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校生违法犯罪自身原因分析

时间:2022-09-13 12:53:57

在校生违法犯罪自身原因分析

摘 要:造成在校生违法犯罪的原因是多方面的。自身原因是在校生违法犯罪的重要原因之一。通过对自身原因的分析希望人们重视在校生自身教育,尽量减少在校生违法犯罪的发生。

关键词:在校生;违法犯罪;自身原因

据统计,在我国,25周岁以下的人犯罪占犯罪总数的70%以上,青少年犯罪日渐攀升,每年新产生的少年犯人数竟高达15万!造成在校生犯罪的原因是多方面的,通过调查分析,在校生违法犯罪的自身原因有以下几个方面。

一、“以自我为中心”的价值观念的滋长是在校生犯罪的根本原因

当代的青少年,由于在成长的过程中,家长就千方百计地满足他们的各种需要,逐渐使许多青少年形成了以“自我为中心”的观念。据盱眙县公安局调查,50%以上的犯罪青少年都存在“以自我为中心”的价值观念,他们对事物的认识和处理首先想到的是自己,而在个人利益满足之后仍然不会想到别人。即:个人利益高于一切,自私自利思想膨胀,要求别人都要为“我”服务,一切以“我”为中心,争强好胜,固执偏见。这种意识发展到一定程度时,就会使他们走上违法犯罪的道路。

二、好逸恶劳、不劳而获、享乐主义是在校生滑向违法犯罪的重要因素

违法犯罪的在校生大多在生活上讲究享受,追求高消费,摆阔气,特别是一些独生子女,从小就受父母宠爱,养成了好逸恶劳的习惯,挥霍惯了。因此,他们一旦手头上没钱,便会不择手段弄钱。因此,在校生违法犯罪绝大多数为侵财型犯罪,如盗窃罪,其发案率在各种侵财型犯罪中是最高的。尤为严重的是,某些侵财型犯罪也极有可能转化为严重侵犯人身权的犯罪。据统计,在盱眙县公安机关办结的青少年犯罪的案件中,侵财型案件就占70%以上。2012年在盱眙籍55名少年犯中,有45名实施过偷盗、抢、敲诈的犯罪行为,占近82%。

三、普遍功课差导致对读书的厌恶情绪,为在校生走向违法犯罪埋下祸根

在某县看守所,关押的26名少年犯,其中高中一年级的2人,初中三年级的1人,初中二年级的21人,初中一年级的2人,他们中学习成绩中等的只有2人,学习成绩差的甚至厌恶读书的有24人。这些少年犯在校读书时,就表现出较差的个体素质,不明确学习目的,经常旷课、逃学,屡犯校规。他们认为读书既苦又累,不如混迹于社会,因此,行为放荡不羁,并经常结帮打架斗殴,甚至进行盗窃、抢劫、敲诈财物等犯罪活动,直至被公安机关抓获。

四、来自同伴的不良信息的影响是在校生走上向违法犯罪的重要诱因

在校生有强烈的交友需要,但是如果经常收到来自同伴的不良信息刺激,就不仅会损害其身心健康发展,并且很容易产生越轨行为。对在押青少年犯罪人的调查中发现,在他们之间普遍存在不正确交友观,如“为朋友两肋插刀”“有福同享,有难同当”“吃喝不分”等,有11.2%的青少年表示他们之所以犯罪是为了“朋友”。在校生在心理、生理上尚未完全发育成熟,辨别是非能力差,易受不法分子诱惑、教唆,所谓“近朱者赤,近墨者黑”。如果受到不法分子诱惑、教唆,很容易走上违法犯罪的道路。例如,某县看守所有位少年犯交代,自己在入狱前有四个年纪比他大的“知心”朋友,并经常同他们一起吃、喝、玩、乐,在他的心目中,觉得这几位朋友都很有本事,于是“朋友们”叫他干啥,他就干啥,不管是偷、拿、摸、扒,他都积极干,最终被公安机关抓获。

五、法律知识的欠缺也是在校生走上违法犯罪的一个因素

一些青少年平时不重视法律知识的学习,即使违了法、犯了罪尚不自知。青少年违法犯罪有不少是“误”入歧途。我国《预防未成年人犯罪法》第40条规定:“未成年人应当遵守法律、法规及社会道德规范,树立自尊、自律、自强意识,增强辨别是非和自我保护的能力。”但是,一些青少年平时不重视法律学习,不了解法律的规定和自己行为的性质,即使违了法,犯了罪,尚不自知。例如,现在我县看守所改造的李某,是我县某镇人,为了讲哥们义气,为一点小事,就帮助朋友打架,把人打成重伤。而公安干警去抓他时候,他还振振有词地说:“你们凭什么抓我,我又没有犯罪。”这就是不学法、不懂法、不守法付出的代价。

参考文献:

[1]李晓强.城乡结合地区青少年犯罪的原因与对策.青少年犯罪问题,2003(1):23.

[2]丛梅.不良信息对青少年犯罪的影响因素分析.青少年犯罪问题,2013(4):65.

上一篇:浅谈运用“分切块、自主探究”教学模式的收获 下一篇:鲁迅小说中“笑”的艺术浅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