火山粉葛优质高产栽培技术

时间:2022-05-19 03:52:18

火山粉葛优质高产栽培技术

摘 要:火山粉葛是曲江区大塘镇的优质粉葛品种,在粤北地区享有美誉,是天然绿色保健食品。富含蛋白质、氨基酸及多种微量元素,淀粉含量高、无渣、质鲜、肉嫩、味美。得到相关部门的无公害农产品产地认定和产品认证,获得了中国地理标志产品保护。经过近几年的发展,火山粉葛呈现产销两旺的乐观形势,产品畅销港澳、广州、深圳等地,已经成为推动当地经济发展和农民增收的支柱产业和主导产业。由于要在火山街一带特定的地理气势、特殊的土质优势及当地世代相传的独特的粉葛种植方法才能生产出优质的火山粉葛,所以了解清楚火山粉葛的质优特点、生长特性、栽培技术,对扩大火山粉葛种植面积,推动当地经济发展和农民增收起到积极作用。

关键词:火山粉葛;气候;土质;栽培技术

中图分类号:S567.239 文献标识码:A

粉葛类,为豆科多年生藤本植物。火山粉葛在大塘镇火山街一带有较长的种植历史,早在周朝时火山人就上山采掘野生粉葛,并用其茎的纤维织成葛布,到清朝末年就开始人工种植粉葛,逐渐培育出的粉葛无渣、清甜等优良特性,后转化为纯人工种植。由于火山街一带特定的地理气势、特殊的土质优势及当地世代相传的独特的粉葛种植方法,火山一带生产出的粉葛与其他地方生产出的粉葛不同,普通粉葛切口纹路粗,有少许液体溢出,吃后满口是葛渣,略带涩味;而火山粉葛表面光滑,纤维纹幼细、洁白、干爽,口感厚实而脆,质鲜、纤维性不强,食不留渣,故命名为火山粉葛,并经申请,批准中国地理标志产品保护。

火山粉葛是天然绿色保健食品,具有淀粉含量高、无渣、质鲜、肉嫩、味美的特点,而且营养价值很高,富含蛋白质、氨基酸及多种微量元素,不仅可作上等餐料,还具有清热、养肝、理气、养颜等医用功效,经济价值高,产品供不应求。现将其优质高产栽培技术要点介绍如下。

1 土地选择

粉葛,也叫葛根,适应性强,适于温暖潮湿的生长环境。选定在特定的地理气势、特殊的土质的环境条件下种植是取得火山粉葛种植成功的关键。火山粉葛应选择在空气清新、水流清澈、无污染,有明显的湿热和干冷的大陆性气候的地方种植。全年气候盛行南北气流,春秋季风吹偏南风与偏北风互为交替,夏季偏南风为主,冬季偏北风为主,冷暖交替明显、夏季长、冬季短、春秋不长,形成温暖、热量足、雨量丰富、湿度大、无霜期长。土质要求是红壤土,有机质层厚,约60cm,土质呈酸性,pH值在5.2左右。2 栽培技术要点

2.1 育苗

2.1.1 育苗设施选择

先用阳畦、温床等育苗设施,并对育苗设施进行消毒处理,创造适合种苗生长发育的环境条件。

2.1.2 营养土配制

2.1.2.1营养土要求:pH在5.0~6.5,有机质2.5%~3%,有效磷20~40mg/kg,速效钾100~140mg/kg,碱解氮120~150m/kg。孔隙度约60%,土壤疏松,保肥保水性能良好。配制好的营养土均匀铺于种苗床上,厚度10cm。

2.1.2.2普通苗床或营养钵育苗营养土配方 选用无病虫源的田土占1/3、炉灰渣(或腐熟马粪,或草炭土,或草木炭)占1/3一,腐熟农家肥占1/3。不宜使用未发酵好的农家肥。

2.1.2.3育苗床土消毒 按照种植计划准备足够的种苗床。每1m2种苗床用福尔马林30~50mL,加水3L,喷洒床土,用塑料薄膜闷盖3d后揭膜,待气体散尽后播种。或用50%多菌灵8~10g与50%福美双混合剂(按1:1混合),与15~30kg细土混合均匀撒在床面。

2.1.3 种苗处理

选择无病、粗壮、芽眼饱满的粉葛藤留作种用,将葛蔓中部茎节切成5~6cm长的种茎,每条种茎带1~2个节,用50%多菌灵可湿性粉剂500倍液浸种1h,或用福尔马林300倍液浸种1.5h,可防治枯萎病。

2.1.4 播种期

根据栽培季节、育苗手段和壮苗指标选择适宜的播种期。一般在2月1~10日开始育苗。

2.1.4.1种苗质量 种苗纯度≥95%,净度≥98%,发芽率≥95%,水分≤8%。

2.1.4.2种苗量 根据定值密度,每667m2栽培面积育苗用苗量8000~10000棵。

2.1.5 育苗方法

播种前浇足底水,湿润至深10cm。水渗下后用营养土填平床面,把预先处理好的种苗每条按3cm×3cm的规格集中插在苗床上。插后覆盖营养土1.0~1.5cm,盖营养土后洒水淋湿,覆盖稻草,幼苗长出后撤除稻草。

2.1.6 苗期管理

采用稻草覆盖增温在秧苗3~4叶时,可结合苗情追0.3%尿素。定植前一周,白天20~23℃,夜间10~12℃时进行通风炼苗。培育壮苗的标准是叶完好、茎基粗、叶色浓绿、无病虫害。待芽条长至2~3cm时方可移植。

2.2 移植

整地施足基肥。根据土壤肥力和目标产量确定施肥总量。磷肥全部作基肥,钾肥2/3做基肥,氮肥1/3做基肥。基肥以优质农家肥为主,2/3撒拖,1/3沟施,按照当地种植习惯(1~1.2m包沟)起畦,畦高30~35cm。

2.2.1 移植时间

3月~10日,10cm土层最低土温稳定通过12℃后移植。

2.2.2 移植方法及密度

根据品种特性、气候条件及栽培习惯,一般每667m2定植1200~1600株,行距1~1.2m(包沟)、株距0.4m,单行单株种植。将幼苗直插入土,深度以葛芽刚好贴地面为准。移植后淋足定根水,覆盖地膜。

2.3 田间管理

2.3.1 光照

采用透光性好的耐候功能膜,保持膜面清洁,尽量增加光照强度和时间。

2.3.2 空气湿度

根据粉葛不同生育阶段对湿度的要求和控制病害的需要,早春开深沟排渍水,夏秋根据粉葛所需湿度进行排灌调节。

2.3.3 肥水管理

定植后及时浇水,3~5d后浇缓苗水,根坐住后,浇水追肥,冬春季节不浇明水,土壤相对湿度保持在60%~70%,夏秋季节保持在75%~85%。根据粉葛长相和生育期长短,按照平衡施肥要求施肥,适时追施氮肥、三元复合肥和钾肥。一般每年施肥3次左右,4月份施返青肥以腐熟人粪水为主,每667m2还可适当配施进口复合肥4~5kg;7月份每亩施用进口复合肥40~50kg做块根膨大肥;落叶后施越冬肥,以农家肥为主。在生长盛期还可结合浇水补施少量钾肥,有促进葛根生长的作用。在生产中不得使用未经无害化处理和重金属元素含量超标的城市垃圾、污泥及有机肥。

2.3.4 植株调整

2.3.4.1插篱引蔓 种后1个月左右,当苗高长至50cm时,可插篱。两蔸间插一条篱,每667m2插篱600~800条,选择一条壮苗留下,其余弱苗除去,并引葛蔓上篱。

2.3.4.2打顶、摘芽、控苗 利用打顶、摘芽进行控苗,通过控制粉葛地上部份生长,促进地下生长,使块根迅速形成。其操作方法:将葛蔓距离地面1m以下的侧芽全部抹去,每隔10~15d摘1次芽。葛蔓1m以上的侧芽于葛苗长至2m高时开始打顶,每株葛只留3~4根主藤,每年在4、6、8月进行理藤修剪3次,剪除多余的侧蔓、枯藤和病残枝。

2.3.4.3露头、留葛 种植后2个月左右,挖开植株基部土堆,露出根头部,让阳光照射,露头后10d开始留葛,选葛形好的壮葛、每株留葛1~2条,其余的用锋利小刀割除,并将留葛侧根割除、除后覆土。 留葛要在晴天早上或傍晚进行。

2.3.5 病虫害防治

按照“预防为主,综合防治”的植保方针,坚持以“农业防治、物理防治、生物防治为主,化学防治为辅”的原则。针对当地主要病虫控制对象,选用高抗多抗的品种。 创造适宜的生育环境条件,重点是培育适龄壮苗,提高抗逆性;适宜的肥水,充足的光照,深沟高畦,严防积水,清洁田园,做到有利于植株生长发育,避免侵染性病害发生;在有条件的地区实行水旱轮作;实行测土平衡施肥,增施充分腐熟的有机肥,少施化肥,防止土壤盐渍化。粉葛常出现的主要病虫害是叶斑病、锈病、红蜘蛛、潜叶蛾、介壳虫等,防治。病害可用代森锰锌、硫悬浮剂、甲基托布津、粉锈宁等,防治虫害主要用敌百虫、敌敌畏、氯氰菊酯、三氯杀螨醇等农药,同时最好用诱虫灯诱杀。

2.4 采收

“小雪”过后,粉葛开始转入成熟期,当粉葛叶片大部分转入青黄,而且叶片比较脆硬,没有后劲再长时。选择晴天进行收获,收获时注意不要损伤葛块,确保外观质量。产品质量应符合无公害食品要求。

2.5 清洁田园

将残枝败叶和杂草清理干净,集中进行无害化处理,保持田间清洁。

2.6 贮藏

采用泥土埋藏方法,把粉葛整齐排列于草棚下,用泥土覆盖10cm左右。在储藏过程中注意保持泥土湿度在35%~65%,贮藏期不超过6个月。

3 小结

本文从火山粉葛的来由,质优特点,食用、药用价值,给农民带来的经济效益出发,引申出推广其栽培技术的必要性。通过分析火山粉葛世代相传的独特的粉葛种植方法,结合当前土地资源,总结出一套可供广大农民参考运用的栽培技术,扩大火山粉葛种植面积,生产出更多的优质粉葛产品,确保更多优质粉葛产品提供给广大人民享用。

上一篇:山野菜芭蒿的人工露地高产栽培技术 下一篇:春秋玉米共生时间对套种秋玉米的影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