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幼儿园到小学的3个准备

时间:2022-09-12 10:32:35

从幼儿园到小学的3个准备

两位妈妈讲述了她们在日本经历的入学准备。有哪些经验可供我们借鉴呢?

在日本,学校的新学年从樱花烂漫的4 月开始, 一年级学生的招生和入学指导都在之前的半年里就逐步完成。日本小学的入学指导非常详细,基本上分为以下3 个内容:

入学前的心理准备

等我成了小学生,我就要交100 个朋友。

在幼儿园的生活快要结束的时候,老师会和孩子一起准备一个比较“正式”的“毕业典礼”,并且,教孩子们学唱《毕业歌》:“我们在这里跑,我们在这里跳……这里就是我们的幼儿园,是我们生活过的庭院……等到樱花飞舞的时候,我们就是背着书包的小学生……”“等我成了小学生,等我成了小学生,我就要交100 个朋友……”

大班的孩子毕业时,中班的孩子会在老师的带领下给大班的孩子做礼物,并举办送别会。这样,每个孩子就会知道,大班上完了,就要离开幼儿园去上学了。

幼儿园的老师在孩子们离园之际,都会嘱咐孩子们上学后要多交朋友:“等下次你们回来的时候,告诉我你们交了多少朋友。”

娃娃角:提前体验背着书包上学的感觉。

在大班的娃娃家游戏区里,摆着小学生用的书包。日本小学生的书包都是统一的款式。颜色基本上也是一样的――男孩用黑色,女孩用红色。背着这样的书包,肯定就是去上学。大班的孩子们可以提前体验一下背着书包上学的感觉。

夏天节:汇报上学的感受。

入学后的第一个暑假,孩子们会被邀请回幼儿园参加一年一度的“夏天节”,向昔日的老师们汇报上学的感受,老师也会关切地询问孩子们上学的情况。

上学前的生活准备

刚刚从生活宽松的幼儿园升入小学,孩子的身心都还没有足够的准备。因此在入学以前,学校希望家长能帮孩子进行这方面的演练。比如,能否自己穿脱衣服,是否掌握书包的背法,有没有养成带手帕的卫生习惯。

熟悉家到学校的路线。

由于公立小学学生都是就近入学,所以学生的家距离学校都在半径一两公里之内。学校和家长委员会会根据居住地路线绘制详细的路线图,并在每个信号灯转弯口等地方按照交通事故易发等级逐个标明。比如,某处道路“属主要干道,车辆过往频繁,要注意”;某处“信号灯为丁字路,拐弯车辆不容易看到路口的行人”等等。甚至连哪些道路夜晚比较暗,常有不明身份的人在街头露宿也表示得清清楚楚。

养成带手帕的习惯。

别小看带手帕的习惯,现在很多人都使用纸巾,而且在幼儿园都有统一挂毛巾手帕的挂钩,这个小小的细节也是容易被忽视的。

提前当回值日生。

小学生中午统一在学校用餐,每个学生都将担任分午餐的值日工作。值日生不仅负责取饭,送还餐具,还负责给所有同学盛饭。

这对日本的孩子来说并不是一件难事,在幼儿园的时候,每天都会安排两个小朋友做值日生。在幼儿园接受的规则、养成的习惯,让他们适应起学校的生活来会很容易。

在小学,吃饭习惯和吃饭的速度都与幼儿园有了很大的变化。入学之前,家长在家应该帮助孩子掌握用筷子吃饭,做到不挑食、不偏食、饭前要洗手等等。

此外,在入学指导里,厕所的使用被说明得非常详细,比如进入厕所要锁门,用完厕所要冲水等等。同时,为了保证孩子有良好的精力和体力适应学校生活,要求父母提前帮助孩子养成早睡早起的习惯,每天的早餐也必须保证。

上学前的物品准备

原则:简约的就是最好的。

学校一般要求大家到指定的商店购买统一的体育服,运动鞋帽和午餐围裙帽子,让家长按照规定尺寸给孩子准备装这些用品的口袋。

橡皮、铅笔等都以最简单朴素的为选择对象。橡皮可选白色无香味的,铅笔由于孩子刚学写字时掌握不好笔力,应选择笔芯较软的铅笔,活动铅笔不在小学生的使用范围之内。

橡皮、火柴盒……必须写上名字。

所有带到学校的物品衣服,包括小到一块橡皮,一盒算术用的火柴,为了防止丢失和弄混,都必须写上名字。

为了方便孩子在众多物品中快速找到自己的东西,学校对物品上名字的标记位置也做了详细规定:体育服需在前后正中的位置写上班级名字,大小在7 寸相片左右;体育裤也必须在正面左口袋上绣上名字……雨天带去学校的雨伞也必须在伞柄显眼处写上名字,防止拿错。

另外,学校还让孩子们准备一些比较牢固的橡皮筋,遇到铅笔盒或者工具盒用坏的时候,就用橡皮筋捆住继续使用,不赞成学生用一个坏一个再买一个的浪费做法。

从幼儿园小朋友到小学生:两条重要经验

培养“小传声筒”

女儿所在的游泳俱乐部,因为参加的孩子来自各个不同的学校,年龄差别很大,遇到有什么集体通知的项目时,教练都会在大家的联络袋里放上通知书。在游泳结束以后把通知的内容专门提出来告诉孩子们,目的就是提醒孩子不要忘了让家长看通知,同时也让孩子了解俱乐部和家长之间有这么一件需要共同完成的事。这项传声筒的工作看起来很简单,可让孩子们做起来并不容易。

这项工作在孩子进入小学之后立刻就能派得上用场,因为刚上学的孩子认的字还不够多,不能把老师说的事情全部用笔记录下来,就需要口头转达。有很多进了小学的孩子常常忘了作业内容,忘了老师布置的任务,就是因为没有掌握“传声筒”这项技能。

准备好体力

现在很多父母为了做好幼小衔接花了不少心思,尤其把孩子在上学之前已经认识多少字,会做多少加减法,能念多少英语单词作为衡量孩子能力的标准。我想提醒大家一句,在智力准备的同时,不妨也帮孩子做好体力上的准备。有了健康的身体,孩子才能更好地在小学生活里完成自己的学业。

我是在千绘升入小学之前一年开始决定先补上体力这一课。最简单的方法就是改每天自行车接送为步行上下学。

尽管这一段路并不长,但是对女儿来讲也是一种锻炼。牵着女儿温暖的小手,有时候聊聊幼儿园的生活,有时候谈谈路边的风景,有时候还讲讲交通安全和各种自我保护的方法。让她懂得了过马路要看红绿灯,车辆来了靠边行等等日常生活的常识。因此,和女儿一起的步行活动又成了我们的另外一段亲子时光。

(千绘妈妈)

上一篇:4场“聆听”音乐会 下一篇:和爸爸妈妈一起做体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