民办高校会计专业实践教学体系建设研究

时间:2022-09-12 09:09:04

民办高校会计专业实践教学体系建设研究

摘 要:纵观会计学科的发展历史,会计是在人类的生产实践中产生的,并随着生产的发展而发展;因此,对从事会计工作人才的培养也要适应市场经济的发展与变化。民办高校的人才培养目标越来越向培养高素质的应用型人才方向转移,因此,提升民办高校会计专业实践教学水平,构建会计专业实践教学体系有着重要意义。

关键词:民办高校 会计专业 实践教学体系

中图分类号:G420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4-098X(2016)09(a)-0163-02

在我国,民办高校与公办院校相比,生源的学习能力和综合素质有一定差距,因此,对各专业人才培养目标的定位也不同。目前,我国大部分民办高校会计专业人才培养目标定位为:以社会需求为导向,培养德智体全面发展,并且掌握工商管理、经济、法律和会计学等方面理论和知识,具备会计、审计和财务管理相关业务处理能力,专业基础扎实,实践能力强,富有创新能力和团队协作精神的应用型人才。而这些能力的提升离不开专业实践教学活动的开展。

1 民办高校会计专业实践教学的现状及问题

我国会计专业的起源较早,会计专业的建设也取得了不小的成绩,但随着经济的发展和会计记账方式由手工向电算化的转变,会计专业传统教学方式的弱点逐渐暴露,而实践教学的开展也受到一定因素的限制。

1.1 难以打破传统会计教学模式的束缚

传统的会计专业教学以财务会计为主,而与企业会计实际工作密不可分的电算化、税法、经济法和审计等课程往往只作为选修课,得不到教师和学生的重视。随着经济全球化进程的加快,企业对会计从业人员的英语素质有了更高要求,因此,要求高校开设相应的专业英语课程,这也是大多数民办院校忽视的环节。在财务会计的教学中,往往更偏重理论概念的讲授,涉及实践操作的案例较为陈旧,缺乏真实性,学生难以把理论知识和会计实际工作相结合。

1.2 教师实践经验不足

民办院校师资队伍的年龄具有两极分化的特点,建校之初的教师多为公立院校退休教师,教学水平较高,具备会计实践工作经验,但由于年龄和受教育年代的限制,往往会计手工操作能力较强,而电算化操作能力较弱,也难以参与教学选用的财务软件的更新和维护工作;另一方面,随着民办院校的发展壮大,青年教师所占比重日益增多,但大部分青年教师为硕士毕业生,毕业后直接从事教学工作,缺乏企业实践经验,从事工作以后教学工作与学生日常管理工作占据了大部分时间,很难参与企业实习或脱产培训,自身实践能力得不到提高,难以胜任实践教学工作。

1.3 实践教学基础设施建设落后

开展实践教学离不开实验室的建设和实训教材的选择。在实验室建设方面,大部分民办院校没有独立的会计实训室,只是单纯在计算机里安装财务软件,训练学生的凭证填写能力,但是忽视了会计工作的分工,学生无法熟悉会计工作的完整流程。在教材方面,大多以理论教材为主,实训教材较少,而且内容缺乏时效性,没有随着会计准则、会计政策和税法的改革而相应更新,实践可操作性较差。

2 构建民办高校会计专业实践教学体系的建议

民办高校人才培养目标的转变为会计专业实践教学改革明确了方向,不断提高学生的实践能力,以社会需求为指导、服务地方为己任,培养理论基础扎实、实践能力强、行业技能熟练的高素质实用性人才。

2.1 转变教学观念,一切为学生发展服务

教学观念的转变需要高校管理者和任课教师的共同参与,一方面需要提高管理者对会计专业实践教学的重视程度,真正认识到会计专业的应用型和实践性,把实践教学上升到院校建设的高度,鼓励实践和创新,全面提高教学质量;另一方面也需要教师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增强学生的积极性、主动性和创造性,提高学生动手操作能力。

2.2 加强师资队伍建设,提高“双师型”教师比重

教师是教学活动的主导者,教师实践能力的高低直接影响到实践教学的质量和效果。“双师型”教师是民办高校教师队伍中的一个特殊种类,指既具备渊博的专业理论知识和精湛的教学艺术,又具有扎实的专业技能和丰富的实践经验,能胜任教学科研和生产实践双重职责、培养理论和实践都过硬的高素质人才的“复合型”教师。换而言之,要求教师同时具备高等院校教师职务任职以及专业技术人员职务任职双重资格。“双师型”教师资格的获得要求会计专业教师参与企业实践工作,根据企业生产所需,发挥自身理论、技能的双重优势,使学生活学活用,培养“双证型”毕业生,既具备大学毕业生的学术能力,也具备会计从业资格,满足企业的用人需求。

2.3 加强实践设施建设,提供良好的实训环境

实训实验室的建设离不开民办高校管理者的资金投入和各部门的技术支持,鼓励民办高校建立专门的会计专业实验实训室。

(1)建立手工模拟实验室,会计手工模拟实验室不同于电算化实验室,其特点是学生以小组为单位模拟企业的各个会计岗位,进行分工,明确岗位责任,使学生熟练从“凭证填写和审核”到“登记账簿”再到“试算平衡”最后“出具报表、报告”这一会计核算工作的基本流程。

(2)建立财税一体化实训室,主要面向会计、财务管理和审计等专业的本科生,帮助经管专业学生掌握会计电算化操作技能、理解会计软件的开发设计理念和维护方法、提高学生动手能力和团队协作精神,激发学生对会计学科产生越来越浓厚的兴趣,为培养时间素质较高的会计专业毕业生打基础。同时,实训室还需配备案例讨论室,学生在实践课程中遇到问题可以转移到案例讨论室展开圆桌讨论,从而实践和教学指导两不误。

(3)鼓励教师自编实训教材,实践教学离不开教材的指导,一本内容丰富的实训教材可以大大降低实践课程的教学难度,提高学生的实践操作能力,而编制实训教材的过程也可以提高教师的学术水平,以教学提升科研能力。

2.4 加强校企联合,促进产学研合作教育

民办高校的成立往往由企业作为强有力的后盾,这是民办高校的一大势,高校可以选择一些企业实施合作办学,加强校企的联合,带领学生去企业实习或聘请企业会计人员为学生提供会计实践工作培训指导,使学生充分了解会计专业和会计职业,明确自己的职业定位,制定符合实际的职业规划。同时,随着财务外包管理模式的快速发展,市场上出现了大批记账公司,为小微企业提供记账业务,民办高校可以与这些记账公司合作,推荐优秀学生参与记账工作,既可以提高学生的会计实践能力,一定程度上也解决了企业的用人需求,一举两得。

3 结语

民办高校的特点决定了其人才培养模式要从“学术型”向“应用型”转型,会计专业作为实践性很强的专业,更是转型工作的重中之重,而在转型工作的初级阶段,会计专业实践教学工作仍存在一些不足之处,如何提高实践教学能力,提高学生从事会计工作的能力,将是民办高校会计专业教师未来继续研究的课题。

参考文献

[1] 陈佩馥.论高校会计专业实践教学模式构建[J].中国管理信息化,2015,18(24):228-229.

[2] 孔维伟.应用型本科院校财会专业实践教学改革研究[J].科学大众,2015(11):136.

[3] 李丹.民办高校会计专业实践教学改革的思考[J].产业与科技论坛,2014(16):179-180.

上一篇:煤制烯烃项目空分装置技术特点探究 下一篇:移动通信基站电磁辐射实际测量结果建模的探讨