激发小学数学课堂活力,实现高效教学

时间:2022-09-13 04:52:25

激发小学数学课堂活力,实现高效教学

随着新课改的进行,在小学数学教学中,不仅要对教学模式和教学方法进行改革,还需要培养学生的数学思维和创造力,让他们在自主探究学习的方式下掌握更多的数学知识。在教学中,教师要精心设计教学内容,激发学生参与学习的热情,使数学课堂在学生的思考和探究过程中充满活力,激发他们的创新思维,实现高质量的数学教学。

一、引导学生进行深入探究,激发学生的探究兴趣

小学数学课堂教学是教师和学生互动的过程,在这个过程中,通过师生的积极交流来加深学生对知识的理解。在教学中,教师要鼓励学生对知识进行自主探究,并在遇到问题时大胆的提出来,在教师的引导下找到解决问题的思路和发展,使学生的数学学习能力大大提高。在学生进行探究时,教师要多运用鼓励的话语来激励他们,使学生能够产生强烈的学习兴趣,积极主动的进行知识探究。例如,在让学生探究“圆柱的表面积时”,教师让学生自己动手把用纸做的圆柱体剪开,推导圆柱的表面积公式。通过动手操作,能够激发调动学生的积极性。在学生进行公式的探究时,教师要通过引导提高学生对知识的理解,促进他们学习效率的有效提高。

二、以学生为主体,培养学生的学习主体意识

在素质教育过程中,教师在教学过程中不仅要注重学生对知识的掌握程度,还要拓展他们的知识面,让学生在探究知识的过程中提高数学综合能力。教师要充分激发学生探究知识的积极性,培养他们自主探究的意识。在主动学习过程中,学生对遇到的问题能够积极的进行思考,寻找解决问题的方法,摆脱了对教师的依赖心理,使他们的数学学习能力不断提高。

三、创设趣味性的课堂情境,激发课堂活力

小学生在趣味性的学习情境中能够积极主动的进行知识探究,激发他们的思维活跃性,在积极的思考过程中能够对知识进行深入分析和探究。在已有知识的情况下加深对新知识的理解,使课堂教学在活跃的氛围中高效进行。

1.精心设计教学方法,激发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小学生由于年龄教学,他们对有趣的事物,充满兴趣。在小学数学教学中,教师要根据小学生的特点来精心设计教学内容,选择学生感兴趣的教学方式来调动他们的学习积极性,让学生主动投入到知识探究中。例如,在教学时,教师可以用讲故事的方式来引出教学内容;也可以运用多媒体直观生动的方式来进行教学;还可以采用竞赛的方式提高学生的学习效率。在丰富多彩的教学过程中,学生能够感受到学习数学的乐趣,大大提高了他们学习数学知识的热情,使课堂氛围活跃起来,实现了高效教学。

2.开展丰富的数学活动,提高学生的参与热情。丰富的数学活动能够调动学生的参与热情,使他们在活动过程中对加深对数学知识的理解。在活动过程中,所有的学生都能积极的参与进来,在活动中学习和探究数学知识,使课堂充满活力,激发了学生的学习热情。例如,教师可以根据教学内容让学生进行摆一摆、拼一拼等动手操作活动,通过直观的方式提高探究知识的效率;还可以分小组进行知识抢答,夺取优胜者称号的比赛。数学活动的形式多样,教师要根据教学内容结合学生的年龄、兴趣来进行选择,使数学教学在轻松、快乐的氛围中进行。

四、加强教学实践,培养学生的数学创新能力

在传统教学中,教师只注重数学理论的教学,学生运用知识的能力不高,他们只会生搬硬套知识,在解决开放性的题目时不知道从何下手。在新课改过程中,教师要改变传统的教学方式,在数学课堂教学中加强实践教学,让学生在运用知识的过程中更好的掌握这些知识,并让他们在获得收获时感受到学习的乐趣,促使学生更积极主动的探究数学知识。要开展数学实践教学,教师需要运用直观化的教学手段和方式来提高学生的学习效率,并把一些生活化的问题引入到课堂中,让学生利用学到的知识进行解决。在解决生活化的问题过程中,学生获得了运用数学知识的机会,并利用自己已有的知识来分析问题,从多个方面进行分析,拓宽解题思路,通过解决问题促进创新思维的发展。

五、运用问题实现师生的积极互动,提高教学效率

课堂提问是教师经常运用的教学手段之一,在教学中有着极为重要的地位和作用,是教学中不可或缺的一种方法。课堂提问是教师了解学生知识掌握情况的指南针。通过提问教师可以及时掌握学生对自己所教授知识的掌握情况,以便于对教学方向做及时的调整,从而更加有利于教学活动的进行,优化教学的进程。在课前准备阶段,教师要根据学生的数学水平和学习能力来精心设计问题,使提出的问题既能够激发学生的探究兴趣,又能有效提高学生的数学综合能力。教师在教学过程中适时地对不同的学生提出不同的问题,学生为了回答教师的问题就会进行一定的思考,认真听讲,这在客观上会促进学生认真听课的程度,但是关键在于教师对于所提出的问题,要有针对性,因为学生的学习程度、理解能力都有所不同,所以提出的问题要能根据学生的具体情况进行设置,因材施教,才会收到较好的提问效果。经过广大教师的经验可以知道,提问一定要在上课前有一个精心的准备,提问的问题要有思考价值,可以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从而达到师生互助的目的,真正体现素质教育的要求,充分体现学生的主体地位。

总之,在新课改的进程中,小学数学课堂要突出学生的主体地位,充分发挥他们在数学学习中的想象力和创造力,让学生在探究知识和运用知识的过程中提高数学学习能力。教师要在教学中对学生进行及时有效的引导,使他们的学习效率不断提高,激发学生的思维活跃性,使课堂氛围在学生的积极参与过程中活跃起来,有效提高教学效率。

上一篇:童趣味作业的设计 下一篇:提升学生思考力的三种途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