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黄金新娘”风光的背后

时间:2022-09-13 12:58:44

“黄金新娘”风光的背后

近年来,关于福建晋江“黄金新娘”的新闻频繁见诸报端,吸引大众眼球。在百度上输入“天价嫁妆”“黄金新娘”“晋江新娘”等字眼,一下子就可以搜到大量信息。

“黄金新娘”,是流行于福建省泉州市所辖的晋江市、石狮市一带的婚嫁习俗。一些新人结婚时聘金、嫁妆动辄百万、千万乃至上亿元,新娘浑身上下要佩戴项链、手链、手镯、戒指、脚链等黄金珠宝首饰,礼服也刻意选择有金色条纹的样式,远远望去整个人就像是被黄金包裹出来的,因此被称为“黄金新娘”。在福建民间,流传着这样一句话:“抢银行,不如娶个晋江新娘”,甚至有些家长为了获得高额嫁妆特意委托媒人给自己的儿子介绍个晋江女孩。“晋江新娘”已经被贴上了“黄金财富”和“高额嫁妆”的标签。

富家女出嫁戴十斤黄金 在晋江街头,豪车迎亲队对于民众来说已经不是什么新鲜事了。2012年11月,晋江某实业集团执行董事嫁女,送给女儿的嫁妆包括1亿元现金和价值1亿元的股票,还有一栋别墅、一辆劳斯莱斯和一辆奔驰车,嫁妆总价值近3亿元。前来参加返亲宴会的亲友超过3000人,女方家专门腾出5亩大的仓库,摆放400多席酒宴,每桌宴席8000多元,返亲宴总花销800万元。

这样的豪门婚礼,在晋江并不是特例,但也不全都这样大操大办。一位来自晋江的女大学生告诉记者,人们总会对典型的事例印象深刻并且夸张传播。她说:“网络上宣传的都是富豪的婚礼,而实际上普通家庭还是办普通婚礼的,嫁妆也不可能都是几百万上千万元。”谈到自己未来的嫁妆会有多少时,她腼腆一笑,“我也不知道,不过肯定不可能那么夸张。”

记者经多方走访了解到,虽然“豪门婚礼”属于少数现象,但“黄金新娘”在泉州市的晋江市和石狮市却是普遍现象,嫁妆也是这一带婚礼上最吸引眼球的一环,成为人们茶余饭后的谈资。婚嫁时,男方订婚送来聘金,结婚前女方将聘金如数返还,结婚当天再支付与聘金等额甚至更多的嫁妆。嫁妆以存折、支票、现金、黄金、股份、豪车、豪宅或房产证等形式为主,在结婚当天跟随新娘一同带到男方家里。嫁妆30万元、50万元和100万元以上分别是低、中和高档婚礼的“行情”。

除了嫁妆外,黄金首饰也是结婚当天的“标配”。首饰不以“克”为计量单位,而是以“两”“斤”来计算,即使普通人家的婚礼也需要花费黄金七八两左右,有的甚至达到两三斤。

长期从事婚庆服务业多年的小庄说:“我见过的聘礼和嫁妆中,黄金最多的超过10斤,除了新娘身上佩戴的外,还有金牌和金块。手镯、手链、项链,戒指……戴不下的手镯手链就用大排链串起来挂在脖子上,光戴完所有黄金饰品就得花费30分钟。十余斤的黄金挂在脖子上一天下来,新娘也累得不行了。”

福建多地现“黄金新娘” 近几年,福州地区的长乐、平潭也出现了高嫁妆、高聘金,门当户对、强强联合大办奢华婚礼的现象。

在莆田市的东庄镇、忠门镇、北高镇,聘金、嫁妆也一样高得令人咋舌,据称这三个镇是莆田的“百万新娘”镇,嫁女儿聘金要价100万元甚至更多。“由于当地发展建材、黄金、民营医院产业,富裕家庭比较多,所以婚姻多数门当户对,聘金高嫁妆也高。”一名去年刚毕业的莆田籍大学生郑明明(化名)对记者说。

此外,福建另外一种“黄金新娘”现象的表现形式则是女方父母向男方父母要求高昂的聘金彩礼,并且逐年上涨,从几年前的几万元已上升到现在的十几万、二十几万元,有些地区甚至是要价三四十万元,给男方家庭造成了沉重负担,甚至不得不借上高额外债。

在龙岩、三明、宁德的一些农村地区,嫁女儿就和“卖女儿”没什么区别,甚至一些农村妇女见面聊天的话题就是“你女儿‘卖’了没有?”“‘卖’了几万元?”

在这些地区,和泉州“黄金新娘”(嫁妆多面子大,嫁妆少嫁到婆家受气多)不一样的是,谁家的女儿聘金彩礼收得多,就说明那家的女儿更值钱,似乎“更优秀”,娘家人也觉得更有面子。

前不久刚订婚的郑先生说,他和女友都是莆田本地人,男女双方父母商定后决定男方要给女方32.8万元聘金,他戏称“压力山大,以后要天天喝粥吃白米饭了。”谈到对此种风俗有何看法时,他说:“农村的风俗习惯我们无法改变,为了娶老婆我也只好认了,但是我对这种风俗深恶痛绝。”

“先借40万元,等到时候女方将聘金返还回来,我们马上还给你。”为了给儿子结婚,晋江人陈女士和丈夫一起来到朋友家中,希望对方能先借些钱给他们应急。令他们没有想到的是,女方并没有将这些聘金返还,陈女士和丈夫就此欠下了40万元的债务。

“我就是一个活生生被拆散的例子。”网友“苏瓜瓜”在社交媒体上讲述自己的辛酸史。“我男朋友是晋江的,我们交往了7年。第3年时被他家人知道了,他家人以‘门不当户不对,且我不是本地人,风俗习惯不同’等理由,强烈反对我们在一起。4年后,我和男友被强迫分手了。”“苏瓜瓜”写道,“我相信这种被拆散的例子不少,这种‘习俗’真的会害苦很多无辜的情侣。”

看到“苏瓜瓜”的经历,有网友留言道:“我一个大学男同学是晋江的,家里生意做得很大,大学里交了一个女朋友,是我们班成绩很好又能歌善舞的一个姑娘。可是4年的感情也抵不过人家那边的风俗,最后也是悲剧收场,女的未嫁,男的却娶了个门当户对的。”

晋江网友黄先生说:“习俗固然应该尊重,但是陪嫁、聘金和黄金数量的多少,应该视家庭情况而定,要量力而行,而不应该盲目跟风、攀比。”

来自三明市的钟小姐认为:“这一切都源于重男轻女的思想,只把儿子看作是家里的延续,而女儿嫁出去以后就和家里瓜葛不大,所以有些地方会以聘金形式收取女儿的养老费用,而有些地方则以嫁妆补偿女儿失去的那份对家产的继承。这些做法都会削弱女儿跟父母的亲情关系”。

超出自身经济能力的奢华婚礼不可取 针对愈演愈烈的“黄金新娘”现象,中国法学会婚姻法学研究会副会长,厦门大学法学院教授、博士生导师蒋月表示,近些年来,当地经济快速发展,特别是民营经济发达,拥有巨额私人财富的家庭越来越多,嫁妆的种类变化大,价值稳步上升。新娘的装扮也越来越“贵气”。经媒体报道个别新娘陪嫁超亿的奢华婚礼之后,这一地区的特殊婚嫁习俗受到了较多关注。

蒋月说,女儿出嫁,婚礼豪华,嫁妆价值超亿,只代表小部分最富裕家庭的情况,不意味着当地家家如此,更非人人如此。其实,在其他省市或地区,最富裕家庭的子女婚嫁,其情形也应相差无几,所不同的是表达形式或习惯做法。一般家庭的青年结婚,置办各类财产和物品,其价值也有显著增长。这表明,百姓的生活水平有了大幅度提高。新娘将黄金饰品统统穿戴在身上,既是图吉利,又表示其生活富足。贫穷时代新娘陪嫁8条、10条被褥,要分派几个劳力挑到夫家,然后整整齐齐地叠放在新床上,向来客展示;如今富裕的家庭或新娘则展示金银珠宝,也可以理解。

“结婚是人生大事,当事者或其家庭想方设法将婚礼办得隆重、热闹,是人之常情。”蒋月认为,中国人,都有面子观念,举办什么样的婚礼,馈赠哪些礼品,只要是家庭经济条件许可的,合乎情理的,谈不上炫富。至于邻里之间询问对方家女儿“卖了多少钱”,应是熟人闲聊之语,并不表示“买卖”之意。当然,若真发生买卖婚姻,当属违法,是婚姻法明文禁止的。若是超出自身经济能力而举债置办大量昂贵首饰或奢华婚礼,自不可取。今天,国人的生活越来越富裕,社会氛围越来越宽松,年轻人观念多元化,个性突出,无论对人或对事,宜提倡多些客观,多些宽容,多些礼让,多些祝福。?笪摘自《中国妇女报》

上一篇:崇祯皇帝本可不用上煤山 下一篇:论行政行为程序违法之“法”的范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