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活中怎样安全合理用药

时间:2022-09-12 11:22:59

生活中怎样安全合理用药

随着物质生活水平的提高,人民群众对健康的需求越来越多,安全用药日渐成为公众关注的热点和焦点。所谓合理用药是以当代药物和疾病的系统知识为基础,有效、安全、经济、适当地使用药物。适当性是指适当的药物、适当的剂量、适当的时间、适当的途径、适当的患者、适当的疗程、适当的治疗目标。

什么是药品

药品是指用于预防、治疗、诊断人的疾病,有目的地调节人的生理机能并规定有适应症或者功能主治、用法和用量的物质,包括中药材、中药饮片、中成药、化学原料药及其制剂、抗生素、生化药品、放射性药品、血清、疫苗、血液制品和诊断药品等。药品是一种特殊商品,其质量优劣、用药是否科学合理,直接影响公众的身体健康和生命安全。

依照法律药物分为处方药物及非处方药物。处方药物指那些考虑到医疗安全只能在医疗监护下使用的药物,必须由执业医师出具书面处方。处方药必须凭处方购买。非处方药物指那些不用医疗监护即具相当安全性的药物,可在无处方情况下由药店直接出售。

为什么要合理用药

药品具有两面性,既可以驱除病魔、造福人类,又有危害人类健康的毒副作用。治疗时不希望出现的药物反应称为副作用或不良反应。

选择药物要考虑它的有效性和安全性。因为所有药物既有治疗作用又有副作用,对患者既有帮助又有损害,“是药三分毒”,因此安全性是相对的。也就是说药品与毒物之间无明显界限,滥用药品可以给人体造成很大的危害。药物在体内过程因人而异,每个人对药物的反应均有差异。许多因素可影响药物的吸收、分布、代谢、排泄,从而影响最终的药效。其他一些因素也可影响药物的作用,如遗传、药物间的相互作用、疾病等。当两种药物同时使用或服药时食用某些食物,该药的作用可被其影响,称为药物的相互作用。尽管联合用药有时是有益的,但多数时候是无益的甚至是有害的。药物相互作用可以增强或减弱药效或不良反应。药物相互作用的危险性取决于用药的种类、数量及剂量,不考虑药物特点用药会增加其危险性。因此,我们要正确认识药品,科学、合理地使用药品,真正使药品为人类健康服务。

怎样安全合理用药

安全合理用药要根据病情、病人体质和药物的全面情况适当选择药物、真正做到“对症下药”,同时以适当的方法、适当的剂量、适当的时间准确用药。注意该药的禁忌、不良反应、相互作用等,养成科学的用药习惯、科学的医疗保健习惯,注重学习用药和保健知识,理性选择就诊和用药。这样就可以做到安全、合理、有效、经济地用药了。

在使用药品时,要做到:

(1)患病后一定要请医生明确诊断,切勿擅自盲目用药。

(2)严格遵照医嘱用药,切不可随意更改,以确保药品的治疗效果。

(3)不要过分地迷信新药、进口药、贵重药、滋补保健药品等等,这些错误的用药心理会导致滥用药物。

(4)用药后要密切注意病情的发展及各种异常情况,供医生调整治疗方案。对出现的严重不良反应的要及时停药就诊。

老年人往往身患一种以上疾病,脏器功能退化,新陈代谢减慢,容易发生药品不良反应;有些老年人还服用一些保健品,所以老年人用药要特别慎重,不要选用不良反应多的药品,适当降低用药剂量,避免长期用药,还要尽量避免不良药物的相互作用。孕妇用药,不仅本人可能受到药品不良反应的危害,不少药物还可能通过胎盘进入胎儿体内,损害胎儿的生长发育。儿童处于生长发育的动态变化之中,机体的各组织器官尚未成熟,功能也不完善,与成人相比,更容易发生用药的不良反应。如病情确需用药,一定要在医生指导下,认真选择,严格遵守规定用法用量。

中成药的合理使用

中成药是在中医药理论指导下,以中药材为原料,按照规定的处方、生产工艺和质量标准生产的制剂,分内服和外用两种。良好的安全性是中成药的优点之一,但还是有毒副作用。

为了避免毒副作用的发生,首先要做到药证相符,其次要了解中成药的主要成分、用法、用量、配伍宜忌等,最后要注意“中病即止”,不可长期服用。有些中药毒性小,但长期服用,可蓄积中毒。服用时严格按量服用;注意服药时间:根据古医籍规定,中药服用时间的选择,应按“病在胸膈以上者,先食而后服药;病在心腹以下者,先服药而后食”的原则进行,对于特殊服药时间规定的中成药,通常宜选在饭前或空腹时服;注意服药方法;注意服药反应及服用禁忌,包括饮食禁忌、妊娠禁忌、特殊禁忌。凡服药后出现皮疹、瘙痒、发热等过敏反应者,均应立即停药,并去医院诊治。凡有过服用某种中药而致过敏史者,还须牢记以后再不可使用该药。

上一篇:我能看懂男人,为什么得不到爱情? 下一篇:80后张文学:名震印度的中国“山寨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