们共同组成学校教学团队带头人队伍。

2学校定期组织教学团队带头人开展各种交流活动。学校定期召开教学团队带头人队伍会议,每期由一个教学团队的带头人、成员、行业专家介绍本教学团队在团队建设中的具体做法和经验、团队成员的意见和看法、行业专家的观点和建议,通过不同教学团队的交流和沟通来促进学校教学团队的发展。同时,还采用“走出去、请进来”等多种形式对带头人进行培育。如:带领学校教学团队负责人到相关院校、关联企业进行交流和学习以掌握本专业的前沿知识;请行业企业专家到学校讲学和指导专业建设以使学校教学适应社会经济发展,培养出符合行业需求的人才等。

3以老带新培育教学团队带头人。一个教学团队过去仅有一个带头人,这样容易在新老交替过程中使教学团队发展受到影响。根据具体情况,我们做了大胆的改革,在团队中再确立一到两名具有一定潜力的中青年教师做为带头人的接班人进行培养。以老带新,在老教授的带领下培养中青教师的团队管理意识及管理能力,以使团队建设始终保持健康发展。

在学校政策的激励和指引下,我们培养和扶持了一批优秀中青年骨干教师,教学团队带头人队伍数量稳步增长,结构不断优化,质量持续提高,现已形成了一支队伍稳定、结构合理、教学水平高、发展趋势好、满足人才培养需要的队伍。通过培育,我校已有一名教师获广西壮族自治区“教学名师”的称号,我校生化制药技术专业、初等教育专业2个专业获批“高等职业学校提升专业服务产业发展能力”项目。初等教育、音乐表演、生化制药技术、美术教育、数学教育、汉语等6个专业获批自治区级特色专业及课程一体化建设项目。钢琴教学团队、初等教育专业教学团队、生化制药技术教学团队被评为自治区级教学团队。

参考文献:

[1]周劲松依托工学结合项目 推进高职院校专业教学团队建设[J]中国大学教学,2010(3)

[2]黄建芳工学结合下教学团队建设新模式[J]和田师范专科学校学报,2011(2)

[3]房喻,等建设高水平教学团队 不断提升课程教学质量[J]中国大学教学,2012(1)

[4]曹钰 基于校企合作背景下高职院校专业教学团队建设[J] 淮海工学院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2012(2)

上一篇:桂林市气排球大赛发球技术运用及效果分析 下一篇:从职业胜任力的角度探讨幼儿教师教育课程体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