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生物课教学的素质教育

时间:2022-09-13 01:20:09

论生物课教学的素质教育

【摘 要】建构主义教学模式相对传统教学模式拥有一定的特点,在生物课教学过程中的应用效果会更具特色,这也是我们经常提到的素质教育中不可或缺的部分。

【关键词】生物课;素质教育;建构主义

一、建构主义学习理论

建构主义学习理论提倡“合作学习”,学会合作是素质教育的一项基本内容,也是信息时代对人的一种要求。讨论课作为一种课型,根据教师和学生的角色及活动的特点,可以分为师生互动型、生生互动型、生生社会互动型、师生社会互动型、师生网络互动型等。在课堂中,学生是学习的主人,始终处在主体地位。在学习活动中,教师是指导者和帮助者,应发挥主导作用。教师可根据学生的认识水平、能力、个性特征、性别、年龄等特点,把学生分成不同的小组进行协作学习。协作学习以小组讨论、协商的形式开展学习活动,旨在通过学习群体的智慧,完善和深化学习个体对知识的理解和掌握。在协作学习过程中,小组同学要进行讨论、沟通并达成统一的认识。此时,教师要注意启发、诱导,把活动的主题引向深入,从而提示问题的本质、规律。

二、对比建构主义教学模式与传统教学模式

传统的教学模式是:“以教师为中心,教师利用讲解、板书和各种媒体作为教学法的手段和方法向学生传授知识,学生则被动地接受教师传授的知识。”

而建构主义的教学模式则是:“以学生为中心,在整个教学过程中由教师起组织者、帮助者和促进者的作用,利用情境协作,会话等学习环境要素充分发挥学生的主动性、积极性和首创精神,最终达到使学生有效地实现对当前所学知识的意义建构的目的。”

在两种模式中,教师、学生、教材、媒体四个要素有着完全不同的作用。

三、建构主义教学模式对生物学素质教育的影响

1.生物学面临的基本情况

生物学是一门实验性、实践性,操作性都非常强的学科,生物教学应该注重认知能力的培养,提倡学生的主动性。生物教师在教学过程中如何运用全新的教学方法,构建新的教学模式,对学生进行科学思维、操作、观察、科学语言等素质的培养,是目前面临的一个重要课题。

2.建构主义模式的教学方法

在建构主义教学模式下,生物的CAI教学方法主要有以下几种:

(1)支架式教学

学生独立解决问题时的实际水平和教师指导下解决问题时的潜在发展水平之间的差距称为“最邻近发展区”。围绕当前学习主题,按“最邻近发展区”的要求建立概念框架,将学生引入一定的问题情境,让学生独立探索,进行小组协商,完成对所学知识的意义构建,并通过效果评价。

如在学习《动物的行为》这一单元时,确定要把实验班学生分6个学习小组,每个组负责开发一种动物行为的多媒体演示。让每一位学生自己选择:愿意开发哪一类动物行为;是愿意收集有关的动物资料还是愿意为资料写出相应的文字说明;或是直接用多媒体工具去制作软件。然后在此基础上把同学们编入不同的学习小组。这样,每一类动物的行为就成为学生的研究对象,同学们都围绕自己的任务努力去搜索材料。例如:去动物园相应展馆去实地观察动物的生活习性、行为,并拍摄录像;到图书馆和网络上去查询有关资料,以获取动物图片和撰写说明(将学生引入一定的问题情境――使学生处于概念框架的某个节点)。教师则对如何到图书馆和网络搜集素材适时给学生以必要的帮助,指导学生对搜集的素材重要性大小的进行分析(帮助学生沿概念框架上升),并指导学生将材料制作进入网页。然后组织全实验班的学生在网络课室通过局域网交流和讨论。教师根据学生已有能力,连续提出问题,用这种支架式的教学法将学生的概念理解从一个水平提高到另一个新水平。

(2)实例式教学

在与现实情况基本一致或相类似的情境下,选择出与当前学习主题密切相关的真实性事件或问题作为学习的中心内容,并确定整个教学单元的内容和进程,让学生在现实世界的真实环境中去感受和体验该知识所反映事物的性质、规律以及该事物与其他事物之间联系,通过学生的自主学习和协助学习,来完成对所学知识的意义建构。

例如在学习《生物与环境》这一单元时,教师鼓励学生围绕这一教学内容拟定若干题目,例如广州近年来的空气污染和麓湖水质研究等问题,要求学生用多媒体形式直观、形象地把自己选定的问题表现出来。经过一段时间实际考察及在图书馆和网络查阅资料后,同学们制作了一些自己的软件,教师选取其中适合的软件,向全班同学播放。播放后立即组织讨论,把对有关教学内容的理解逐步引向深入。在这个课例中,学生始终处于主动探索、主动思考,主动建构意义的认知主置,但是又离不开教师事先作的教学设计和协作过程中的引导,整个过程充分体现了教师指导作用与学生主体作用的结合。

(3)随机进入教学

学习者随意通过不同途径、不同的方式进入同样教学内容的学习,从而获得对同一事物或同一问题的多方面的认识与理解,每次进入都有不同的学习目的和问题侧重点,因此多次进入的结果,绝不仅仅是对同一知识内容的简单重复和巩固,而是使学习者获得对事物全貌的理解与认识上的飞跃。

美国华盛顿州立大学农学院在网络环境下开发出具有动画和超文本控制功能的交互式教学系统,所用教学方法主要是随机进入法。该教学系统通过确定主题、创设情境、引导学生独立探索、设计,协作学习环境,设计学习效果评价、设计强化练习等步骤,帮助学生形成学习动机,用于学习分子遗传学和生物技术的有关内容。通过学习学生不仅能完成所学知识的意义建构还能实际验证。

3.对建构主义教学模式的思考

(1)运用建构主义教学应注意的问题

在建构主义学习环境下可以采用不同的教学方法,我们运用比较成熟的主要是支架法,实例法和随机进入法。但在实际教学中,不一定采用某种单一的方法,也可以将两种以上的方法结合在一起以某种方法为主、其它方法为辅,灵活加以运用。

不管是用何种教学方法,均应充分考虑以学生为中心的三个要素:即发挥学生的首创精神,知识外化和实现自我反馈。

教师要考虑如何站在稍稍超前于学生智力发展的边界上(即最邻近发展区),通过提问引导讨论,切忌直接告诉学生应该做什么(即不能代替学生思维)。

(2)建构主义的缺陷

作为教学论的三大流派之一,建构主义教学论影响深远。但该理论过于片面强调知识结构的重要性,而忽视知识内容的教学,没有实际知识内容的传授,难以培养学生的适应能力,生活能力,忽视知识、技能的教学,学生智力的发展也必然落空;并且片面强调发现学习方法,忽视教学在教学中的主导作用。

因此,建构主义模式下的教学方法要想发挥其作用应“因时因地”而制宜。

参考文献:

[1]陈威.建构主义学习理论综述[J].学术交流,2007(03).

[2]段国祥,彭静飞.建构主义视角下大学网络课程的建设[J].高教探索,2012(03).

[3]罗生全,陆芳芳.建构主义学习论的教学转化[J].教育学术月刊,2013(04).

[4]谭艳秋.谈在生物课教学中对学生渗透人文教育[J].教育探索,2012(03).

[5]于丽颖.生物课教学中学生人文精神的培养[J].大庆社会科学,2011(04).

上一篇:基于滚动策略的集装箱码头连续泊位与桥吊集成... 下一篇:一类高次随机非线性系统的自适应动态面控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