五年筛查表明宫颈癌正在年轻化

时间:2022-09-13 08:36:43

五年筛查表明宫颈癌正在年轻化

宫颈瘤样病变在性传播感染高危型HPV的易感个体身上容易进展。在青春期鳞状上皮化生最活跃,宫颈特别容易感染,但是,多数在1~2年内可以有自身免疫系统清除,不会产生宫颈上皮细胞的异型性改变。但在感染持续存在的妇女,出现宫颈上皮异型性变化率的风险较高。在过去五十年里,我国医学界对宫颈疾病筛查进行了大量研究工作,多认为宫颈癌高发于五十岁年龄段[1]。深圳市布考人民医院从2003年开始对门诊就诊患者,随机动员进行超薄液基细胞学普查(TCT),共计人数为20582例。现将结果报道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研究对象 收集2003年至2007年之间,在普通妇科门诊中,对高危人群动员进行TCT筛查。其中包括宫颈外观正常(占少数)、宫颈Ⅰ、Ⅱ、Ⅲ度各型糜烂、宫颈单纯肥大、宫颈单纯纳氏等各种情况。

1.2 方法 超薄液基细胞学检查(TCT)以窥器暴露宫颈擦净宫颈口分泌物,用宫颈刷伸入颈管内约1 cm刷取宫颈口及宫颈管的脱落上皮细胞,并且将宫颈刷头部放入盛有细胞保存液中涮洗送检。由广州金域检验中心采用液基薄层制片机自动制片、染色、光学显微镜检查,以TBS分级系统进行细胞学诊断。

1.3 统计学方法 使用SPSS13.5软件进行统计,计数资料用χ2检验或校正x±s检验;P

2 结果

2.1 在普查中阳性检出率如下:<20岁29例,阳性率6.37%;30~40岁间687例,阳性率7.39%;30~40岁间641例,阳性率7.76%;40~50岁间126例,阳性率6.41%;50~60岁间32例,阳性率6.5%;>60岁8例,阳性率7.21%。经统计学处理χ2=5.6501,P=0.3418>0.05。即提示各年龄段之间阳性检出率差别无统计意义。(见表1)。

2.2 五年间进行20 582例TCT检查中,检出高度鳞状上皮内病变 (HSIL)共计129例,其中CIN2 54例(20~30岁之间25例,30~40岁之间23例),CIN3 75例(20~30岁之间38例,30~40岁之间26例),经统计学处理χ2=2.4022,P=0.6622>0.05,即各年龄段之间HSIL的检出率差别无统计学意义。(见表2)。

3 讨论

宫颈癌是最常见妇科恶性肿瘤,也是严重影响女性身心健康、威胁女性生命的重要原因之一。据报道[1],我国每年新发宫颈癌病约13.5万,占全球发病数量的1/3以上,居我国妇科恶性肿瘤首位。研究发现[1],大多数宫颈癌是由宫颈上皮内病变发展而来,可持续约10年,是一个较为漫长的时间过程。及时发现宫颈癌前病变和早期宫颈癌,早期预防和治疗是提高患者生存年限和质量的关键。调查发现,20年前,小于35岁的宫颈癌患者仅占全部宫颈癌患者的5%,而目前小于35岁的宫颈癌患者占全部宫颈癌患者的34%以上,研究认为其现象与性传播疾病的上升及早期逐年增多等不良生活方式有关[2]。近年来的研究发现TCT检查阳性率和妇女的年龄有明显的关系,50岁以下的患者其阳性率明显高于50岁以上患者,说明在性活跃期的妇女更容易得宫颈癌前病变,这与过去认为50岁是宫颈癌的高发年龄正好相反,证实了中青年女性宫颈癌普查的必要性[3]。目前研究认为女性在有史3年后,每年应行宫颈细胞学筛查,最迟不超过21岁;对于30岁以上妇女三次连续的宫颈细胞学结果阴性,可以适当延长宫颈细胞学检查时间间隔至每2~3年一次[4]。对我院五年TCT普查结果表明,各个年龄段女性都有同样宫颈病变可能性,各年龄段之间HSIL的检出率无差别,并且各年龄段之间阳性检出率也无明显差别,结果提示宫颈病变的发生正在年轻化,因此各个年龄段,特别是年轻女性都应该定期进行宫颈癌普查。综上所述,由于妇女在一生中所特有的生理变化,因此针对其不同的生理时期进行定期的检查是非常必要的。通过定期检查以观察疗效,从而为临床提供更丰富、详实的资料,以利于临床进一步的对症治疗,避免盲目性,这样才能准确了解妇科疾病的发生情况,结合各年龄段的发病特点,加强预防保健工作。

参考文献

[1] 林晓华,吴宁,侯丽辉,等.人瘤病毒与宫颈肿瘤关系的研究进展.医学研究生学报,2006,11(2):34-35.

[2] 李会文,张爽.宫颈癌年轻化发病相关因素研究进展.医学理论与实践,2008,(03):280-283.

[3] 李从铸,翟玉霞.宫颈癌年轻化及其治疗模式的临床研究.癌变.畸变.突变,2005,7(1):90-91.

[4] 杨怡卓,李亚里,李洁,等.年轻宫颈癌患者发病趋势及对策.西南国防医药,2008,(1):53-55.

上一篇:实习前综合教育对护生实习质量的影响 下一篇:AxSYM与RP-HPLC法测定卡马西平血药浓度的相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