庖丁解牛靠悟性

时间:2022-09-13 01:35:31

庖(páo),就是厨师。庖丁解牛讲的是一个名字叫丁的厨师替梁惠王宰牛的故事。之所以叫“庖丁”,是因为古人称呼一个人,总是喜欢在他的名字前加上职业名。

看庖丁宰牛,就是一种艺术享受。庖丁手的动作、肩的动作、腿脚的动作既熟练又好看,像舞蹈动作那样有美感。他的刀与牛的身体接触的地方,都发出豁豁的皮骨相离的声响,这节拍与《桑林》之舞乐的节拍一样,好听极了。

梁惠王一边看一边用手打着拍子,他都忘了自己是看宰牛还是看舞蹈了。直到庖丁把牛彻底分解完了,他才叫了一声:“好哇!”

梁惠王问庖丁说:“你这手艺实在太高了,怎么练出来的?”

庖丁轻轻把刀抹干净,怡然自得地放下刀子回答说:“大王,臣下爱好的是‘道’,这已经远远超过了对于技术层面的追求。想当年,臣下刚开始学宰牛的时候,和常人一样,看在眼里的,不过就是一头整个的牛。但三年之后,臣眼里看见的牛,已经不是整个的牛,而是牛的肌肉和筋骨。”

这庖丁的眼睛有X光的透视功能了。

梁惠王又问:“那现在你的功夫又怎么样呢?”

“臣现在宰牛,只是用心神去感知,而不是用眼睛看。臣的刀顺着牛的自然肌理,劈开筋骨间大的空隙,沿着骨节间的空隙游走,这都是顺着牛的自然结构运刀。臣的刀从来没有碰过牛身上筋脉相连的地方,更别说大骨头了。通常,技术好的厨师一年换一把刀,因为他们用刀子去割肉;技术一般的厨师每月换一把刀,因为他们用刀子去剁骨头。”

庖丁把刚才擦拭干净的刀给梁惠王看了看。

“大王你看,如今臣这把刀已用了十九年了,宰的牛少说也有几千头,看上去却还像刚在磨刀石上磨过的。牛身上的骨节是有空隙的,而我这刀刃非常的薄,用这样的刀伸入有空隙的骨节,那当然是游刃有余了。所以臣用了十九年的刀,还像新磨出来的一样。尽管如此,每当臣碰上筋骨盘结的地方,知道很难下手,便小心翼翼,眼神专注,动作放慢。等找准地方,刀子微微一动,哗啦一声,牛就已经骨肉分离,像泥土一样散落在地了。这时候,臣提刀站立,踌躇满志地环顾四周,心满意足地擦拭好这把刀,把它慢慢收起来。”

梁惠王一边听一边若有所思。

等庖丁讲完了,梁惠王说:“好啊!寡人听了你的解牛之道,学到了养生之道啊。”

庄子笔下的庖丁,不是一般的宰牛高手,他是一位悟出世间大道的高人,所以他才能讲出这么一番大道理来。

【原文】

以无厚入有间①,恢恢乎其于游刃必有余地矣②。

(《庄子・养生主》)

①无厚:没什么厚度。 间:间隙。 ②恢恢:宽大。

以薄得几乎没什么厚度的刀刃去插入牛骨节的间隙中,必然感到骨节缝隙很宽绰,刀刃游走转动大有回旋的余地。

(选自《庄子故事》,中华书局)

上一篇:自相矛盾说不通 下一篇:成语为什么多数是四个字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