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职数学教学中微课的实践应用研究

时间:2022-09-13 10:04:49

中职数学教学中微课的实践应用研究

【摘 要】 随着现代教育的发展,传统的教学方式已经不适合现在的学生学习了,特别是在各中等职业技术学校,在数学教学中,始终难以打破传统的教育教学模式,导致大部分中职生对数学学习不感兴趣。本文旨在通过对微课及其特点的分析,探讨微课在中职数学教学中的应用,为进一步推动中职数学教学改革提供有益借鉴。

【关键词】 微课;中职数学;教学应用

【中图分类号】G64.23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2095-3089(2015)15-000-01

近几年,中职学校招生情况逐渐转好,普遍存在大班化教学的现象,学生的学习成绩参差不齐。据调查研究普遍反映,大部分中职生由于学习基础差、学习习惯不好等原因,对于不懂的问题经常是既不提问又不请教别人,时间越久,积累的问题就越多,形成“滚雪球效应”,对后面的学习造成的影响也就越大,尤其是数学这种对逻辑思维能力要求很强的学科,不懂的知识点会以点、线、面的形式,影响后续学习,从而造成学生对数学学习越来越没兴趣。大部分教师由于平常工作比较繁忙,除了本职的教学工作,还要应付各式各样的检查,另外还要参加各种培训,几乎很难再抽出时间关注每一位学生的成绩。“一切为了孩子”、“一切以孩子为中心”自然成了空话,可见传统的数学教育方式已经不适合现在的学生学习了,越来越多的中职一线教师急切呼唤一种新的学习方式:能不能多讲一些更实际的东西?能不能把高深的理论变得简单点?能不能利用零碎的时间短时间内完成一次学习?能不能好玩点、有趣点?微课的诞生,恰恰可以满足教师的这种需求,它可以代替教师,让学生进行相关内容的学习,不仅可以让教师教得轻松,还可以让学生学得快乐、高效。

一、微课及其特点

微课是指按照新课程标准及教学实践要求,以视频为主要载体,记录教师在课堂内外教育教学过程中围绕某个知识点(重点难点疑点)或教学环节而开展的精彩的教与学的活动全过程[1]。国外则称“Micro-lecture”、“MicrocAourses”、“mini courses”、“small lecture”等,是近几年随着翻转课堂、可汗学院等新概念的普及,在全世界迅速走红而成为教育界关注的热点话题。

微课的主要特点包括:

1.时间“微”:微课视频时间长一般为5~8分钟。根据调查研究显示,中职生的课堂注意力集中时间普遍在8~15分钟,8分钟的微课视频简化了教学流程,能有效利用学生的注意力进行教学。

2.含量“微”:“微课”主要是为了突出课堂教学中某个学科知识点(如教学中的重点、难点、疑点内容)的教学,或是反映课堂中某个教学环节、教学主题的教与学活动[2],因此“微课”相对于传统课堂的宽泛而言,其问题更聚集化,内容也更精简。

3.资源容量“微”:从大小上说,微课的视频及与其配套的微教案、微课件、微反思和微点评等辅的教学资源总共也就几十兆。为了方便学生在线观看或下载到移动终端自主学习,微课的视频模式常采用支持网络在线播放的多媒体格式(如flv、rmb、wmv等)。

由上可知,微课既不是传统课堂的微型化,更不是传统教学视频的切片,而是教师围绕某个知识点或教学环节展开的“片段化”视频,配以辅的教学资源,便于学生进行个别化的学习探究。

二、微课在中职数学教学中的应用

近几年,智能手机、平板电脑等数码产品已走进千家万户。据调查,“人手一机”现象在各中等职业技术学校普遍存在,这是实施微课教学最基本的条件。另外,越来越多的中职学校实现了校园无线网络全覆盖,且收费低廉。教师可以利用空余时间将知识点录制成微课,然后对其进行制作、整合并将它们放到相应的学习群上或学校网站上。同时可以借助班级QQ群、微信群或相关信息平台,建立起即时互动的学习交流平台,开展答疑解惑等学习活动,构建起和谐的学习体。

(一)微课在中职数学教学中的视频演示应用

微课之所以能火的原因是让教师教得更轻松,让学生学得更快乐。由于学生对传统课堂中“满堂灌”的教学方式不感兴趣,因此教师在进行数学微课教学设计时,可以结合生活实际情况,创设相应趣味的教学情境,引发学生对课堂知识的兴趣与好奇心,激发学生强烈的求知欲。例如在《直线与圆的位置关系》教学中,教师以近几年人们对马尔代夫旅游的热潮为引入创设情境,利用FLASH教学软件制作马尔代夫“海上日出”动画演示,演示出太阳与海面的相交、相切、相离的过程。形象生动的动画演示配以柔和优美的背景音乐,使学生身临其境,产生了浓厚的学习兴趣。在接下来的学习中学生能很好地将观察动画得到的感性认识升华为数学的理性认识,进而容易总结归纳出直线与圆位置关系的种类,达到预期的教学效果。另外,由于数学知识往往过于抽象,学生总是只能在头脑中想象,而通过现代信息技术支持下的数学微课教学,则可以帮助学生突破教学重难点知识,将其中的重难点问题以多媒体形式归纳出来,并呈现给学生。例如,教师在讲解角的概念的推广时,利用几何画板或FLASH教学软件,结合PPT将其内容做成课件展示给学生,利用旋转的观点对角的概念进行推广,使其内容更具体化和生动化。通过这样的方式,可以有效降低知识的难度,促进学生进一步理解、掌握知识。

(二)微课在中职数学创新教学中的应用

微课是为教学模式的创新而准备的。创新教学与当前我国的新课程教学标准与教学目标相适应,为了符合教学目标及要求,应加强对学生自主学习能力与合作探究学习能力的培养。因此,教师可借助微课的形式,将例题讲解环节制作成一段微视频,让学生根据自己的掌握程度观看视频,然后通过组内合作交流分析问题、解决问题,这样可以有效提高学生的合作交流能力和解决问题的能力。另外,将微课应用于数学创新教学中,可以培养学生的数学思维能力,因为数学微课教学一般是针对教学内容开展更深度的拓展教学,它对于提高学生数学思维能力具有重要作用。例如,教师在进行《计数原理》教学时,可以根据其原理的分类,制作成微课课件,帮助学生更好地理解原理,提高学生的数学思维能力。

(三)微课在中职数学复习指导中的应用

数学的学习需要经历新课讲授、知识巩固、复习指导等学习环节,而在总复习时,我们经常面临时间紧迫、内容繁多、学生基础参差不齐等问题。如何让每位学生在复习阶段都有所提升是每个教师所关注的一个大问题。为了学生的进步,不少教师采用“题海战术”,希望借此提高学生成绩,可事实上效果差强人意。大部分中职生由于数学基础比较薄弱,再加上学习习惯不好,经常在课堂上开小差。据调查统计,上课时能集中注意力的学生仅有15.4%。因此尽管教师在课堂上讲得天花乱坠,学生却在下面听得昏昏欲睡。如何提高单元复习的效率呢?实践证明,微课教学在复习指导中的应用是当前教学中的一个重大突破点:微课是结合面对面教学和在线学习的一种混合学习模式,不仅短小精悍,而且针对性强,每节微课时间一般在10分钟内,能充分吸引学生注意力。例如教师可以在三角函数的单元复习时做微课教学的尝试。教师事先分别录制知识点归纳的视频和容易题、中等题、难题等几个典型习题的解题思路的微视频放在网上,学生自定步调观看,并完成本章知识结构图和相应的复习题。回到课堂后,组内交流,互评作业,分析问题,解决问题。通过这样的方式,大大地提高了教育教学效率。不仅有效地解决了由于课堂上时间的局限性,教师无法兼顾每一位学生而导致部分学生没有掌握好知识的难题;同时让学生有更多的空间探究,有更多的时间实践。

总之,微课在中职数学教学中的引入,改变了传统知识的呈现方式,进而改变了学生的学习方式,提高了学习效率,同时把教师从反复的劳动中解放出来,真正将信息技术在教育教学中的作用发挥出来。因此,我们应将微课与中职数学课改紧密联系在一起,积极推广微课在中职数学中的应用,构建自主、优质、高效的学习体系。

参考文献

[1]胡铁生.“微课”:区域教育信息资源发展的新趋势[J].电化教育研究,2011.

[2]寻素华.浅析微课程开发在校内外的应用研究[J].中国电化教育,2013.

[3]黎加厚.微课的含义与发展[J].中小学信息技术教育,2013(4).

[4]桂耀荣.微课及微课的制作和意义[J].化学教与学,2013(5).

上一篇:关于高中音乐欣赏教学的几点思考 下一篇:小议小学阅读课教学与实际应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