追寻失落的幸福

时间:2022-09-13 04:36:20

摘要“有教育经验的人不会不看到,当前教育中幸福的失落在一定程度上与师生敬畏感、好奇心和信仰的缺乏不无关系。”信仰就是贯穿在人的世界观之中的一种意识规范。狭义地从个体的角度来讲,信仰就是信念。信仰的有无,在很大程度上决定着一个人的发展的可能性。学生对语文的信仰,不是先天生成的,而是后天获得的,是从教师的熏陶中萌发的,在和谐的学习环境中培养出来的。因此老师在语文教学中要创设良好的学习氛围,建立和谐的师生关系,帮助学生建立语文信仰,使之幸福。

关键词 语文教学 教育幸福 和谐 信仰

中图分类号:G62文献标志码:A

Search for the Lost Happiness

ZHANG Haiyan

(Dengta Primary School in Juchao District, Chaohu, Anhui 238000)

Abstract"People with educational experience will see that the loss of happiness in current education is related to a sense of awe, curiosity and a lack of faith to some extent."It's a sense through the people's world view. From the narrow perspective of the individual, faith is the belief. Presence or absence of faith, determines the likelihood of a person's development to a large extent. Students' faith of Chinese language, not generated a priori, but acquired, from the teacher's influence in germination, trained in a harmonious learning environment. So the teacher in Chinese language teaching should create a good learning atmosphere, a harmonious relationship between teachers and students, and help students build language beliefs, and make them happy.

Key wordsChinese teaching; education happiness; harmonious; belief; life

0 引言

镜头一:走进中小学老师的办公室,总见着语文老师在埋头批改各种作业、试卷,更有甚者,与家长、学生谈话时,也分秒必争、手不释卷,看着老师那疲倦的面容,难觅幸福感。

镜头二:学生放学回家做作业,大多是先做语文之外的其他作业,再写语文作业,因为完成语文作业费时,费力,不喜欢,谈不上幸福感。

镜头三:孩子已上中学,每次语文测验,因为答题与标准答案总有偏差,难得高分,觉得语文变得难学,冲淡了已有的幸福感。

以上镜头是笔者在现实生活中摘取的几个场景。 “语文”,她上至天文,下至地理,包罗世间万象。在语文中,我们感悟人间真情,领略自然的神奇 ,陶冶美好情操,形成生活态度,实现自我价值……语文应该是幸福的,但这种幸福已经失落在现实中。

乌申斯基说:“教育的主要目的在于使学生获得幸福,不能为任何不相干的利益而牺牲这种幸福。” 《幸福教育论》中也说“教育以幸福为目的既是一种实然事实的存在,也是一种应然价值的追求。”现实与理想虽然有偏差,但我们语文老师要在现有的条件下努力去缩小差距,追寻失落的教育幸福。

1 积极的态度是基础

幸福是什么?先说一个关于快乐的故事。有一个国王,他过着锦衣玉食的日子,可是不快乐。御医给他看了半天,给他开了一个方子说,让大臣们去全国找一个最快乐的人,然后把他的衬衫拿回来,国王穿上就会快乐了。大臣们就出去找,最后终于找到了一个快乐得不可救药的人,他们回去跟国王说:“没办法,我们拿不回来衬衫,因为那特别快乐的人连一件衬衫都没有,从来都是光着膀子的。”可见快乐是一种心态,与身份、金钱可以没有关系。我想幸福也是如此,它的获得虽要以一定的外界条件为基础,但更重要的是人自己的感受和生活的态度。

尽管我们的职业决定了我们平凡,甚至清贫,尽管语文教学中教师负担很重,但我们选择了语文教师的岗位就要淡定,就要努力达到一种境界:把教育当作幸福的活动。因为在一定意义上,幸福教育就是将教师的幸福能力转移到学生身上去,使学生从由教师赋予他幸福逐步转变为自己去创造和享受幸福。因此教师在教育教学中应该及时调整状态,以积极的态度进行语文教学,这是幸福语文的基础。

“积极的态度”需要教师衣着整洁、得体,举止大方、优雅,语言规范、生动……这些外在的个人特征让学生能感受到你的风格魅力,使之喜欢你,从而爱屋及乌地喜欢语文,享受学习的乐趣与幸福。

“积极的态度”需要教师工作时有着充沛的情感。语文有其独特的特点――人文性,教材所编选的课文它的感情基调不一,有的优美,有的豪气万丈,有的深情或悲伤,有的充满梦幻与神奇……不同情感的课文,教师就要用不同的语调、动作、词汇去传递不同的情感,从而感染学生悟情、学文,并且最大可能地挖掘教材的情感价值,让学生在喜怒哀乐的情感体验中感受语文的魅力,从而发自内心地喜欢语文,幸福地学习语文。

“积极的态度”要求教师有着正确的儿童观、人才观。基础教育提倡重视学习的过程,淡化片面地追求高分的结果。如果孩子们在母语教育中过早地被遴选出层次,就会丧失学习的热情,那有何谈幸福?

2 语文的信仰是关键

“有教育经验的人不会不看到,当前教育中幸福的失落在一定程度上与师生敬畏感、好奇心和信仰的缺乏不无关系。”什么是信仰?信仰就是贯穿在人的世界观之中的一种意识规范。狭义地从个体的角度来讲,信仰就是信念。信仰的有无,在很大程度上决定着一个人发展的可能性。学生对语文的信仰,不是先天生成的,而是后天获得的,是从教师的熏陶中萌发的,在和谐的学习环境中培养出来的。因此老师在语文教学中要创设良好的学习氛围,建立和谐的师生关系,帮助学生建立语文信仰。

创立良好的学习氛围,一定要以生为本,课堂应该是民主的课堂,学习方式应该以“自主、合作、探究”为主要方式。学生通过平等的对话形式获得正确的认识,教师允许学生有自己独到的见解与体验,让学生体验到学习过程的多样与精彩,让他们体验到学语文的成就,从而建立语文信仰。如此,语文老师的幸福也拉开帷幕。

学习氛围具有整体性特征,要想影响一个人,必须影响一群人。要想快速形成语文氛围可以从培养阅读入手。每个学期我会根据教材所选课文,开出书单让学生阅读。上完《珍珠鸟》,推荐冯骥才的《爱犬的天堂》,学完《装满昆虫的衣袋》,再给他们念法布尔的《昆虫记》……渐渐地,给他们推荐的书陆续出现在他们手上,《淘气包马小跳》《窗边的小豆豆》《汤姆索亚历险记》……阅读中那会心的笑容,让他们幸福。爱上阅读的学生还愁建立不了语文信仰吗?

怎样建立和谐的师生关系?首先,教师要尊重学生,要放下师道尊严。课堂上学生的发言即使不那么完美,也要肯定它的积极思考,可以拍拍肩膀给予鼓励。有时要放下架子和学生一起互动,消除师生心理上的距离,这样课堂才能活跃起来,才能谈上幸福教育。其次,老师还要有足够的宽容,面对课堂上的不遵守纪律行为,考试成绩很差的学生,教师要一视同仁地以真诚、友善、亲切的态度来对待。如果对学生每个细小的错误都较真,则很难融洽彼此的关系。

3 科学的方法是保障

科学的教学方法是有效教学的前提,是幸福教育的保障。有效帮助学生提高语文能力,提升语文素养,能让学生看到自己的进步,树立学习语文信心,进而达到幸福学习的状态。

就拿人人头疼的写作教学来说,薛法根的“不让孩子回家写作文”的做法就让笔者深受启发。笔者从教材出发,在课堂上打“短平快”,及时指导学生练笔。如:五下第一单元的教学中,第一课《春光染绿我们双脚》,让学生把动物们欢畅的场面改写成一篇短文;第二课《暖流》的训练点是写好对话中的提示语,笔者讲了一个孩子打碎花瓶的故事,现场让他们编提示语,再写下来;第四课《早》,学习按方位顺序介绍一个地方,让孩子们写自己的家,只写一段,当堂挑选优中差习作点评,并指导如何按方位顺序组段成篇……如此频繁的短篇练笔,因为有话写,提高了学生的写作兴趣,因为有法依,降低了难度。长此以往,学生写作能力提高了,也不再觉得作文那么可怕了,甚至乐于表达了。

“工欲善其事,必先利其器。”教师要想找准科学的教学方法,必须勤于学习,及时反省、总结,要花大量的时间做教学前的准备。

4 幸福的生活是追求

“教育,从根本意义上来说,就是培养人的生活能力,换言之,就是培养人的幸福能力:感受幸福、创造幸福的能力。”当今社会是一个信息爆炸时代,所以语文学习不能仅停留在对书本知识的掌握上,而要强调其获取信息的能力,创造性解决问题的能力和终身发展能力等。我们的语文教学必须把语文与生活密切联系起来,运用综合性学习方式,开展丰富多彩的语文实践活动,把与学生生活紧密联系的知识介绍给学生,让学生在生活的体验中获得经验,在亲身体验中生成知识,让语文为其终身发展做好奠基。

语文老师需要有意识地拓宽学生学习语文的渠道,让学生在广阔的空间里学语文,用语文,从而促进学生语文素养的全面提高。比如,可以根据学校、班级举行的活动编抄报,结合学期开始的班干选举撰写竞选词,借助课本资源小组合作表演小话剧等。学生们在搜集资料中掌握大量知识信息;在表演中揣摩人物的内心、创作台词;在撰写演讲稿中学会表情达意、斟酌措辞的准确……这样的学习方式改变了作业形式,让学生体验到学语文用语文的幸福,进而建立其一生的幸福。

“教育是唯一面临全面人性的幸福事业。”我们要在语文教学中追寻一度失落的幸福。

参考文献

[1]刘次林,朱小蔓.幸福教育论.人民教育出版社,2003.8.

[2]“以生为本”的课程理念初探.小学语文教学,2008.9中.

[3]陆志平.语文课程新探.东北师范大学出版社,2002.6.

[4]郭根福.小学语文新课程教材教法.东北师范大学出版社,2003.7.

上一篇:《工程估价》教学改革探讨 下一篇:浅谈高校摄影专业实践教学模式创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