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称谓语看男尊女卑现象

时间:2022-09-13 02:21:34

摘要:男尊女卑现象是中国几千年封建礼教的集中体现,而称谓语则作为语言的基本要素明显地反映出男尊女卑的性别歧视的社会文化系统。

关键词:称谓词;男尊女卑

中图分类号:H0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005-5312(2011)15-0106-01

中国有几千年封建社会,流传下繁杂的礼教文化,其核心就是尊卑有别。语言作为反映社会文化的一面镜子,称谓语作为语言的基本组成要素,具有浓厚的民族文化色彩,在某种程度上反映着民族的家庭、社会及道德伦理观念。封建社会的男尊女卑观念在汉语称谓语中得到了充分的反映。

一、姓名称谓语中的男尊女卑

在漫长的历史过程中,汉语形成了庞大的姓名称谓体系。姓名由“姓”和“名”组成。“姓”本意是生,最初使用姓的目的是“别婚姻”。中国古代女性社会低下,女子要遵循“三从四德”的封建道德规范,即“未嫁从父、既嫁从夫、夫死从子”。女子在婚前一般是随父姓,婚后随夫姓,但无论怎么改,都超越不了男性的支配范围。如一个女子婚前被称为“李氏”,若是嫁给一个王姓的人,就被称为“王李氏”。我们熟知的孟姜女哭长城的故事中,“孟姜女”是她出嫁后的称呼,她其实是姜家的女儿。

“名”是每个人的代号。中国古代女子没有读书做官参加社会活动的权利,只能在家操持家务,活动在有限的范围内,不需要用代号来区分,因此很少有自己的名字,未出嫁多依据家中排行称之为大丫头、二丫头、杜十娘、辛十四娘等。女子婚后被称为“祥林嫂”、“吴妈”,或改姓其夫的姓被称为“王大娘”、“赵大婶”等等,体现出女性姓氏对男性姓氏的依附。

随着妇女解放运动的深入,现代女性较之以前有了很大的自由与权力,可以保留自己的姓氏,不必再依附夫家的姓。但封建社会男尊女卑、重男轻女的意识仍残留在现代人的思想里。女子名字中的“带睇”、“招娣”、“领娣”(“睇”、“娣”谐音“弟”)就是人们渴望生个男孩以传宗接代,光宗耀祖的一种折射。除此以外,有很多大家族有族谱,起名字要按照家谱,排字辈。就是说,同族同辈的人在“名”上用相同的字,一般是指名中的第一个字。男尊女卑的意识一直在人们脑中存现,认为:嫁出去的女儿,泼出去的水。排字辈,是只有男孩才有的资格。至今有些家庭还是沿袭这种老传统。中国还有一种独特的命名现象:有些人家因为贫穷,生男孩却取女孩名字,如 “李小艳”“张海燕”等,意谓把儿子当作女儿来养,这种“贱名易养”的心理应该也是是受了传统“男尊女卑”思想的影响。

二、亲属称谓语中的男尊女卑

亲属称谓是以本人为中心确定亲属成员和本人关系的名称。其性别歧视的表现主要有两方面。

首先,男性称谓和女性称谓的不对称。在相同条件下,男性称谓的划分细致,女性称谓通常比较粗疏。如“伯伯、叔叔、姑姑”一组词,都是称呼本人上一辈、父系的亲属,但男性称谓按照与本人父亲年龄的长幼关系区分为“伯伯”和“叔叔”,女性则不分年龄笼统地称为“姑姑”。同是男性称谓,“伯伯、叔叔”与“舅舅”也是不对称的。父亲的兄弟有“伯伯、叔叔”的专门称呼,母亲的兄弟却不细分而笼统地称为“舅舅”。这恐怕主要是将父方亲属看得比母方亲属重要的缘故。还有一个实例,作为同辈的兄弟姐妹,若是叔叔和伯伯的儿女,男孩称呼“堂哥”“堂弟”,女孩称呼“堂姐”“堂妹”。而姑姑的孩子只能叫做“表”兄弟姐妹。父系亲属分得如此清晰,母系亲属舅和姨的子女,都是表亲了。同样的性别身份,之所以有这样的差别,就因为一个是儿子的后代,一个是女儿的后代。这种不对称性反映了很强的宗族观念,对女性具有很强的排斥性,歧视女性的倾向非常明显。

前面说过女子要遵从“出嫁从夫”“夫死从子”的封建礼教。女性从子、从夫称呼的现象至今仍有保留,如跟随儿女叫“他大伯”、“他二叔”等。现代口语中的“小叔子”、“小姑子”、“小舅子”、“小姨子”,也是从子称呼。

夫妻之间的称谓最能体现男尊女卑的思想。古代女子自称多属谦卑之词,称呼自己“吾”、“我”,而称:“奴、妾、奴家、贱妾、卑妾”等。女性尊称丈夫为:“官人、夫君、郎君、老爷、相公”等,而丈夫却称妻子为: “客堂、贱内、拙荆、糟糠、内人、内子、内助、糟糠等,带有从属、附庸的含义。这种推崇、抬高男性,歧视、贬低女性的称谓,都显示出女性的地位低于男性。

男女称谓的差异实际是传统男女不同的社会地位和男尊女卑思想的折射。进入农业社会以来,男人是生产和生活的中心,居于主导地位,妇女居于从属地位,这种情况反映在语言上就是表示男性的词成了同类词语的构成基础。

其次,在次序上是男在前、女在后。汉语的习惯是前为尊后为卑,如:君臣、父子、祖孙、婆媳等等。如果将两个语素倒过来说成“臣君、子父、孙祖、媳婆”则不合习惯用法。汉语中两个亲属语素组合时,其他条件相同的情况下,表示男性亲属的语素要在表示女性亲属的语素的前面。如:父母、爸妈、爹娘、公婆、夫妻、兄嫂、哥姐、弟妹、子女、儿女等等。我们从来听不到“母父、婆公、妻夫”的说法。

三、社会称谓语中的男尊女卑

称谓语作为一个重要的语言现象,可以使我们从中了解社会中人与人之间的相互关系,尤其是人们对女性的看法。

(1)称谓范围上存在着不对等。比如,“先生”与“小姐”在称谓的范围上不对等。“先生”这个称呼,在任何场合对任何成年男性都可以这样称呼。而“小姐”只能称呼未婚女子,结婚以后便往往被称为“太太”、“夫人”。一句称谓语就暴露了女性的生活状况。汉语中始终找不到与男性称谓“先生”一词对等的,属于女性称谓的词语。因为,古代社会以男性为中心,“太太”说明她们在身份上已成为男性的附属品,是男性的太太,也意味着女性对男性的附属。 其实在英语中也有这种现象,如Mr.和Miss.Mrs.的关系。

(2)职务称谓中的性别歧视。人们习惯于认为有声望、有地位的人往往都是男性,而女性一旦有声望就被作为特例来看待,无论何时何地只要提到一位有成就的女性,总要在其姓名后加上“女”字来表明其性别,而对男性则不用。如在提到“英雄”一词时,我们习惯把女性英雄人物称为“女英雄”,特别强调其性别为“女”,似乎“英雄”一词是专属于男性的词汇。类似的词汇还有“(女)省长”、“(女)市长”、“(女)校长”等。

(3)职业称谓中的性别歧视。我们常接触到的到一些职业类称谓,如“经理”、“董事长”、“作家”等,口头语中虽不分男女,但人们一接触这些字眼,第一印象就是男性,因为在人们的认知系思想体系中,地位高、体面的职位或职业通常都有男性担当。在书面用语中,男性可以省去“男”,女性称谓大多标记 “女”。在电视和报纸中我们经常见到这样一种情况,在宣布成绩或者公布出席会议人员的名字时,后面会注明“女”的字样。相反,一些服务性、地位低的职业,如“秘书”、“服务员”、“保姆”、“售货员”等,人们很容易联想到女性,即使是男性,也不加标记“男”。更有甚者把“女博士”看作是区别于男性和女性之外的第三种人,但是男博士却被看作是有才华的人。这些称谓反映了女性地位的低下,重男轻女的倾向,是对女性的一种歧视。

汉语中男女称谓词的语义不对等所反映出的汉语语言中的性别歧视,是人们对女性的偏见,充分体现了男女社会地位的不平等,是父权制社会重男轻女,男尊女卑的表现,是汉语社会特定的传统价值观念和民族思维方式在语言中的体现。

参考文献:

[1]吴晓君.汉语称谓与男尊女卑[J].哈尔滨学院学报,2006.

[2]宋红波.英汉人际称谓系统中的性别歧视[J].武汉科技大学学报,2004.

上一篇:传统书法艺术与现代平面设计兼容问题简析 下一篇:商丘民间舞蹈的地域风格及文化特征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