空巢青年:自由的孤独患者

时间:2022-09-13 09:02:21

空巢青年:自由的孤独患者

据报道,目前我国“空巢青年”已达2000万。《中国青年报》通过问卷网对2000人进行的一项调查显示,64.3%的受访者表示自己身边的“空巢青年”多,缺乏感情寄托(57.9%)和居住条件差(57.8%)被认为是他们面临的两大困境。

让我们来看看几名“空巢青年”的日常生活,这些场景很可能你也遇到过。

屋子里只有自己

从单位到合租房之间有3趟可到达的公交,会经过5站、历时30分钟、播放7首音乐、看完2篇公号长文。

下班后,我会浏览购物网站,或是与同事聊天、吃外卖,等待夜幕来临。

19点20分是到达公交站等车的最佳时间,因为到家后打开电视,正好是最爱的电视剧主题曲响起的声音,放大声音,这样家里才有些“人气”。

这是我来北京的第一年,有时会因为别人的一点善意而心潮澎湃,有时又会因为一件小事,在欣喜和绝望中来来回回,孤独往返。

那条967路公交线,我已经走过了几百遍。可是,未来的路又在哪里呢?

一个人去医院

2017年4月6日,周四,轻度霾。

这是我第四次来口腔中心补牙,一个人,用力拉开那道沉重的门。

其实,我害怕医院,害怕体检,害怕一个人拿着化验单,手心冒汗,在休息室的座椅上等待未知的结果。

就在去年4月20日,我被查出疑似甲状腺结节,排队等待结果间隙,旁边的阿姨叹着气说:“你看,现在的年轻人根本不懂照顾自己”。

医院里的人来来往往,而我却只能一个人拍片、等候、跑上跑下。

前几天,我又接到了绍兴老家母亲的电话。争吵、催婚,无休无止。但现在的我,却怀念那个烟雨江南,母亲在我生病时熬好米汤,她拍拍我的背,说一声,乖囡不怕。

一个人的行李一个人拿

我来北京3年,却搬了7次家。

一个行李箱、一个双肩包、两个纸箱子里面装着我所有家当,东西不多,正好是我可以勉拿得动的重量。

3年前,我刚到北京,如所有“北漂”的年轻人一样,住在群租房的小隔间里,遇到黑心房东,晚上一个人被赶出来。那天冬夜凌晨1点的北京,我感受到了寒风中捧着手机、却不知道打给谁的绝望,现在想起来仍然心有余悸。

现在,合租房“新家”的面积变大了,有了私人空间,房租也从原来的850元涨到现在的2600元。但是,心里却总不踏实,也许用不了多久,我就会再次离开这个暂且容身的地方。

茫茫人海,何处是家。

假装有两个人

公司外面的商场里有近50家饭店,几乎每一家我都去过,一个人。包括网络上评选孤独指数5颗星的“一个人的火锅”。

“您几位?”“两个人”,每当服务员问我时,我都会毫不犹豫地这样说。因为我受不了服务员大声喊“这里一位”时,整个餐厅的目光。点完菜,放下菜单,拿起手机,插上耳机,头便不再抬起,一集电视剧就是我一餐的时间。

这是我来北京的第6个月,用餐的座位旁,左边两个人在聊天、右边三个人在自拍,可是,谁会坐在我的对面?

摄影只能拍自己

有时一个人休息在家,想对谁说句话,却又不知对着谁说,胸口有种莫名的情绪想要爆发。但在外打拼,并不想让家里知晓自己所处的境遇。有时忙起来,反倒家里人主动给我打电话嘘寒问暖。

和室友上班时间相错。虽然同住,交流却微乎其微。我的微信通讯录里有800人,但隔着发亮的手机屏幕,非客户关系、常联系的也仅有3个而已。

我喜欢拍人像特写,但却找不到人做模特,于是,相机内存里的风景,空无一人。

小狗作伴才不孤单

我大概就是传说中的“空巢青年”吧,可是我并不觉得孤单,因为我还有个“它”。

从2016年8月30日到现在,它已经陪伴了我220天。我看着它从孱弱的婴儿长成一个有些“壮硕”的小姑娘。

下班后,它第一个扑到门口,举起爪子,摇着尾巴,手舞足蹈地迎接我;闲暇时,泡一杯茶,看一本书,性情活泼的它安静地趴在边上,“呼哧呼哧”地温热气息逐渐微弱,陪着我慢慢睡着……

这个小小的生命,却让身为独生子女的我学会了牵挂,哪怕疯玩时,也总担心它是否饿了?它是否想我?

照顾并不容易,但在这个陌生的城市,我却欣喜于有它的陪伴。

“空巢青年”们又是如何看待自己的生活呢?

一个人拼搏漂泊的乐趣

在我独居前三年的大部分时间里,确实如我妈所说的那样,没人关心没人爱,过着两点一线的生活,翻一下朋友圈,在家乡城市做老师做公务员的高中同学时不常就发发婚纱照、孩子满月照;自己修马桶修水管通下水道换灯管,一转头还要继续做一个萌萌哒少年。可是更大一部分时间还是很爽啊,一个人看电影一个人吃饭一个人跟siri(编者按:iPhone上的语音控制功能)聊天,晚睡不会被骂,不想吃饭就不吃不会被教育,半夜饿了就下楼去便利店买泡面,每个加班的晚上还会在公司阳台上从容打个电话给母上,说我正躺床上打游戏马上准备睡觉了。

所以做空巢青年更多的时候还是自由和快乐吧。所以我觉得归根到底就一句话,人各有志。我从心底里热爱我的家乡,珍惜和家人在一起的时光,但也享受做空巢青年一个人拼搏漂泊的乐趣啊。

诗和远方真的不敢想

想起最近有一句话很流行,叫做“生活不只是眼前的苟且,还有诗和远方”。但真正一个人在外面漂泊的生活的时候,真的感觉不到那么多诗和远方。

拜托,我能在这样的生活中抽出一点缝隙来喘气就不错了,诗和远方……真的不敢想。每天公司和家里两点一线。但下班之后,大部分时候,却不想回家。不想一下班就回家面对冷冰冰的墙壁,或者是重新坐回冷冰冰的屏幕前,看一些打发时间的视频或者像批阅奏折一样,给在朋友圈晒吃的、晒旅游和秀恩爱的人点赞。很多时候都特别想找人说说话,却不敢给爸妈打电话,怕会忍不住掉眼泪……

这时候朋友就成了最好的慰藉。“出来喝一杯吧”“出来聚一聚吧”,如果能得到一个“好”,该是多么幸运。但总有一些时候,这个朋友今天有事,那个朋友今天在加班,还有一个朋友碰巧去外地出差了……在那一刻,你真的会有一种被全世界抛弃的感觉。

时常会想,留在大城市的我们,最终在这些奋斗的年月里面,留下了什么?大概是留下了学习如果一个人生活的能力吧。

其实一个人也没什么不好。吃不到第二件半价,就买一份咯!餐盘离开后会被收走,就打包咯!电影一个人去看,就自己在脑子里飞弹幕咯!每个人都总归是个体,除了恋人和亲人,没有谁会一直依附或依赖谁生活。

生活还是要精彩去过

有女朋友的时候陪着逛街压马路,现在没有女朋友就是各种自娱自乐。一个人吃烤鱼吃火锅这种事情也没有少干,喜欢找各种独立咖啡馆赶工作报告,周末去看场话剧走个展览,想出去旅游的时候可以说走就走,这就是我最大限度的自由。二十六七的年纪,高不成低不就。一个礼拜大概跟朋友聚一到两次,多数时间自己在外面解决,有时候兴致来了,就去买菜花上几个小时自我满足一下。冰箱里会有各种速食食物,火锅食材也是不可少的,毕竟开水煮开就能吃,配着水饺面条也是别有一种风味。租的房子有阳台,除了看书以外,也是我发呆的场所。这大概就是我的生活,并不觉得“空巢青年”有任何的悲伤,只是可能在面对上海日益高涨的房价时,会有一点的无力,但是工作还是要认真去做啊,生活还是要精彩去过啊。

编后:年轻人正是在独处中认识自我,因此,空巢并不可怕,只要心态不空、理想不空,耐得住寂寞,吃得了苦头,敢拼搏敢奋斗,终会在城市闯出自己的一片天。只要我们对生活还充满激情,去尝试那些想尝试却不敢尝试的东西,会发现生活中还是有很多美好的事物在等着我们去发现的,当你发现你所在城市的美好,学会爱上它,你会发现每天都很充实,很快乐。

上一篇:波兰人在满洲里历史图片展侧记 下一篇:和孩子一起渡过青春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