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勒俄特依》与彝族的哲学思想浅析

时间:2022-09-13 05:09:17

《勒俄特依》与彝族的哲学思想浅析

【摘要】史诗是一种古老而特殊的文学样式,是反映民族社会生活的一部“百科全书”。彝族史诗《勒俄特依》不仅包含了神话、传说、创世史诗和英雄史诗,它还具有丰富的哲学思想,其中也包含着唯物主义的萌芽和一些科学合理的成分。主要有朴素的宇宙观、对生命和人类的朴素看法。同时,《勒俄特依》也反映了人和自然和谐相处的生态观念。

【关键词】《勒俄特依》;彝族史诗;哲学思想

宇宙的起源是什么?人的起源是什么?人和自然的关系,和人的关系是什么?在人类的漫长的历史中,人类最初的疑问构成了哲学的萌芽。古代社会,人类的认识水平很低,不能回答上面的问题,故而先民用奇特的构思和想象,丰富了早期人类的精神世界,这就是神话和史诗的诞生。《勒俄特依》作为彝族创世史诗,不仅包含了神话、传说、创世史诗和英雄史诗,它还具有丰富的哲学思想,是彝族先民智慧的结晶。史诗《勒俄特依》以“创世”为主线,叙述了宇宙的起源和人类的迁徙等,其结构庞大、气势雄伟、内容丰富,显示出其朴素的唯物主义哲学思想。

一、朴素的宇宙观

关于宇宙的形成,原始宗教中有各种各样的神灵创世说。宇宙指的是物质世界,是自然万物的总称。彝族先民认为,“宇宙”指的就是天地。彝族先民关于天地起源、发展以及自然万物存在的宇宙观,其中包含着四项典型内容:一、“化生型”宇宙观;二、“创造型”宇宙观;三、自然演化的宇宙观;四、宇宙原始结构说。《勒俄特依》中的宇宙观是“自然宇宙观”,认为天地是由客观存在的自然物质演化而来。

彝族先民认为,最初的宇宙无天又无地,是混沌的状态。现在的事物不是从来就有的,而是后来才有的,是后来发生的。这是彝族朴素的辩证的宇宙“发生”观。《勒俄特依》在《天地演变史》章节中开篇就讲到:“远古的时候,上面没有天,有天没有星,下面没有地,有地不生草。……上下阴森森,四方昏沉沉。”

这里描绘的是一个混沌的世界,是一个混沌的宇宙,是一个“天地混沌如鸡子”的时代。混沌的宇宙不是静止不变的,而是发展变化着的。《天地演变史》中写到:

“一天反着变,变化极反常;一天正着变,变化似正常。天地的一代,混沌演变水;天地的二代,地上雾蒙蒙;天地的三代,水色变金黄;……天地的九代,下界遭毁灭;天地的十代,万物毁灭尽。此为天地演变史”

彝族先民认为,万物都是由变化演变的过程而来。运动和变化是天地万物形成的过程,这里包含着彝族先民朴素的辩证法思想。

《勒俄特依》认为,“水”乃是万物的始祖,由水才演变了其他的万物。“水”生万物说,世间万物都是由水演变而来。它把天地万物的形成归结于“水”,是一种客观存在的物质。相对于创造型宇宙观中的“神”创万物说,《勒俄特依》更显示出彝族先民朴素的唯物主义哲学观念。

《开天辟地》章节中,恩体谷兹让众神仙去开天辟地,“阿尔师傅啊,膝盖当砧磴,口腔当风箱, 拳头当铁锤,手指做火钳,制成四把铜铁叉。”四把铜铁叉交给四仙子去开辟东西南北四方。结果,“风从东方吹进来,从西方吹出去。水从北方流进来,从南方流出去。”接着,“丝惹低尼啊,请来阿尔师傅来,将那四个铜铁球,制成就把铜铁帚,交给了九个仙姑娘。拿去扫天地。把天扫上去,把地扫下来。”《勒俄》还谈到几个仙小伙利用铜铁斧去“造地”。《开天辟地》中写到:“一处打成山,做牧羊的地方;一处打成坝,做放牛的地方;一处打成田,做栽秧的地方;一处打成坡,做种荞的地方;一处打成哑口,做打仗的地方,一处打成沟谷,做流水的地方,一处打成山山凹,做安家的地方。”从此大地上有了树木、流水、平原、动物。

这里的神人“开天辟地”和创造万物,还不同于后来宗教有神论的神创――无中生有的“创造”。这种劳作和生产劳动一样,这些神是是被夸大和神化了的人。更多的是赞美人的力量,劳动的力量。这是一种朴素的唯物主义哲学观。

二、对生命和人类起源的朴素看法

彝族先民认识世界和人类认识世界的顺序是一致的,都是先天地后人类。《勒俄特依》并没有秉承大多数神话的人类起源神造说,而是采用了较为合理的自然演化说。

首先,彝族先民认为,万物源于雪。《勒俄特依》中写到:“天上掉下泡桐树,落在大地上,霉烂三年后,升起三股雾,升到天空去,降下了三场红雪来,九天化到晚,九夜化到亮,为成为人类来融化,为成祖先来融化。做了九次黑白蘸,结冰来做骨,下雪来做肉,吹风来做气,下雨来做血,星星做眼睛,变成雪族的种类,雪族子孙十二种。”

彝族先民认为人类来源于“雪”,不同于“神创说”和“化生说”,彝族先民关于人类的起源是一种“物质变化说”,是自然演化的结果。它包含着朴素的唯物主义思想。

其次,彝族先民把生命和人类的起源看做是从低级到高级的自然演化的结果,并且提出人和猿是同祖的关系。《勒俄特依》中详细地叙述了猴类进化的过程。猴进化到第九代阿吕居子的时候,“形状虽象人,叫声似猴音。树叶当衣穿,野果当饭吃,有眼不看路,有嘴不吃肉,有手不做工,如熊掰树梢,如猴爬树顶。”,在这里为我们展现了原始社会类人猿的生活画面,也就是人类的早期生活。《勒俄特依》为我们展现了人类起源的正确的思想意识。

三、《勒俄特依》与彝族的自然生态观念

在彝族先民的宇宙观和生命观中,体现了一种“人和大自然是兄弟”的自然生态观念。这是彝族先民在漫漫岁月中,在与大自然的斗争生存中得出的经验和领悟。在“万物有灵观”的支配下,彝族先民认为,人与自然万物本为同源体,《勒俄特依》中雪生十二子,就说明了人为动植物同源共生。彝族先民把自己熟悉的动植物作为人类本源而加以亲近,彝族先民的自然崇拜和图腾崇拜也说明了这一点。

《勒俄特依》洪水漫天地重大自然灾害发生的原因,惩戒人类的与否与是否保护动物相关。《洪水漫天地》章节中记载:“恩体谷兹家,派遣阿格叶库臣,身除魔器,手拿套猪绳,赶头黄脸独野猪,来到地上方,将土翻还原,居木长子将他捉,居木长子啊,长子说大话,说要将他杀;次子说哽话,说要用棍打;居木幺子啊,幺子说话留后路。”长子和次子都因为要伤害这头猪而死亡,最后只有幺子居木武吾(阿普笃慕)生存下来。后来通过动物的帮忙,居木武吾与天上恩体谷兹的女儿联姻,人类得到了繁衍生息。这则故事告诉我们,人和自然中的万事万物是兄弟,要在相互依靠、相互帮助中生存。

“人和大自然是兄弟”,这一思想启迪了一代代彝族人的生态观。于是,彝族就产生了敬天敬地的天地观,敬山敬水的生态观,敬动植物的自然观。彝族把各种动物视为自己的良师益友而加以保护,把山水视为灵物,这种敬畏自然的思想在彝族地区产生了积极的影响。至今,彝族地区保存着人和自然相处的良好的生态环境。这种“人和大自然是兄弟”的观念是一种朴素的唯物主义思想。

彝族先民在《勒俄特依》中对宇宙的发生、生命的起源、生物的进化以及人类的起源的观点都是一种朴素的唯物论。其所强调的人类和大自然是兄弟的自然生态观念,也是一种朴素的唯物主义思想。《勒俄特依》的很多观点还不是依科学为根据的,但较之历史上各种唯心主义和形而上学的观点,已经是很先进的了。

【参考文献】

[1]王天玺,李国文著, 《先民的智慧:彝族古代哲学》, 云南教育出版社 , 2000.4,第55页冯

[2]元蔚译,勒俄特依[M].成都:四川民族出版社,1986第3页.

[3]《勒俄特依》,冯元蔚,4-5页

[4]《勒俄特依》,冯元蔚,14页。

[5]《勒俄特依》,冯元蔚,15-16页。

[6]《勒俄特依》,冯元蔚,31页。

[7]《勒俄特依》,冯元蔚,35-36页。

上一篇:从由超女肇始的选秀节目看大众文化趣味 下一篇:多媒体技术在高中地理教学中的应用分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