转变观念 相信学生 健全制度 开展活动

时间:2022-09-13 01:34:55

转变观念 相信学生 健全制度 开展活动

著名教育家苏霍姆林斯基说:“只有能够激发学生去进行自我教育,才是真正的教育”。在学校教育中,班主任扮演着重要角色,对班级工作事无巨细一把抓,很多时候是既辛苦又得不到学生的理解和配合,可谓事倍功半。但如果我们应注意到学生是学习活动的主体,又是自我教育、自我管理的主体,我们可以通过开展学生的自治、自立活动,落实学生的管理主体地位。引导学生自主参与民主管理和自我管理,在参与中,实现自我教育、自我管理、自主发展。以下就如何培养学生自主管理、自主教育能力从而实现班级自主管理谈几点粗浅的体会。

一、转变理念、大胆尝试,树立学生自主教育的观念

现代教育观念的要求学校教育必须以人为本,重视人的自我发展和完善。如果能够正确引导,完全可能让他们实现自我管理。“班级自主管理”就是通过班主任、任课教师的指导,班级学生实现对班级的自治。班级自主管理的主体是学生,班主任和任课教师是班级管理的参谋者、指导者,这一点要先有清醒的认识。学生自治和直接参与班级教育教学管理的探索,不仅是加快学校民主化管理进程从而提高班级管理效益的重要手段,更是一种提升学生自主教育、培养合格公民的德育策略,班主任、任课教师要转变观念,大胆放手,切实让学生成为班级的主人。

二、相信学生,充分发挥学生的主体性

要实现班级自主管理,还应该充分信任学生,发挥学生的主体性。摆脱班会课传统的说教、强制灌输模式,让学生自己设计主题班级活动方案。除了学校规定的主题班会外,班级活动方案、主题班会的方案都让学生自己来设计,从而从根本上打破以往班级活动、主题班会“我说你听”、“我讲你做”的被动局面,充分调动学生的积极性和创造性,提高教育活动的针对性和实效性。我们曾开设……

三、健全制度,培养学生的责任意识

制定了班级法规后中,还要把它完善和健全,并且落实好,充分利用“班级法律”,约束学生行为,从而培养学生的责任意识。

1.以行为规范作为切入口,培养学生的自信、自尊、自觉意识,体现“学生发展为本”思想,启迪学生摆脱依赖,自主决策,勇担责任。如在作业和遵守考场纪律等方面,让同学们自我审查,自我监督。

2.试行“班委竞选制”、“班干部轮值制”、“班级日记制”。通过自荐和他人举荐相结合的方式产生候选人,候选人发表竞选演说,由全班同学投票产生班委,班委通过轮值制度对班级实施管理。同时实行“值日班长制”,每天一位小值日班长配合班主任具体负责本班全天的班级管理工作,作好值日记录。从机制上为更多的学生提供了发展空间和自我发展的平台,使学生在实践中“学会合作、学会负责、学会做人”。

3.班级事务实行“包干负责制”。对班级的事务管理做到“人人有事干、事事有人干”,班级卫生工作、服务工作岗位明确、责任到位,要求学生自觉做好,并由班长、劳动委员和值日班长负责检查监督。

四、开展活动,提升学生自主教育能力

只有使教育者的教育与学生的自主教育协调发展、形成“共振”的时候,教育才是有效的。因此,首先就要建立学生自主发展的激励机制,创设发展学生个性的环境与氛围。自主教育是班级自主管理的延伸和深化,也是班级自主管理的归宿和落脚点。以下是我积极探索和实践的几个方面:

1.让学生自己主持班级重大活动。在班级活动过程中,班主任要大胆放手,尽可能让班干部来负责活动的组织、实施和总结,尽可能让更多的学生参与,能让学生说的道理就让学生说,能让学生做的事就让学生做,使之在活动的亲身实践中受到教育和锻炼。

2.鼓励学生积极参与年级组和学校的各种竞争。要让学生真正成为班级的主人,必须让学生经常感受到班集体的温暖,体验到团结的力量,品尝到成功的喜悦。积极鼓励学生参与年级组和学校的各种竞争,培养学生“班兴我荣、班衰我耻”的班集体主人翁精神,这是学生自主教育的一条重要途径。

3.利用班会课开展辩论赛、专题讨论,让学生在经常性的讨论、争论中接受自我教育。组织学生结合班级实际开展一些专题讨论和争论,以此形成正确的舆论导向,这是一种重要的自我教育力量。在激烈的争论和热烈的辩论中受到了深刻的自我教育。通过班级管理实践,构建自主化班级管理模式在促进班级管理、增强学生主体意识和能力等方面都取得了比较理想的效果。

五、增强学生主体意识和能力

1.班级管理中学生的主体性得以提升

学生才是班级真正的主人,是班级管理的主体,在自主管理模式下,全体学生既自我约束,又互相监督,既积极竞争又团结协作,培养了他们的非智力素质,而增强了他们的自信心和自制力。

2.学生的责任意识和班级凝聚力得以增强

构建自主化班级管理模式,有机地把竞争意识、合作意识、责任意识以及自信心等相结合,这样通过担任多种班级管理角色让更多的学生在集体中承担责任、服务于集体,学生的责任意识得到强化,并很快转化成对班级的热爱,增强班集体的凝聚力。

3.班级管理的实效性不断得以提高

自主班级管理充分调动了全体学生的积极性,通过学生自我管理全班形成齐抓共管的良好局面,显著提高班级管理效率,促进了班级管理工作的良性循环,班级各项活动能自主开展。

4.学生的综合素质和能力得以发展

在构建自主班级管理模式的过程中,学生更多地看到同伴和自己的长处,让家长和老师也更多发现他们的发展潜力,形成了推动学生不断进步的积极环境,从而促进学生的全面发展。在自主管理模式下,被动的管理变成主动的管理学生的前进、向上的内驱力在此得到了激发,班级自主管理还为每位学生创造了参与组织管理和实践的机会,提高了每一位学生的自主管理能力,促进自身组织能力和综合素质不断发展。

当今社会的发展需要能够自我管理,并具备合作意识和较高综合素质的真正人才,学校要强化班级管理改革与创新必然要把班级管理的主动权交给学生。当然,班级管理是一个动态化的复杂过程,我在构建自主化班级管理模式方面做得还不够,今后我将继续努力,将自己在班级管理中的实践和探索不断完善和发展,做好学生的领路人。

(原题:《自主化班级管理结构形式的建构》)

【作者单位:沭阳县韩山中心小学 江苏】

上一篇:区域活动材料的灵活运用与投放 下一篇:陶行知“六大解放”思想与幼儿园科学启蒙教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