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课标下的初中语文课堂教学

时间:2022-09-13 06:06:57

新课标下的初中语文课堂教学

目前,我国基础教育的总目标是素质教育,提高国民整体素质是整个基础教育改革的总方向。这对于新课标下的初中语文教学来说,既是一个挑战,也是一个机遇。在教学中实施素质教育;既提高学生的心理素质、生理素质、文化素质等整体素质,取决于教师本身的素质,也取决于教师所设计的课堂教学活动,素质教育的主战场就是课堂教学。教师与学生的主导与主体的统一,在新课标下的初中语文教学中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

传统的初中语文课堂教学,不少教师认为学生只有掌握了课本上的知识,才能提高升学率。这是一种非常片面的想法,长此以往,会扼杀学生的创新思维,阻碍学生的全面健康发展。学生应当适应社会发展,并且有想象力和创造力的人,而不是书呆子。因此,语文教师应当注重开发和利用课堂教学,焕发课堂活力,充分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培养社会需要的人才。

一、创建和谐的师生关系,营造宽松的学习氛围,激发学习兴趣

在课堂教学中,每个学生都有自己的性格特点,他们都是有个性的个体,因此教师要关心、尊重和关爱每一位学生,站在平等的角度与他们对话,尊重他们的观点、体验、见解,使学生敢于和教师对话,乐于和教师交流。这就为学生张扬个性、与教师互动建立和谐的师生关系。在学生自主讨论的时候,教师可以适时将自己的看法渗入其中,从而活跃课堂气氛,避免了照本宣科,使学生乐于接受。学生在讨论过程中形成或得出的见解无论对与错都是一种很好的体现,教师要充分利用,否则就无法构建和谐的师生关系。所以,教师应当允许学生质疑、出错、反驳、争论,并在其中适时而启、适时而发、适时而导,建立平等,民主和谐的师生关系,极大地发挥学生在学习上的主观能动性。

美国著名心理学家布鲁纳说;“学习者不应是信息的被动接受者,而应该是知识获取过程中的主动参与者。”在初中语文课堂教学中,教师要抛弃为考试而考试的教学观念,使学生由被动的静态的学习转变为主动的动态的学习,尊重学生的主体地位,把学习的主动权交给学生。教师要营造宽松的学习氛围,让学生自主学习,培养学生的主动精神、自主意识,给学生充分的学习时间,放手让学生自己读书,使学生的学习主动性得到充分发挥,变“要我学”为“我要学”,教学效果有很大提高。

二、利用计算机多媒体技术教学,优化听、说、读、写训练

听、说、读,写是学生必备的基本技能,也是初中语文训练的基本要求。多媒体教学中学生可以从分利用网络平台的功能随意地进行适时练习,学生相互可以进行听说练习,也可以将语言输入计算机中,然后到网络,让学生相互评价、相互促进。使学生在听、说、读、写技能上得到全面复习与提高。多媒体网络教学具有无比的优越性。对于初中语文教学的重、难点,尤其是比较抽象、复杂的题目和内容。而多媒体技术教学可以克服这一大障碍,运用多媒体技术教学则可以发挥其自身具有声音、文字、动画、图片等生动、形象、直观的媒体信息同步进行的优势,同时在同一屏幕上显示相关的图像、动画或文本,这也是传统教学无法达到的。正确的利用多媒体技术进行教学,还能将初中语文课本中抽象问题或是复杂的事物进行综合,通过对比分析使容易混淆的事物或现象变得清晰易懂,同时,使学生化难为易的掌握和理解事物的发生和发展过程,从而有帮助学生加强对所学知识的记忆和理解,通过初中语文学习的有效性。

三、创新课堂教学模式,鼓励学生自主探究

初中语文教学中,师生共同探索构建一个合理的以自主学习为中心的课堂结构,并提出了“三讲”“三不讲”和“教学相长”等课堂教学基本原则。所谓“三讲”是指讲重点,讲难点,讲易错、易混、易漏点,“三不讲”是指学生会的不讲,学生自己能学会的不讲,通过学生互助能学会的也不讲。“三讲”“三不讲”的重心是一切以学生的现有知识水平和接受能力为核心,尽可能让学生独立思考、同伴合作学习,并增加学生课堂自主学习活动的教学设计。教师应当充分考虑学生现有知识、接受能力,关注学生的情感体验和学习态度,以及他们的学习过程和学习方法。在提升、丰富和巩固学生语文基础知识的同时,更要注重提高他们的阅读和口语交际能力。初中语文新课标指出:语文课程应该植根于现实,面向世界,面向未来,应拓宽语文学习和运用的领域;注重跨学科的学习,使学生在不同内容和方法的交叉,渗透和整合中开阔视野,提高学习效率,获得现代社会所需的语文实践能力。

笔者认为,在初中语文课堂教学中,教师可以充分利用班内的黑板报、墙报,以及学习专栏等,把学生中一些好的文章展示在上面,以便其他学生学习和借鉴;并鼓励和引导他们把校园内发生的新鲜事和新变化写出来,刊登在墙报上,这些活动都能为学生创设一个展示自己的平台,发表文章的学生能树立自信心,更能体会到学习的意义和价值,其他学生则以发表文章的学生为榜样,激励他们努力学习,去获得成功。为初中语文教学搭建一个开放、自主的独具特色的平台,可以促进学生语文素养全面提高和协调发展,并培养了他们自主获取知识、运用知识的能力。

综上所述,新课程标准下的初中语文课堂,要培养学生多方面的能力,语文教师应当转变观念、改变思想,探索新型教学方式,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科学的思维能力及终身学习的能力,新的课程改革一定会成功,我们的基础教育事业必将取得长足的进步!

(作者单位:江苏省响水县七套中学)

上一篇:新课标下高中语文教学的有效性 下一篇:浅议关于如何提高政治课堂教学的有效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