马云阿里上市,中国投资者难以达成的彼岸

时间:2022-09-13 10:07:12

马云阿里上市,中国投资者难以达成的彼岸

阿里背后400倍-1500倍增值的投资者中你很难找到中国资金的影子,正是中国的监管理念阻挡了神话故事发生在中国

马云的阿里即将在美国IPO,其市值应不会低于2000亿美元(12000亿人民币)!

至此,中国新兴互联网产业中的领导力量都成为了清一色的国际公众公司。他们的业务发生在中国,他们的股东却是全球的。

当翻遍阿里的招股说明书后,我最感慨的就是从始至终投资于马云的那些“资本家”,他们怎么可以那么有胆有识,特别是那个软银,两次三番地投入了8000万美元,十几年后,这家投资商的回报可以超过400倍!

其实还有更惊人的。来自南非的一家公司几乎与软银投资阿里同时投资腾讯3200万美元,今天这笔投资已经获得了1500倍左右的增值。

即使是稍显逊色的新浪、搜狐、网易,哪一家背后不站着一排成功的投资者。只不过,这些投资者中你很难找到中国资金的影子。

中国的投资圈到了好好寻找一下原因的时候了,是我们的投资者没有眼光、胆识,还是别的什么原因让我们总是错过这些“神话般”的故事。

我很快就发现了第一个可以追究的原因,那就是我们的证监会。嘿,真的,我不是一个政府的天然反对者!但你看,美国的证监会就没有过问阿里巴巴准备以多少倍的市盈率首发股票(实际上这个数字将肯定高于50)。更重要的,美国的证监会听任一个被美国的新闻媒体反复质疑的VIE问题而不顾,准备任由美国的投资者自行判断这一问题的风险。

什么VIE?我就没打算搞懂,因为知道我反正买不到阿里的股票。但对于美国投资者,那应该是一个挺大的问题吧,至少《纽约时报》、《金融时报》是这么说的。还有,就是马云个人的商业道德,也是那些“该死的媒体”唠叨个没完的话题,他们说马云当年把支付宝弄出阿里巴巴公司时很不地道,几乎可以说是背着大股东雅虎偷偷进行的。但马云事后告诉我们,他是因为中国政府的政策变动不得已而为之。我的天!中国政府的政策变动、这样的风险可能远远大于马云的个人道德,美国的证监会也居然可以让投资者自行判断风险。

实际上,正是中国的监管理念阻挡了神话故事发生在中国。他们把公司上市募集资金当成高考择优录取,考分最高的学生入学后,就发现他们最多成为一个又一个官僚制度中的镙丝钉,而与创业神话相去甚远。

此外,另一个深刻的原因恐怕还在于投资者。与中国的投资者不同,在美国有相当多的投资者抱有一种值得尊敬的投资理念,他们把投资看得很高尚,而不是羞于示人;他们要求他们的投资不但有回报,还要成为推动社会进步的力量。

而在我接触到的中国投资者中间,鲜有这样的投资理念,讲得最多的就是如何借助权力形成“护城河”,其次就是如何与资源方结成利益联盟,从而可以阻挡竞争对手的进入。简单地说,我们这里不关心公司如何做得比别人好,只关心是否有办法让别人做不好。

我还有一个体会,我发现中国的投资者在做他们的投资考察时会显得更像创业者,他们看上去总是会比创业者更懂得创业者准备做的事。这些投资者经常会说,我觉得这样做行不通,那样做消费者无法接受。我听到的最有意思的问题是,一些投资者问创业者,你要做的事别人做过吗?为什么别人做不成你要做?遇到这样的问题我真是哭笑不得――如果别人做过,我还跟你说什么?如果别人做成了,那还要我们在这里谈什么?

对于投资者来说,你一定要懂得你不是创业者,你要做的只是找对一个创业者;你不需要比创业者懂得更多,你只需要看创业者身上的气质是不是对,他会不会对你的投资负责,他是不是真正热爱他要做的事,他是不是可以尽一切努力调动一切可以调动的力量。总之,你的投资寄托在你投资的人和事上,成功与否你大可交给命运。如果你的风险偏好低,你可以分摊多个这样的投资;如果你的风险偏好高,你完全可以大大地赌上一把。但不管如何,像一个真正的投资家做的,投完你的钱,等结果吧。

上一篇:小学语文教学中多媒体认知问题的探讨 下一篇:中房股份进军煤层气 对赌协议难达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