胎膜早破合并早产109例临床观察

时间:2022-09-13 06:36:23

胎膜早破合并早产109例临床观察

摘要目的:胎膜早破合并早产是产科常见的并发症,本文旨在分析发病相关因素,探索正确的处理方法,降低新生儿死亡率和病残率,提高产科质量。方法:对2002年2月~2009年11月109例胎膜早破合并早产病例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妊娠28~34周新生儿发病率及死亡率明显高于妊娠34+1~36+6周者。结论:对于妊娠28~34周胎膜早破合并早产的病例进行预防宣教,早期行抑制宫缩、促肺成熟、预防感染的期待疗法,可降低新生儿发病率及死亡率。

关键词胎膜早破早产新生儿

doi:10.3969/j.issn.1007-614x.2010.10.067

资料与方法

2002年2月至2009年11月住院分娩的胎膜早破合并早产产妇109例,年龄20~42岁,其中初产妇73例,经产妇36例;孕28~34周32例,孕34+1~36周43例,孕36+1~37周34例。

胎膜早破相关因素,见表1。

临床处理:入院后给予胎膜早破常规护理。未保胎者51例,其中27例≥36孕周,13例破膜后已有规律宫缩,宫口已开大3cm,早产不可避免。11例

结果

分娩方式:83例阴道分娩,26例剖宫产,剖宫产率为23.9%(其中臀位10例,胎儿宫内窘迫5例,双胎4例,妊娠高血压疾病3例,珍贵儿2例,感染2例)。

新生儿情况:孕28~34周新生儿窒息率、呼吸窘迫综合征、感染率、缺氧性脑病、死亡率最高,孕36+1~37周最低。

讨论

胎膜早破合并早产(PPROM)是指妊娠满28周而不满37周胎膜在临产前自然破裂。其新生儿患病率及病死率较高。处理不当可造成母儿不良结局。早期去除诱因,采取正确处理方法,适当延长胎龄,促胎肺成熟,选用适当方式结束分娩,可有效减少新生儿窒息的发生及降低新生儿病死率。

胎膜早破原因:胎膜早破是产科常见的并发症之一。妊娠满37周后的胎膜早破发生率为10%,不满37周发生率为2.0%~3.5%[1]。正常情况下,临产前胎膜不易破裂,但存在某些因素影响下可以发生破裂,如生殖道感染、宫腔压力异常、宫颈功能不全、创伤及胎膜结构发育不全等都是常见诱因[2]。本组资料表明,孕妇有早产流产引产史、生殖道炎症、臀位、双胎、妊娠晚期、宫颈内口松弛等是胎膜早破合并早产的常见原因,所以积极发现及时处理高危因素,可以减少PPROM的发生,降低母婴发病率及新生儿的死亡率。

PPROM的临床处理:胎膜早破与早产同时存在使处理变得复杂化,据文献报道,27%~46%的胎膜早破其早产将在24小时内发生,90%将在1周内发生,其主要危害是宫腔内感染、胎儿窘迫、脐带脱垂、胎肺发育不良等,所以正确处理好胎膜早破及早产可适当延长胎龄,降低新生儿死亡率。随着促肺成熟方法的不断改进及新的广谱抗生素不断出现,孕期延长并未增加反而降低了新生儿病死率,所以目前看法已趋于一致,即无临床感染征象或其他产科并发症,一般采用期待处理。①延长胎龄:一般PPROM的孕妇有70%~80%于胎膜破裂后48小时内分娩[3]。破膜后不应等待出现宫缩再应用宫缩抑制剂,破膜后可立即使用宫缩抑制剂,目的是延长胎龄,特别是

参考文献

1乐杰,主编.妇产科学.第7版.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2008:137.

2王立荣.李昭荣,等.早产合并胎膜早破108例分析.中国实用妇科与产科杂志,2001,17(4):237-238.

3马红梅.早产合并胎膜早破的临床研究(附172例报告).中华现代妇产科学杂志,2006,3(9):802.

上一篇:益母草注射液联合缩宫素应用预防剖宫产术中产... 下一篇:米非司酮配伍米索前列醇用于绝经后妇女取器术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