数据包络分析在生态效率计算中的应用

时间:2022-09-13 07:31:16

数据包络分析在生态效率计算中的应用

[摘 要] 本文主要针对如何测量石化企业环境绩效进行了研究。为兼顾企业的经济利益与环境绩效,本文介绍了生态效率的概念,在计算方法上,采用数据包络分析方法,并以国内某企业炼油板块13家具有一定代表性的企业为例,计算了其相对生态效率。计算结果显示,该13家企业总体水平较高,7家企业生态效率达到1。

[关键词] 生态效率 数据包络分析 石化企业 环境绩效评价

一、生态效率概述

1.生态效率的内涵

生态效率(eco-efficiency)概念是最早在1992年由“世界可持续发展商业理事会”(WBCSD)在其向里约联合国环境与发展大会提交的报告《改变航向:一个关于发展与环境的全球商业观点》中首次提出的。其含义为:

“生态效率必须提供有价格竞争优势的,满足人类需求和保证生活质量的产品或服务,同时能逐步降低产品或服务生命周期中的生态影响和资源的消耗强度,其降低程度与估算的地球承载力相一致。”

作为反映环境业绩变量与财务业绩变量的比率,生态效率的目标在于“在最小化资源的耗费和对环境负面影响的同时,最大化企业的价值”(WBCSD)。据此,生态效率可表示为:

生态效率=产品或服务的价值/环境影响(1)

2.生态效率的计算方法

“价值――影响比值方法”,即分别计算得出经济价值和环境影响,然后二者相除得出比率。对于经济价值和环境影响的计算,WBCSD和UNCTAD分别规定测量指标。

也有学者尝试采用数据包络分析(Data Envelopment Analysis,DEA)方法构建模型,计算生态效率。Pekka J.Korhonen,M.Luptacik[4]以及Mika Kortelainen,Timo Kuosmanen[5]在运用DEA 模型计算生态效率时主要区别在于对非期望产出的处理方法和模型组合的差异。但文献[4]、[5]都证明了用DEA 方法计算生态效率的可行性和客观性。

二、生态效率的计算

1.概念的界定

假设有n个决策单元,每个决策单元在生产过程中产生m种环境压力(输入)Zi,各环境压力的权重为νi,i=1,…m。产生工业增加值(输出)Vn。则

生态效率= (2)

2.生态效率计算

本文选取了国内某石化企业炼油板块13家具有一定代表性的企业,对其生态效率进行评价。将13家企业的工业增加值作为输出,将原油加工量、新水取用量、水体污染物、大气污染物、固体废弃物作为输入,计算结果如表所示。

从表中可以看出,这13家企业的情况总体情况乐观,生态效率较高。平均生态效率为85.2%,达到良好水平。其中,7家企业生态效率为1,并且松弛变量均为0,是DEA有效的;4家企业处于中等水平;2家企业生态效率明显较低,亟待改善。

三、结论

本文以国内某石化企业炼油板块13家较有代表性的企业为例,采用数据包络分析计算了其相对生态效率。这13家企业中,有7家企业生态效率达到1,其余6家企业应当减少能源消耗量和污染物排放量。使用数据包络分析方法,有助于企业了解自己在行业中的水平,提高环境绩效,达到“持续改进”的目的。

参考文献:

[1]Changing Course:A global Business Perspective on Development and the Environment[M].MITPress,1992

[2]Bjrn Stigson Eco-efficiency:Creating more value with less impact[M].WBCSD,2000

[3]United Nations Conference on Trade and Development.Integrating Environ-mental and Financial Performance at the Enterprise level:A methodology for standardizing Eco-efficiency Indicators[M].United Nations Publication, 2003

[4]Pekka J.Kohonen, Mikulas Luptacik.Eco-efficiency of power plants: An extension of data envelopment analysis [J].European Journal of Operational Research,2004,154(2):437~446

[5]Mika Kortelainen:Timo Kuosmanen.Mearsuring Eco-efficiency of Production with data envelopment analysis[J].Journal of Industrial Ecology, 2005,9(4):59~72

“本文中所涉及到的图表、注解、公式等内容请以PDF格式阅读原文”

上一篇:高职商务英语实践技能项目设计 下一篇:财经类院校教育技术应用平台的构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