急性阑尾术后肠梗阻的预防

时间:2022-09-13 06:57:48

【摘 要】目的:探讨急性阑尾炎术后早期肠梗阻的预防。方法:回顾性分析250例急性阑尾炎手术相关处理的病例资料。结果:250例中无一例出现肠梗阻。结论:急性阑尾炎术后肠梗阻是可以预防控制的。

【关键词】阑尾炎术后;肠梗阻;预防

【中图分类号】R574.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4-7484(2013)01-0289-01

粘连性肠梗阻是阑尾切除后较常见的并发症,与局部炎症重、手术损伤、切口异物、术后卧床等多种原因有关。粘连性肠梗阻一旦发生,是否及何时进行手术探查常令人进退两难。手术本身不能消除粘连,术后护理不当,必然会发生肠梗阻[1]。如何预防肠梗阻的发生往往比肠梗阻的治疗更为重要。笔者就此问题以本院病例进行探讨。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2007年9月至2012年7月在我院治疗的急性阑尾炎病人250例观察。其中男160例,女90例,阑尾化脓或坏疽227例。

1.2 患者均完善相关检查,诊断明确,入院后即手术,术前半小时抗炎治疗,并对症处理,休克者抗休克、充分补液治疗。

1.3 围手术期 1.取右下腹麦氏点切口,注意湿纱布保护切口,进腹后吸引器或者纱布吸尽脓液、渗液,仔细除尽脓苔,纱布反复更换。阑尾常规手术切除,包埋时注意不留空腔,以免形成脓腔。术中精细操作。2.腹腔局部炎症不予生理盐水冲洗,弥漫性炎症予大量生理盐水冲洗,直至腹腔液清澈为止。注意体质衰弱病人、小儿尽量不予冲洗,以免炎症扩散,毒血症加剧。避免滑石粉等异物进入腹腔。3.腹腔均不放置引流管。4.关腹后切口逐层稀碘伏、生理盐水冲洗,炎症重者皮下均放置细橡胶尿管引流,术后无引流则拔除。5.术后早期下床活动,不能下床者早期反复做腹部按摩,术后常规服用石蜡油,不能口服者胃管内注入。6.术后常规抗炎、换药。

2 结果

无一例发生肠梗阻及其他严重并发症。术后随访一年内未见术后肠梗阻的发生。

3 讨论

肠梗阻是急性阑尾炎术后较常见并发症,原因有:1.局部炎症、创伤、出血、异物等引起肠管粘连,束带形成,牵拉压迫肠管;2.引流管聚集肠管;3.肠管麻痹,术后卧床等加重肠粘连。 预防的关键就是消除这些因素对机体的影响。引流管作为异物往往是肠粘连梗阻的最主要原因,而单纯炎症却不致严重后果。所以笔者认为,完全没有必要放置引流管[2]。有人担心因此术后腹腔渗液、积脓、粪瘘无法处理,其实完全没有必要担心,只要术中术后处理得当,是可以避免肠梗阻的。否则就是对自己手术的不信任。另外,阑尾脓肿可待抗炎治疗好转后手术治疗。主要做到掌握手术指针,术中手套滑石粉需清洗干净,腹腔尽量避免出血。脓苔是炎性纤维蛋白,粘连主要元素应去除干净。关闭腹腔时确保腹膜外翻缝合确切,以防不平滑与肠管粘连。脓液冲洗足够干净就行。阑尾炎主要引起肠麻痹,肠麻痹易继发肠粘连梗阻。术后最重要的是让肠管动起来。只要肠管活动良好,肠梗阻发生可能就大大降低。术后常规予石蜡油,予腹部按摩,鼓励早期下床活动。注意术后少数腹泻情况,主要是直肠受刺激引起,实质肠麻痹并没有解除,仍需适当刺激肠道。这样未雨绸缪,等梗阻真正发生再补救,不仅增加了患者的痛苦,而且浪费了医疗资源。

参考文献:

[1] 张正川,阑尾炎术后并发症的防治体会,中国实用医药2011年第15期.

[2] 张炜,朱友墨,浅析急性阑尾炎的优化治疗方案,中国现代普通外科进展2011年2期.

上一篇:如何预防青光眼术后浅前房的发生 下一篇:通榆县农村生活饮用水改水前后含氟调查分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