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谈凉山彝族丧葬习俗

时间:2022-09-19 08:46:52

摘 要:彝族有着悠久的历史和灿烂的风俗文化,丧葬习俗就是其中一项重要的风俗礼仪,由于死者性别、年龄、以及身份的不同,其丧葬礼俗也有所不同。本文主要通过从不同年龄、不同性别的丧葬习俗来探讨凉山彝族丧葬习俗。

关键词:凉山彝族 年龄 性别 丧葬习俗

凉山彝族传统的丧葬习俗是火葬,也有个别地方如安宁河流域的少数彝族地区随汉俗改为棺木土葬。火葬在凉山彝族地区传袭甚久。“葬礼的规模视死者的年龄而定,规格无统一的标准,视家庭条件以及亲族网络关系的强弱来定。不过丧葬的礼仪是基本相同的,大体可以分为收殓、丧集、守灵、出殡、聚食等几个程序。

据调查了解,由于死者性别、年龄的不同而人们对其丧礼也有所不同。

一、婴儿的丧葬习俗

婴儿的死通常称之为夭折,因此婴儿夭折时,不通知亲友,人们认为婴儿还没有成人,不能也不必要为他们举行隆重的丧礼,只请几个邻居来,请他们用四块木板订成一个方盒,让死婴屈膝而坐,面朝东传说彝族的祖先是从东方来的因此让他面朝东,在装死婴的木盒里放一块荞粑,彝族人们认为人死了只是肉体的消亡,其灵魂将回到什穆呃哈――天国,与祖先生活在一起,在那里也照样需要食物。

彝族传统观念认为,于一株野果树下葬婴,意思是使死婴即得到好果子吃,又得到好地方玩,以次表示父母对的深深爱意;面向东方站立,意在可让死婴的灵魂回归祖先居住地,此种土葬法彝语称为“嘿”。

二、青壮年的丧葬习俗

这里所说的青壮年是指还没有子女或是未娶或未嫁的青年,这种人死时不能有对一般死者殉葬的那头叫“莫布韦”的小猪,因为这头猪一般是由死者的长孙提供的。不仅这样他们的葬礼也是较婴儿隆重些,而较老人就简单。人们常说世间最大的痛苦莫过于白发人送黑发人,而这些人死就是属于这种情况了,因此他们的葬礼也只能举行一般的仪式。这是因为,人们认为青壮年的死属夭折,所施葬礼,不过是表示某种悲痛和惋惜而已。悲痛贯穿葬礼的始终,因此也不会象老人的葬礼灵前既有悲戚的哭声,又有乐天的酒语、笑声还有宾主间的巧言答辩。也不会为其“供灵牌”“送灵牌”。

对于少女、怀胎的死亡和难产至死的女子,彝族最忌讳,认为这类人死后,其灵魂通常不能回归祖先居住地,多变为作祟于人间的风湿病魔鬼怪。因而对这种人的葬法是,葬前举行除秽仪式,且进行解冤,送给她们用纸做成的美丽衣服、梳子、篦子、烟荷包、领花、领牌和走亲传戚兜风时骑的马以后,将其灵魂送至祖先处。这也在一定程度上加重了人们重男轻女思想。

三、老年人的丧葬习俗

老年人的葬礼与其他葬礼稍有区别,在火葬仪式中,对老人的葬礼最为隆重,比像青壮年的葬礼只能举行一般的仪式。这是因为,人们认为青壮年的死属夭折,所施葬礼,不过是表示某种悲痛和惋惜而已。“而老年人则已享尽天年,彝族认为有儿有女,子孙多的老人辞世是青笋脱壳、菜熟叶黄的自然现象,不用过分悲伤。因此灵前既有悲戚的哭声,又有乐天的酒语、笑声还有宾主间的巧言答辩。像以上所说的“阿古荷”是贯穿出殡前一夜的活动,通常组织许多人排成队以领唱的形式为死者指路送魂,有的也请毕摩念《指路经》,主要叙述一个人从生病治病到寿终及亲人得到噩耗是的情景,然后谈及世间无不死之理。再从死者的起居处为起点,以日行距离为一段,一程一程地把灵魂引送到祖先居住地。在葬礼过程中还要举行赛马、摔跤等,还要为优胜者赠奖。彝族人们认为人衰老而死是自然规律。就像谚语所说“老人去世象竹笋脱壳,象菜叶枯落”,“不老不死的只有日月,不病不痛只有大地”。“就说天空不会死,阴天云茫茫,云雾遮住了太阳,这也算死,就说大地不会死,冬天地上草儿都枯息,它也算是死,就说江河不会死,气候炎热河水被蒸干,鱼儿被晒死,它也算是死,人生自古谁无死,毕摩之王毕阿史拉则,毕摩之徒日墓尔都死了,苏尼之王尼阿史古也死去,大地的主人扭帝倭史,云雾的主人什联马嘎这些都死亡。岩上的千年松也会死,河边的万年石也会死;若说人不地球已经容纳不了人类也,若说鸟不死树林将无法容纳鸟儿了,根系植物总被火烧死,花紫叶植物总被霜冻死”。”所以老年人的整个丧礼中带着一定的喜庆成分。参加一次老人的葬礼,除了人们对死者的掉念外,还是一个交际、传播文化,对后人进行传统教育的过程。

四、 男性与女性的丧葬习俗区别比较

人们常说“男女有别”这不仅仅指人活着的时候,死后的丧葬习俗也有所差别。

第一,当死者断气或即将断气时,其亲友们让死者屈膝穿上寿衣,男性寿衣包括:二至三件衣服,一二条裤子,他们通常都穿长衫和裤子,一顶带有天菩萨的头帕,之后为死者披上一至二件双层披毡,这里的披毡是指有褶子的百褶披毡,在为死者披上时由于是男性所以要数九个褶子垫在死者下面;而女性寿衣包括:一至二条百褶裙(传统的彝裙),一至三件衣服,一顶荷叶帽,未婚女性则戴头帕,之后同样要为她们披上披毡,而且数七个褶子垫在死者的下面。

第二,在确定人死后要为他编停尸架彝语称为“Y”,若为男性死者所编,则“Y”就用九根手臂长手腕粗的木棒用麻线栓在两根长棒上成担架状的停尸架,然后把尸体左侧放在停尸架上,因为男人生前是用刀剑的,死后到天国照样要用刀剑,所以把右手放在上面,便于他们使用刀剑,以免把他们的右手压在下面无法使用刀剑而痛苦;而女性死者则用七根手臂长手腕粗的木棒用麻线栓在两根长棒上成担架状的停尸架,然后把尸体右侧放在停尸架上,因为女人生前要捻羊毛线,需要举起左手,死后到天国照样要捻毛线,所以把左手放在上面。

第三,出殡前要派丧葬队到山上砍柴,在火葬场垒成火化架,若死者是男性,则派九人去山上砍柴,是女性就派七人去;火花架都是按井字式来垒的,男性垒九层每层九根,女性垒七层,每层七根。除了上述的不同之外丧葬习俗也有许多相同之处,丧礼的大体程序就是相同的,如每个人死后都为他:收敛、丧集、守灵、出殡、聚食等。

第四,彝族自古以来就有严重的重男轻女观念,这在社会上就自行出现了两种不同身份的人――就是有儿子的人和没有儿子的人。这也由于一些传统的习俗而造成,一方面人们认为“嫁出去的女儿,就象泼出去的水”。认为只有儿子才是依靠。老人死后的灵牌也一般是由其儿子家来供奉的,通常他们不怕活着是没人养更怕死后没人供奉,而且他们的葬礼也和有儿子的人的葬有所不同。这两种人的丧葬习俗大体上是和前面所说的相同,只是在形式上和观念有些差别,通常人们都认为断子绝孙的人死后灵魂到阴间时,不能在先辈的行列中入伍。永远被阴间的祖先们拒之门外,成为无家可归的漂泊者;无儿子的人死后在遗体的放置和出殡时的抬法也和其他人不同,本来遗体放在家里时,是要用四根木桩把“Y”抬起的,但是如果死者没有儿子的那么他的“Y”就要放地上,出殡时也不能象有儿子的那样让人用扛走,他们就要放下来抬走,这也是一种地位的象征。

由以上我们可以看出,凉山彝族的葬礼有许多独特的仪式,不同性别、不同年龄以及不同身份的人的丧葬习俗是不同的。我们只有尊重和发扬优良传统与移风易俗,改革落后习俗结合起来,彝族丰富多彩的传统习俗便在现代生活中释放出新的生命力。

参考文献:

(1)苏静.浅析甘孜彝族的丧葬习俗 [G],康定民族师范高等专科学校学报[J],2004年6月

(2) 马林英.彝族妇女文学概论 [M], 四川民族出版社出版 ,1995年(3)苏呷此色.送灵归祖仪式,凉山日报2007年9月

上一篇:计算机网络信息系统安全问题的分析 下一篇:地下室逆作法钢筋混凝土梁与柱钢套筒节点连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