苹果树常见病害及对策分析

时间:2022-09-12 09:51:37

苹果树常见病害及对策分析

摘 要:山东地区是国内有名的苹果产区,苹果病害也较多,常见的苹果病害主要有苹果腐烂病、早期落叶病、苹果疫腐病、霉心病、红黑点病等,给种植户带来了很大的经济损失。下面详细介绍几种苹果树主要病害的发生规律与防治办法,希望能为果农以及相关单位提供一点参考。

关键词:苹果树;病害;对策

中图分类号:S763.7 文献标识码:A

引言

改革开放以来,我国经济发展突飞猛进,日新月异,取得了令人鼓舞的巨大成就,不仅工业实现了大发展,农业也逐渐步入现代化。其中,果树种植业作为农业的重要组成部分之一,而且随着我国果树产量的不断提升,中国果树产业已经站在了世界的前端。但是,在果树的病虫害防治方面,我们却做的不够好,尤其在春、夏季节这样的果树病虫害发生的高峰期,大多数果农仅仅依靠喷洒农药来进行防治,效果往往不理想。山东地区是国内有名的苹果产区,苹果病害也较多,常见的苹果病害主要有苹果腐烂病、早期落叶病、苹果疫腐病、霉心病、红黑点病等,给种植户带来了很大的经济损失。下面详细介绍几种苹果树主要病害的发生规律与防治办法,希望能为果农以及相关单位提供一点参考。

1 苹果树腐烂病

苹果树腐烂病由冻伤、日灼伤、冰雹伤等自然伤口和虫伤、剪锯伤口等机械损伤以及死芽、干桩、枯枝等处入侵死亡的皮层组织,在中定殖后分泌毒素,杀死周围的活细胞,得以蔓延和扩展,所以病害的发生、发展与伤口及寄主的生理活性强弱密切相关。果园管理粗放和树体挂果过多导致树势衰弱,或冬季急骤降温,造成树体受冻严重,均会造成病害大流行。

病菌是以菌丝体、分生孢子器、孢子角及子囊壳在病树、病枝的皮层中越冬,翌春产生分生孢子角,主要通爱雨水冲溅或经雨水冲散后随风传播。近年来,通过皮层内部组织的解剖研究表明冬、春季当树体从休眠转为生长的交替阶段,是发病最多,危害最盛期,从夏季形成的落皮层上出现表面溃疡开始,直到翌年春季苹果树进入生长期,冬春发病盛期结束可视为一个发病周期。结果大树于夏季在主干、主枝和中民枝基部、骨干枝的分叉处、小枝基部、隐芽四周、伤疤与桥接口附近等部位的树皮产生病皮,以至形成落皮层。从腐烂病的致病特点来看,苹果树势的强弱及其抗病菌扩展能力的大小是病害能否流行的主导因素,与树体营养状况密切相关。

根据腐烂病的发病规律和危害特点,应采取“增强树势,合理控制负载;综合防治为主,刮涂剪枝为辅;加强经常检查,重视夏初预防,细抓早春刮治,及时桥接恢复树势”的防治技术方案。

2 苹果早期落叶病

主要有褐斑病、灰斑病和轮纹病等。这三种病害的病菌均以菌丝团或分生孢子盘在树上或地面上的病叶和被害枝、果上越冬,第2年春季降雨后产生孢子,随雨水溅至冠下部的叶片上,成为初侵染菌源而入侵危害,其后进行多次再侵染。我国北方果区大多于6月上中旬发生褐斑病,而灰斑病发病时间较早,多侵害幼叶,常分布枝条先端。雨水是病菌传播和流行的主导因素,4~5月份多雨时,产生大量分生孢子,传播和入侵。分生孢子潜伏期一般为6~12d,最长达45d,发病到叶片脱落约经13~55d。气温高,潜育期短,病叶脱落快。因此,凡是春季多雨,夏秋雨季提前、高温高湿的年份病害就大流行,7~8月份为发病盛期,8~9月份间可使易感病品种叶片大部脱落。

红富士易感受病,幼树病轻,结果树病重;土层厚病轻,土层薄病重;冠下、内膛比冠上、冠周重;精细管理病轻,粗放管理较重。

3 苹果霉心病

该病又名心腐病。病果果心变褐,充满灰绿色或粉红色霉状物,从心室逐渐向外霉烂最后发展为全果腐烂,果肉味极苦。发病初期,外观症状不明显,较难识别。病原以菌丝体潜存于坏死组织或病僵果内或以孢子潜藏在芽的鳞片问越冬,次年以孢子传播浸染,从萼筒侵入果心,苹果花期是病菌侵入的重要时期。病害的发生与品种关系最密切,凡果实萼口开放,萼筒长与果心相连的均感病。霉心病菌大多是弱寄生菌,在苹果枝干、芽体等多个部位存活,也可在树体上及土壤等处的病僵果或坏死组织上存活,病菌来源十分广泛。第2年春季开始传播侵染,病菌随着花朵开放,首先在柱头上定殖,落花后,病菌从花柱开始向萼心间组织扩展,然后进入心室,导致果实发病。病果极易脱落,有的霉心果实因外观无症状而被带人贮藏库内,遇适宜条件将继续霉烂。

防治方法:

3.1加强栽培管理

随时摘除病果,搜集落果,秋季翻耕土壤,冬季剪去树上各种僵果、枯枝等,均有利于减少菌源。

3.2加强贮藏期管理

贮藏期间控制庫温不超过1℃,相对湿度控制在90%以下,避免入库果实病害蔓延。对田间发病较重的果实,应单存单贮。采收后24h内放入贮藏窖中,窖温最好保持在1~2℃。

4 套袋苹果黑点病

该病发生与气候条件、果园立地环境条件、果园立地环境、综合管理水平、育果袋种类及质量、套袋技术等因素都有关。气候条件是一个决定性因素,尤其在套袋后至除袋前这段时间如持续干旱,或者雨后气温不高,空气湿度不大,此病不会发生,即使发生也不严重。相反如7~8月份出现4日以上连阴雨,雨后天晴又是出现数日32℃以上高温,此病就会大发生、大流行。另外,雨前灌水果园发病更重,说明高温高湿是病害流行的重要条件。

一般套双层三色育果纸袋在夏季正午果园气温为35~37℃时,袋内温度高于环境温度3~4℃。如未撑开袋子通气孔的,并采用袋底朝下并由下往上套果的,或果袋折叠封口折向有纵切口一侧的,常因枝叶雨水沿果枝、顺果柄流入袋内而增加了湿度,给病菌入侵、繁殖创造了条件。选用劣质纸袋发病更为严重。病菌会在果实表面和浅层危害果实,不会侵入深层果肉。果实入库贮藏,尤其冷藏或气调贮藏条件下,病害不会继续发展。

参考文献

[1] 张玉花.天水地区果树主要根部病害及其防治[J].农业科技与信息,2009(23).

[2] 张粉.果树休眠期病虫害防治[J].河南农业,2008(24).

上一篇:杨树蛀干害虫防治技术要点 下一篇:玉米田除草剂使用技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