张弛有度 把握时机

时间:2022-09-12 09:33:42

参与高效课堂改革已有一年的时间了,虽然“小组合作学习”已成为课堂中的主流学习方式,但是感觉此时的“高效课堂”只是“形似神非”,我的语文课堂中还存在着许多无法回避的问题,现摘取较为紧迫的问题罗列如下:

1 “高效”变成“低效”

因过分关注高效课堂的固有流程,导致学习时间无效延长,两课时能完成的学习任务要延长到三至四课时才能完成。

2 小组中的“不公平”现象

学习过程中A等学生表现出色,综合素质得到了提高,但是B类学生只担当展示任务的执行者,没有发表意见的机会,而C类学生由于个人素质的原因,基本上沦为“傀儡”。

3 学习热情悄然流逝

教师基本上按照导学案上的流程带领学生进行学习活动,但是学生已在课前拿到了导学案,对本节课即将进行的学习活动了然于胸。这种“提前预习”虽然能保证学生充分预习,扩大课堂上学生思维延展的范围,但是也在无形中让课堂失去了令学生兴奋的“悬念”。在“按部就班”中,在“顺理成章”中,学生的探奇心和学习欲望悄然流逝。

也许以上这些令我苦恼不堪的问题是幼稚可笑的,但这确实成为我个人进行高效课堂改革实验的藩篱。虽然这一年中也做了无数次的“困兽之斗”,终胜少败多。在以往的各种尝试努力中,总感觉抓住点首尾,那点灵感却又如羚羊挂角,无迹可循。

本着“佳人何处去,深山自寻之”的念头,我在寒假中翻开了《自主学习在课堂中的20个细节》这本书,待看到“细节十二——自主学习中的时机把握”这一章节时,突有酒逢知己的酣畅。此书有云:“自主学习的设置要有针对性;自主学习的设置要符合教学规律,在教学过程中是顺乎自然的,不是教师生硬地强加给教学过程中的;自主学习的设置是学生自主学习最需要的时候,是学生学习心理和学习兴趣达到颠峰的时候。”看来,自主学习时机的把握是有一定技巧的,它直接关系着自主学习能否有效实施,关系着课程三维目标能否有效实现,关系着学生能力能否有效发展。

书中亦云:“贴近学生生活实际设置自主学习更有效;学生的思维火花是设置自主学习的最佳时机;要根据教学内容把握自主学习时机。”课本知识大多是理性的,而学生的生活体验是感性的,其思维是活跃的,教师的教学活动或学生的学习活动,最后总要落实到学生对知识内容的把握上。如果我们能贴近学生的生活,从课堂学习的内容出发,根据学习重难点创设合适安全的自主学习情境,设置自主学习的时机,我们的课堂怎能不高效?

回想起2012年上半年,在教学人教版小学五年级下册第22课《人物描写一组》时,鉴于本单元的训练重点是“学习作者抓住人物的动作、语言、肖像、心理活动等描写人物的方法,感受鲜活的人物形象,激发学生阅读中外名著的兴趣。”加之当时“评书”这种艺术形式在班级内风靡,所以,我灵机一动,化身评书大师田连元,手执“惊堂木”,为学生来了一段评书《武松打虎》。因为我语言顿挫幽默,适当穿插肢体语言,补白人物的心理活动,引得学生的阵阵喝彩。由于学生刚学完这篇课文,见老师以这样新奇的方式重新演绎了那精彩的场景,一时间也不由得摩拳擦掌起来。

“打铁须趁热”,我随即布置了本课的展示任务,即以小组为单位,将《小嘎子和胖墩儿摔跤》以评书的形式作展示,组员各负责一部分,可适当补白、设计肢体语言,力求抓住人物的动作、语言、心理等,使人物鲜活起来。如果要对文章进行二次创作,必须在符合人物性格特征及当时历史背景的基础上进行。

各组员的学习热情空前高涨:利用课余时间看影视资料;查看原文;查阅历史;推敲文中含义深刻的句子,进而揣摩人物的性格……此情此景此举,不就是一次高效自主的预习行为嘛?

在全班展示环节中,各小组各显其能,有的注重表现人物的心理旁白,有的努力再现人物摔跤时的“站、围、蹦、转、揪、推、拉、拽、顶、扳”,有的活灵活现地表现出小嘎子的“猴样儿”和胖墩儿的“傻大黑粗”……A、B、C类同学都展示出属于自己的风采。之后,通过组际互评和小组自评,同学们对本课的写作手法有了更为深刻的理解。

泰戈尔曾说过:“使卵石日臻完美,并非锤的打击,而来自于水的载歌载舞。”学生在欢声笑语中,在品尝成功与失败中,已悄然掌握了学习本组课文的方法,也品悟到预习的重要性,更体会了“百花齐放才是春”方为小组合作学习的真谛。

佳人何处,柳暗花明。在《自主学习在课堂中的二十个细节》这本书的启发下,我才知晓自己的“无心插柳”。张弛有度,把准时机,这样才能更为精准地选择学习内容,创设学习时机,激发学习热情,有效利用课堂上的每一分钟,使我们的课堂真正“高效”。

上一篇:理性看待“杜郎口教学模式” 下一篇:浅谈小学数学多样化作业如何设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